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紀陽

在中國,很多知名企業出在地市級等大中型城市,特別是北方知名企業幾乎全部出在地市級以上的大中型城市,而很難令人相信的是,對世界辣椒紅貿易有巨大影響力的晨光生物竟然出自一個小小的縣級城市――邯鄲市曲周縣!
想了解盧慶國,就得先了解曲周縣,因為“用辣椒給整個世界染上了中國紅”的盧慶國就生活在曲周――這個很不知名的小縣城。
曲周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海河平原,春秋時為晉曲梁地,因位于古曲梁邊陲,故名曲周。曲周現屬河北省邯鄲市,下轄4鎮6鄉,342個村,總面積667平方公里。
中國在國際上知名的產品寥寥無幾,盧慶國領導下的晨光生物生產的辣椒紅色素卻占據了世界上60%以上的份額,牢牢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這不能不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個驕傲。盧慶國,這位晨光生物科技集團的當家人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對其進行了采訪。
盧慶國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樸素。這與記者看到的前幾年照片上那青春瀟灑的形象有不少出入。接受記者采訪的盧慶國上身穿件藍白豎條紋長袖襯衫,下身穿一件深藍色的休閑褲,鞋子也很普通。他樸素的穿著,不太善于言笑,動作謹慎規范,仔細再看盧慶國,他更像某個搞技術的主管。
與盧慶國的樸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晨光生物那靚麗的成績單:2010年,晨光營業收入5.84億元,辣椒紅色素年產量2000噸,占全球辣椒紅色素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產銷量世界第一,原世界第一的印度辛賽德公司年產量僅800噸。辣椒精占國內市場份額的85%。在曲周全縣財政收入之中,每5元錢便有晨光生物1元的貢獻。2010年11月5日,晨光生物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2010年、2011年,晨光生物連續兩年榮登《福布斯》潛力企業榜!很難相信,正是在盧慶國這個晨光“主管”的帶領下,晨光生物交出了一份如此靚麗的答卷。
晨光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離的高科技企業,僅20多年時間,就從一家手工作坊式工廠發展成中國植物提取物行業的領軍企業、世界重要的植物提取物供應商。“企業發展到今天,靠的是持續科技創新,推動生產工藝和產品不斷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晨光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盧慶國介紹,堅持科技創新,該公司每年利用淡季設備檢修開展技術改造,逐漸取得行業領跑地位。領域深耕20年后,其產品辣椒紅、辣椒油樹脂、葉黃素產銷量世界第一,辣椒紅色素產銷量占世界份額的60%多。在2020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榜上,晨光生物以34.42億元位居創新品牌價值第三名。2021年,晨光生物辣椒紅色素產銷量達8000多噸,約占世界市場的三分之二。
與記者談到的第一個話題不是晨光如何贏得了世界的贊賞和多么的風光,而是對人才的憂思。晨光生物是一個建立在技術支撐上的企業,而技術又離不開人才,如何留住人才在這樣一個小縣城成為經常困擾盧慶國的一個問題。他坦言,大城市對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多人愿意往大城市跑,晨光生物要想發展,必須先引進人才,留住人才。
為此,盧慶國先后為公司引進了國內20多所高等院校的博士生、碩士生,先后派出多名員工到國外留學、考察;有10多位行業專家、教授成為晨光的固定合作伙伴。2011年5月,晨光院士工作站正式批準設立。十余年來,晨光生物累計投入研發資金5000多萬元,建成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實驗室和省級天然色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些措施無非都是給引進的人才提供發展空間,讓這些“寶貝疙瘩”有施展才華的園地,進而安下心來,為公司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持。
