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璞玉

摘要:目的:本文深入分析對白血病患兒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其臨床價值并觀察在化療期間對其生活質量的具體影響體現。方法:選取血液科2020.6-2021.6期間就診的白血病兒童120人,將其拆分甲(n=60)、乙 (n=60)兩組。甲組患兒施以通例護理措施,乙組患兒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簡稱FCC)方案。對兩組兒童施以差異性護理措施后的生活質量進行打分對比。結果:組間患兒護理干預后生理、情感、社會、學校、總分均比之前提高,其乙組優勝甲組(P<0.05)。結論: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臨床應用效果得到高度肯定,其在白血病患兒化療期間起到諸多優勢,可明顯提升生理、情感、社會、學校等多項自我能力。此種照護方案能明顯轉變白血病化療患兒的生活質量,對此可建議提倡。
關鍵詞:以家庭為中心;護理模式;白血病兒童;生活質量
白血病亦稱血癌且屬惡性腫瘤,當下,兒童患病率逐年增長且發病急、病情發展快、惡化度高,現階段醫治兒童白血病以化療為主治手段,但治療時期長,因患兒年齡小、自律性差、依從性差,需要家屬參與配合輔助護理干預工作,方能達到治療預期,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本研究擇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療患兒施以FCC護理方法,取得良好的結果,現作以下敘述。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我院2020.6-2021.6間醫治的白血病患兒120位拆分成甲、乙組各60例,其中男女各66:54例,年齡1-12歲,平均(4.5士37)歲,病程30天-8.5年,均程(3.9士1.7)年,家長接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初中以上占比27:93例。組間患兒與家長數據差距P>0.05不具統計含義。
1.2護理方法
甲組化療期護理工作包括:通例照護+健康常識宣教;觀察住院患兒病癥狀況,宣教白血病和化療知識,以及防范感染的方法。
乙組以甲組為基礎配合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手段:①成立FCC小組,由主任醫師負責治療方案、血液病護士負責健康教育、心理治療師負責心理方面問題,團隊成員培訓后具備講解、指導等工作能力。②創造家庭式病區,設施制度均以患兒為主,病房有玩具、漫畫書、兒童電影等可放松患兒情緒。病房內有淋浴間,移動輸液架,沙發等家庭式裝修環境。③護理人員以溫馨親切的語氣和患兒溝通、交流,掌握患兒內心訴求,協助家屬一同參與到護理工作當中。④病房內放置輸液泵、輔助呼吸器等常規醫療器械?!?日常適量的增強飲食養分,增添機體抵抗力,出門要戴口罩減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2]。防備出血,加強對患兒的照護,防范磕碰、劇烈咳嗽,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主,防止食品過硬劃傷消化道黏膜致使消化道出血。
1.3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打分。即涵蓋生理、情感、社會、學校等各方面,將相關分數予以表格形式呈現,以此驗證護理價值。100分為最高值,數值高則生活優。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 SPSS 22.0統計軟件舉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取(`x±s)表示。統計法采納兩組獨立樣本 t 查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下表格數據顯現:護理前的各項評分均無差異性P>0.05,不同護理后,組間患兒生理、情感、社會、學校、總分均比之前提高,其乙組優勝甲組(P<0.05)實驗數據對比意義成立。
3討論
近年來醫療事業發展和對白血病的深入研究,使白血病預后獲得極大的改變,正規醫治白血病可以改變患兒的生存概率乃至痊愈。分析結果表明FCC對白血病化療患兒在生理、情感、社會、學校等功能的提高具有一定促進作用[3]。這充分證明以家庭護理為中心的照護方式對患兒預期改善的必要性、有效性,整體提高患兒家屬照護技能增添患兒配合度。FCC模式以患者和家庭為中心的看護理念,經由醫生和護士交流信息,給予充足支持、疏導溝通及照護指引,從患兒本身及周邊環境轉變,能減緩化療中焦慮、浮躁等情感,可有效提高患兒生活質量[4]。
綜上敘述,FCC對白血病化療患兒在生理、情感、社會、學校等功能角度成效顯著,此護理模式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質量,對此建議在血液科化療工作中可積極配合此項護理方案。
參考文獻:
[1]崔桂云.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白血病化療兒童生活質量的影響[J].健康之友,2020(5):260-261.
[2]汪慧.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白血病化療兒童生活質量的影響[J].健當代醫學,2019,25(25):188-190.
[3]杜婷婷. 基于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白血病化療患兒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21,13(3):266-268.
[4]曾小青,劉華之,羅金蓮. 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白血病化療兒童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9,25(25):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