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峰 劉麗
摘要:目的:考察快速康復理念護理應用于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實際影響。方法:對60例行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患者予以隨機抽選,收取時間:2021年01月到2021年12月。依據護理方法予以組別劃分,對比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干預)、觀察組(30例,予以快速康復護理)的生活質量。結果:同比對照組,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居更高水平(P<0.05)。結論:臨床對于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患者應用快速康復護理可明顯改善其生活質量,臨床實踐價值較高。
關鍵詞:快速康復理念;腹腔膽總管切開取石;生活質量
近些年來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以其微創性、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應用越來越為廣泛,而強化患者臨床護理,保證手術進展,促進其康復具有實踐意義[1]。快速康復護理是指以縮短術后恢復時間、預防術后并發癥、降低死亡率而開展的圍術期綜合護理[2]。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抽選,予以快速康復護理,并就此方案的實際效果展開探討。詳情報道如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診并接受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治療的60例患者參與此次研究。依據護理干預方法分成兩組,其中3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為16:14,年齡范圍均處于20-70歲界限內,平均為(45.44±3.45)歲;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為17:13,年齡范圍均處于21-72歲界限內,平均年齡(45.52±3.51)歲;組間信息均衡可進行比較(P>0.05)。本次研究經倫理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一般包括術前指導、術后加強營養以及飲食指導等。
觀察組予以快速康復護理,操作如示:(1)術前護理:術前做好準備工作,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相其詳細講述護理各階段對策,給予實際狀況制定護理方案,同時告知患者。術前需禁水6h、禁食12h;結合病情、年齡及檢查結果判斷胃管留置需求。(2)術后護理:術后3~12h適宜拔除胃管,女性患者術后24h拔除導尿管,男性患者鎮痛后方可拔除導尿管。生命體征穩定,麻醉效果消退6h后可飲用少量溫開水;腹部聽診發現有腸鳴音則可進全流食,然后逐漸過渡到半流食、常規食物。食物溫度要適宜,不能吃甜食和牛奶。護士可協助患者移動四肢或翻身。術后第2天患者宜坐立,幫助其嘗試下床活動并逐步增加活動量。(3)選用PCA鎮痛泵對患者進行陣痛干預,仔細觀察鎮痛效果。待撤出鎮痛泵后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疼痛。
1.3觀察指標
生活質量評價:對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評估方法為借助SF-36量表予以完成,主要針對軀體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會功能等四個維度,每項評分范圍為0~100分,數值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觀察指標取SPSS22.0軟件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數據間差異存在顯著意義。
2.結果
2.1 預后生活質量評分相較
就生活質量展開評測,觀察組各項評分數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快速康復護理是通過麻醉、微創以及臨床護理等方式來實現縮短恢復用時、預防并發癥等目的,該護理通過多種護理干預,術前工作準備充分能夠預防術中意外狀況的發生,心理疏導可有效緩解患者緊張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提高治護配合度,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強化飲食、活動以及拔管等干預可以保證患者的營養供應,適當強度的活動有助于患者身體的康復,提高治療信心。有效陣痛可以減輕患者痛苦,降低應激反應[3]。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SF-36量表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快速康復護理對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可作為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患者臨床護理的優選方案,具體體現在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更佳,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廖南生, 張艷, 王榮國,等. 加速康復外科對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術患者炎癥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19, 25(6):919-924.
[2]劉志蘭, 李桂賢, 王惠,等. 快速康復理念護理對腹腔鏡膽總管切開取石患者預后轉歸和生命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9, 35(24):1877-1882.
[3]吉初蕾, 文月, 黃清,等. 快速康復護理在腹腔鏡殘余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患者中的運用[J]. 中國社區醫師, 2020, 36(11):36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