【摘要】? ?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過程中,大眾信息技術應用程度逐步提升,獲取信息更加便利,對于互聯網需求也在普遍增加,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對于中職計算機教學來說,不僅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也要及時端正學生思想,幫助他們正確認識互聯網發展的優勢與弊端。通過計算機教學創新,來為學生制定更為適宜的教學內容,也為他們提供更多元化的計算機學習內容,教師要明確學生計算機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高等現實問題,從而更新觀念創新方法,以期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
【關鍵詞】? ? “互聯網+”? ? 中職? ? 計算機教學
引言: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創新不僅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也要明確當前網絡化發展趨勢,在教學內容中加入適用于學生的學習內容,不斷鞏固學生理論基礎,提升其計算機應用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計算機教學優勢,讓學生能夠加大對計算機應用的重視程度,改變以往教學模式固化,創新力度低等現實問題。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讓他們找到計算機學習的趣味性,從而不斷提升學生資自主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全面掌握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技能。
一、“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問題分析
(一)教學課程設置問題
從中職教學實際來看,計算機課程課時有限,教師為了確保教學進度,只是按照以往的教學流程進行,并沒有關注學生計算機基礎,以往授課環節也是多媒體,PPT等應用較為常見[1]。這樣的教學形式雖然能夠保證教學效率,但是以教師教為主,學生聽為輔的傳統課堂很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當中,學生和教師互動不高,教師無法準確掌握學生應用計算機的真實水平。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就應當打破固化的教學模式,以實踐教學為基礎,提交相應的教學規劃,要逐步完善課程體系,加大計算機教學占比,能夠根據計算機領域所涉及的網絡通信、人工智能、軟件開發等多個領域來完善教學內容。要在計算機基礎教學基礎上來設置計算機電子商務、廣告設計等專業體系,結合當前計算機發展趨勢來豐富計算機教學形式,突出中職教育的特點,改變以往學生應用能力低、認識不到位等現實問題。在提升學生計算機理論基礎的同時要加強學生實踐應用能力,不僅要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也要培養從事計算機科學、軟件開發等行業人才。
(二)人才培養模式問題
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復合型人才需求大,所以在中職教學當中,教師要突出計算機教學優勢,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必備技能,不僅要幫助學生鞏固理論基礎,也要提高學生專業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從中職教學實質來看,也是以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為主,學生在后期就業上崗時所涉及的主要崗位諸如圖形圖影制作、計算機網站維護、計算機售后服務等各個方面,就業形勢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但是對計算機實際應用要求較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環節能夠幫助學生端正思想,也要明確當前就業體系當中,中職院校學生畢業后的從業困境,要積極尋求社會渠道幫助,來規避國家教育經費投入少、計算機專業教師招聘難給中職教學帶來的限制性。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不能一味模仿其他院校成功辦學體系,而是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突出中職院校自身辦學特色,制定一套適用于中職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明確自身定位,找到未來發展方向,讓學生了解計算機教學對他們日后發展的影響,改善學生計算機專業性弱、實踐能力差等相關問題[2]。
(三)師資引進力度不足
從中職計算機教學來看,不僅要制定適用于學生的教學內容與教學體系,也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確保教師專業性應用性能力強,以豐富的經驗和學識來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學有所成。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中職院校師資引進力度不足,教師專業水平并沒有達到預期,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師自身對于計算機新興技術等各個方面掌握度不足,還是以傳統教學內容為主,這大大影響了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質量。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就需要明確教師的優勢地位,要正確看待新形勢下,中職計算機教師培養的新要求和新理念,不斷壯大師資隊伍,縮小教育差距[3]。
(四)教學資源發展不均衡
從實際情況看,學生基礎能力弱、自主學習動力匱乏以及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影響了計算機教學質量,同時教學資源發展不均衡也限制了部分地區計算機教學創新發展。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目標未實時更新、教育經費投入力度低、信息化建設水平低等都給計算機教學增添了難度,中職院校在引進相關系統以及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缺少足夠的經費支撐。可以說,當前中職院校信息化建設保障機制不全面,也沒有完善的建設規劃,在經費不足的現狀下沒有從社會等多個渠道尋求幫助,單靠政府的教育資金是無法有效滿足實際教學需求的。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不僅需要國家加大教育資金扶持力度,也要聯合社會力量,通過校企合作等渠道構建一個全面化的協同機制,為中職院校教學提供更多可能。
(五)現代化教學技術應用程度不足