如何讓每個人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愉快地工作,是晨光人事管理與應用的不變初衷,盧慶國為此也費盡心機。為此集團建立了業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省級天然色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配有當今世界行業一流的檢驗和研發設備。為保證技術的所有權人和發明人,集團先后申請并獲得了幾十項國家發明專利。公司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幾十余項。另外,公司還參與制定、修訂了辣椒紅、紅米紅、蘿卜紅、梔子黃、胭脂蟲紅、胭脂樹橙、紫草紅七項產品的國家標準。這些措施的實施,極大地為公司技術人才提供了馳騁天地,拉緊了他們與晨光的距離并使得晨光生物凝聚了核心團隊。
“企業的發展壯大,靠的是務實創新的優秀團隊;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要創造出更多機會,成就個人夢想,讓員工價值得以體現,要讓每名員工活得幸福有尊嚴!”。“人與企業共發展“是盧慶國口里最多的詞匯,對此他理直氣壯。
幾年來,晨光先后投巨資建造了3幢專家樓,配備了家具和日常家電,實行公寓化管理;購買了大巴客車,專門用于接送在工業北區上班的員工,每周日及節假日均有專門赴市班車,方便員工出行……
“我們的規模還不夠大。我希望接下來十年,能培養出幾個世界公認的專家。”慶國不僅僅希望保持辣椒紅色素的頭把交椅,他還要按照自己的設想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世界天然提取物產業基地和世界級人才基地。
晨光生物從創立伊始到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辣椒紅生產名企必定有著曲折精彩的故事,也必定經歷了數不盡的困難,但是,這些都在盧慶國的言語里化為煙云。在他的眼里,只要企業能發展壯大,他愿意承擔所有的困難和委屈,甚至是股東和親朋好友的曲解和誤會。
在與記者對話中,記者不僅從盧慶國的言行中品味到他對人才和技術的重視,更了解到他過人的膽識和智慧。
談到企業發展中最讓他記憶深刻的事,他給記者講述了一個故事:2003年前,隨著生產的擴大,原來的老廠房已經不能容得下企業發展,他決定買地建設新廠,但是,在究竟建一個多大規模的廠房上,公司7個股東有不同的意見,其中5人反對他提出的建設如今這個大廠房的建議,為此他很是苦惱,那一段時間,是他人生中最苦惱的日子,為此,他一個人跑到青島,一邊“療傷“一邊想對策,為了做通其他幾位股東的工作,他大膽決心給每個股東寫一封信,說出自己的打算并最后亮出自己的底牌――支持他的決定建設新廠或者分道揚鑣。最后的結果正如他所愿,其他股東最終被他的膽識和勇氣打動,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如今的晨光生物廠房已經擴大到原來規模的數倍,即使原來設計的大廠房也顯得難以負載現今設備,更不用說其他人擬建的小廠房。
技術創新需要智慧,盧慶國經常把別人認為的不可能變為可能,使晨光生物產能提高了數倍,大大加速了企業發展步伐。當時晨光和全國幾十家同行一樣,用最傳統的立罐法提取技術進行生產,沒有任何獨特之處。為了提高提取速度,盧慶國創造性地進行了技術創新。原本用來加快烘干速度的旋轉罐被晨光用到了提取上。辣椒粉被直接放入旋轉罐中,旋轉過程中溶劑和辣椒粉的接觸面積加大,加快了提取速度。同時,原來分成兩步的提取和烘干變成了一步完成。到2001年底,晨光已經有了一個立罐、兩個旋轉罐,共三條生產線。
“到今天,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生產線。”盧慶國驕傲地說,“我們真正有了國際競爭力,晨光的大規模出口就是從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開始的。2006年,全世界辣椒紅色素提取排前四位的都是印度公司。但很快,我們的產量和全球市場份額就超過了印度全國的總和。”
在晨光生物的發展歷程中,有一次近乎豪賭的抉擇,這也與盧慶國的過人膽識有關。
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中國辣椒出口停滯,椒農的災難再次降臨。“當時農民種一噸辣椒的成本在1000塊錢左右,但市場價只有500多。當時市場上幾乎就沒有人收辣椒,只有我們還在繼續。”盧慶國說,“那年中國的干辣椒市場就是晨光托著的。”“到2008年收購季結束,晨光的收購量都折合成干辣椒達到了6、7萬噸之多,占到了當年全國干辣椒產量的近10%。但是在2010年,原料的市價已經是2008年的3倍,由于2008年晨光收購了足夠多的原料,因此為公司節省了數倍的成本。2008年我們實現了翻番的增長,我們在全球市場份額的優勢地位也是在那一年確立的。”盧慶國自豪地告訴記者。
“我們的優勢在天然提取物上,目標是用7到8年時間做成世界最大的天然物提取產業基地。”盧慶國對未來充滿期待和信心。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一個生物萃取物“帝國”即將呈現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