中職院校要緊跟局勢,以計算機理論知識為基礎,信息時代各項新理念新技術為輔來構建完善的計算機教學體系,以培養專業型計算機人才為重點來推進計算機教學改革創新。但是從實際工作來看,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對于現代化教學技術應用程度不足,并沒有充分體現出計算機教學優勢。教師還是根據教學要求以教為主,沒有充分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在教師傳授學生練習這樣的模式下雖然能夠保證教學進度,但是教師很難掌握學生實際水平。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就要結合當前人才市場需求,將計算機教學與學生后期就業緊密結合,要正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突出計算機教學的優勢,也能夠借助于當前網絡化的手段來展開教學。在良好氛圍的帶動下,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不斷鞏固個人的計算機理論知識,也在實際聯系當中提升應用水平,為個人未來發展奠定有利基礎。
(六)計算機教學方法創新度不夠
對于教師來說,要認識到當前計算機教學中理念落后、結構不完善等情況,在教學當中要明確思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來推進計算機教學有序開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制定相應的教學難度,在網絡化的優勢下拆分計算機相關知識,讓學生能夠由淺入深的掌握計算機這門課程。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力度引導學生通過所學來探索計算機前沿技術,在制圖構圖的過程中也要勇于創新,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讓他們找到計算機的學習樂趣。所以在課堂當中,就要改善以往教學方法缺少創新等現實情況,調整教學內容,以學生興趣為導向來豐富課堂教學。教師要把握互聯網+模式下計算機學科的創新發展,將先進科技與教學理念相結合,通過大數據來為學生提供更適應的教學內容,也在充分了解人才市場需求的基礎上來制定合理的學生培養計劃,從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目標。
二、“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優化策略分析
(一)優化計算機教學內容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優化創新,教師應當認識到互聯網時代對于計算機教學的新要求,根據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能力來優化計算機教學內容是當前教師需要重點改進的地方[4]。尤其在互聯網創業已成為常態化,中職院校在計算機教學中也應當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培養學生互聯網思維,讓他們能夠正確認識并使用互聯網,為學生后期自主擇業提供更多機會。教師要認識到自身在教學中所處的作用,積極響應院校改革號召,從實踐當中總結經驗,主動參與到學校組織開展的教師技能競賽以及各項培訓當中。中職院校也要從多個渠道為教師實踐學習創造條件,邀請當前行業專業學者來校講座,將計算機領域最新的研究應用成果帶給教師,讓他們能夠從中找到教學創新的關鍵。教師在課堂當中,也要根據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逐步豐富計算機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及時調整其中不再適用的地方,讓學生能夠在完善的課程體系下接收更多有益的計算機知識與技能。教育部門也要明確當前教育體制改革對于中職院校的更多要求,適當進行幫扶,讓中職院校能夠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及實踐內容,也要在政策上予以完善,鼓勵更多專業人士到中職院校授課,提升整個中職院校師資力量,從而為教學內容創新提供保障。
(二)明確教學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優化創新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標,以學生為基礎來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師要明確當前中職院校學生就業時所涉及的崗位,為了讓他們能夠真正找到個人適合的方向,在崗位上實現自身價值,教師就應當及時轉換教學思路,找到培養學生的關鍵。教師要改變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既要關注學生的專業技能,也要從多方向來培養他們的個人能力,以實踐為載體,讓學生能夠根據個人所學進行創造[5]。對于中職院校來說,也要積極尋求校企合作,通過寒暑假或是畢設等環節,讓學生能夠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學習,也可以聯合開展技能大賽,將企業培養人才的經驗滲透到中職院校教學當中。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院校也可以聯系企業構建校外實訓以及創新創業基地,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專業人才,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為培養學生提供更多的可參考建議,共同突破技術難關,在雙方合力下也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優勢。
(三)構建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優化創新,教師也要積極探索適用的教學方法,構建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明確學生就業導向問題,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的計算機能力,也要以較高的職業素養去參與到學習與實踐當中。教師要認識到教育信息化已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所以在計算機教學中也要以信息化建設為重點來推進計算機課程改革,將更多計算機領域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帶入到課堂當中。在教學環節,課程設置以及內容制定要聯系當前人才市場需求,精準定位學生培養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作用來活躍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及時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與此同時,在其他科目教學中,教師也要重點關注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將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貫穿在中職教學體系當中,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將計算機應用變為自身必備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優化創新,中職院校要明確教師在教學中的關鍵作用,所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師資力量是當前中職院校需要重點推進的一個內容。對于中職院校來說,要明確中職院校在教師引進工作中的弱勢,不僅要加大引進力度,也要拓寬引進渠道,將壯大師資力量為重點,尋求多方力量協助,在校企合作當中,邀請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來掛職授課,讓他們能夠站在實踐的角度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也要加強與師范院校的聯合力度,鼓勵畢業生加入中職院校教學當中,讓他們能夠突出自身的優勢來帶動學生,以更專業的角度來幫助中職院校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6]。確保整個師資隊伍的專業化以及規范化,讓他們可以在教學當中增強與學生的互動,將更適用的內容帶給學生,在學生個人能力提升的同時也為師資隊伍優化創新提供更多客觀性實踐經驗。
(五)改革信息教學方法,營造良好教學環境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優化創新,教師應當了解中職院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變教學方法,要突出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對于教師來說,要認識到計算機教學的優勢,深入推進信息化教學,以互聯網為載體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學內容,將當前廣泛應用的教學理念應用到計算機教學當中,讓學生可以進行網絡學習,通過微信等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反饋結果,在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環境中不僅能夠照顧基礎能力各有不同的學生,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查漏補缺,改進方法。對于中職院校來說,也要投入一定的資金來引進更為適用的教學平臺,充分發揮微課、雨課堂等優勢作用,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展開學習。教師也可以將計算機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及時上傳到相應平臺當中,或是將一些內容適宜的校外資源引入到教學體系中,讓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了解當前計算機領域的發展變化。可以說以教材為基礎,網絡資源為輔來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率,也能夠滿足培養學生的現實需求,同時也打破了傳統課堂的限制。在這樣的學習情境中,學生也相應地減少了學習壓力,對于個人不理解的內容及時鞏固及時與教師溝通,讓他們逐漸找到計算機的學習樂趣,更有利于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創新。
(六)培養學生互聯網思維以及信息應用能力
“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優化創新,教師要明確互聯網時代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社會適應力,在鞏固學生基礎理論以及專業能力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當中將計算機教學與現代化教育手段相融合更容易帶動學生的參與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參與動力,讓他們能夠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互聯網思維以及信息應用能力[7]。
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來展開相應的教學方案,改變灌輸式的教與學模式,通過合作學習、一幫一互助等讓學生能夠在個人熟悉的群體中暢所欲言。教師要認識到中職階段的學生其心智思維正處于變化成長的過程中,所以要充分把握他們的心理,以尊重和鼓勵的方式讓他們從心理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做好相應的引導,讓他們通過網絡學習,找到個人感興趣的資源,鼓勵學生以合作,競技等方式來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計算機相關的比賽當中,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逐步加深認識,也鍛煉個人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他們全面成長創造條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應當緊跟時代發展要求,改變以往課程設置不完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弱、師資隊伍建設緩慢等現實問題。通過計算機教學創新,為學生提供更為適宜的教學內容,讓他們能夠找到計算機學習樂趣,對于教師來說,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計算機教學計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安海峰.“微課”在中職計算機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9,(33):47.
[2]張忠達,劉艷萍.網絡環境下中職信息化教學新探[J].教育現代化,2019,6(50):283-284.
[3]唐言利,袁漢勛.中職一線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對策的探討[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02):9-11.
[4]曾彩紅.高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現狀與提升策略研究[J].軟件導刊,2020,19(8):255-258.
[5]黃保瑞.淺析互聯網時代信息化建設與中職計算機教育教學的關系[N].西藏日報(漢),2020-09-25(005).
[6]李振生.互聯網+混合教學模式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創新與突破[J].中國新通信,2020,22(17):212-213.
[7]楊紹斌.信息化背景下創新中職計算機教育的若干思考[J].通訊世界,2016(11).
作者單位:李鳳英? ? 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