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英雋
當前中國不良資產行業的發展經歷了最初的政策剝離、準商品化剝離、當代市場化處置三個階段。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行業參與者日益豐富,各種創新模式層出不窮。從1999年開始,四大就設立了政策性不良資產,規定10年的存續期限之后,外國資本紛紛進入中國分享不良資產帶來的效益,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4萬億美元債務的出現讓不良資產減少,外資企業紛紛退出,外資銀行紛紛退出,現在經濟增長放緩。信貸風險緩釋工具規則、不良資產的債轉股政策和銀行廣義信貸核算等系列監管文件都會對不良資產市場產生進一步的影響,由于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設立數量的放開,導致不良資產市場交易模式的創新和投資主體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目前,中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模式戰略升級的過程中,金融市場問題增多,經濟環境穩定受到諸多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從世界經濟的角度來看,國際經濟還在不斷地進行著調整,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勢頭仍然不夠強勁,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形勢也顯示出疲態。全球經濟市場經歷了幾次大范圍的波動,政治風險的增加使人們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預期仍然不容樂觀。在經濟形勢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的階段性調整矛盾突出,區域性風險逐步顯現。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現象嚴重,公司的債務問題仍然十分突出,銀行的壞賬率也在不斷增加。
“不良資產”是一個泛指會計科目中的“壞賬”的概念,主要是指“不良資產”、“政府不良資產”、“證券”、“保險”、“企業不良資產”和“資金不良資產”。不良資產大多來自金融企業,嚴格意義上說,銀行的不良資產也叫不良債權,其中以不良貸款為最多,是借款人不能按時、按量地償還自己的債務。也就是說,在約定的期限內,銀行無法收回本金和利息,銀行產生的不良資產主要就是指不良貸款。
國有不良資產通常是指證券,基金,保險和信托,對于非金融公司的不良資產,應采用統一的會計標準,此類不良資產是指公司未處置的資產所產生的凈虧損和潛在虧損,和根據金融會計系統所確定的應當被提取和沒有被提取的資產,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各種不良資產、估計的損失等。
處置不良資產,指的是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綜合運用一切方法和手段,對資產進行價值變現和增值的活動。根據資產的形式,資產的處理范圍可以劃分為股權、債權、有形資產,根據資產的變現方法,可以將資產的處理分為最后處理和階段性處理。最后的處理方法有:破產清算,招標,拍賣,折扣,協議轉讓等,階段性處置主要包含債轉股、債務重組、訴訟保全、以資抵債、資產抵押、資產置換、股權抵押、資產投資等方式進行處置。
自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不良資產處置行業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銀行不良貸款剝離,在近三十年的發展中,監管的環境正在不斷完善。《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是在2012年由財政部、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的,財政部于2015年頒布了《金融企業不良資產管理業務辦法》,主要目的就是對不良資產管理業務活動和公司治理等方面進行監管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并制定了《金融企業不良資產管理業務辦法》。
發展規模現狀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企業的經營受到重創。公司不良資產加速暴露,金融不良貸款加速出現,這些都為不良資產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就行業格局而言,全國性的AMC仍是不良資產處置主力,但面對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局面,必須要尋求商業模式的突破,地方的AMC立足于地域優勢,正在尋求差異化發展策略,銀行的AIC正在采取拓展空間的發展策略,將目光放在市場化的債轉股上。在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上,新興業務模式——不良資產ABS正在進入第三輪的試點中,信用卡的ABS業務當前正處于較為強勁的發展勢頭中。
行業供需現狀
受到疫情及外部環境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特種資產行業正面臨全新的挑戰,供給市場的數量增多,需求市場依舊處于觀望的狀態。供求差距這個難題已經在不良資產的處置中逐漸顯現出來。銀行的不良資產出包量在2020年頭10個月中明顯上升,且這一趨勢還有望繼續下去,不良資產的供應也在不斷增加。
供應市場正在顯著增加,但需求市場活躍程度不夠,從而引發整個資產價格中樞開始向下移動。目前市場成交不多,流標比例明顯上升,這反映了目前不良資產的需求端對發展形勢沒有形成一致的積極預期。又或者,由于某些特殊資產的處理周期較長,導致了資產的處理效率降低。由于疫情的影響,有關異地執行政策和現場盡調環節無法如期開展,這就讓資產處置的執行進程開展變得較為緩慢。
另外,經過近兩年處理周期的“洗禮”,市場的參與者對資產的價格形成更加理性的認識,加之外部經濟和政策環境的影響,當前整個資產價格中樞呈下移趨勢。在這一背景下,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的處置更加困難。今后3至5年,預計都將進入不良資產的收儲周期。除供求差距和量升跌之外,不良資產行業長期運用法律訴訟等手段也在減緩,同時,房地產在不良資產中的比例較高,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也讓處置難度逐漸加大。
最后,特殊資產交易鏈走向數字化也成為一重要手段。通過數字技術找到投資商,通過現場直播與投資者聯系,這是一種產業的變革,也是一種潮流。推進專項資產處置數字化,提高資產處置的效率。
2020年是防范重大風險的關鍵一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內外部的需求變得疲軟,經濟穩定運行始終面對挑戰,經濟金融風險也會被有序暴露。當前我國不良資產的發展趨勢有四個方面:
不良資產的總量呈現上升趨勢
目前,我國的經濟金融的發展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受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化解風險的任務更加艱巨,經濟、金融風險逐漸得到緩解,不良貸款的規模在今年會繼續保持上升的趨勢。特別是一些中小金融機構,對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方面存在十分嚴重的問題,在疫情的沖擊之下,資產的質量正在加速惡化,風險也會不斷積累。隨著經濟下行,市場監管的力度也會加大,信托、金融租賃、P2P等不良資產的質量問題開始變得愈發明顯。
另外,據初步統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經營資產中,債權類資產占其經營資產的大部分。其中很多貸款屬于次級、可疑甚至損失類,這些資產的處理是在商業銀行剝離前根據五個級別的國際分類標準進行,面臨的現實情況是財產的直接支配權較小、操作性差、擁有不確定性等。從評估的角度來看,一般債權類資產適用于非公開市場價值基礎上的資產評估特征,表現為特定的、不可完全替代的、不存在市場,其在市場上公開出售并處于最佳使用狀態等。
目前,我國銀行業仍是不良資產的主要來源,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銀行業面臨的問題日益突出,一些中小商業銀行已經進入了破產的行列,而在非銀行金融機構中,出現了大量的不良資產。在宏觀調控、宏觀經濟環境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違約等問題仍將持續擴散,其中信托業、券商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或將是最大的損失。在非金融機構方面,由于經濟下行、貿易摩擦、疫情沖擊等原因,公司的運營壓力增大,償債能力下降,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的回收難度加大,形成大量的壞賬增加了市場不良資產規模。
資產交易的規模正在萎縮
受經濟下行和疫情爆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良資產的交易環境也受到嚴重影響。在一級市場中,由于疫情的影響,資產管理公司的現場盡調活動不能夠正常進行,致使交易活動和交易量減少。在二級市場中,多個市場主體因其對未來經濟發展存在著不確定因素,致使其收購的意愿并不高,交易的活躍度也變得越來越低,使不良資產的交易規模逐漸萎縮。
可以預見,今后的投資者中,有很多人是力不從心的,有很多人只能望洋興嘆,不良資產的二級市場將會出現輕微的萎縮。此外,中美兩國經濟貿易關系存在著不確定因素,將會對投資者的預期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導致投資者的決策更為謹慎。再加上資本市場還沒有從低迷狀態中走出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投資標的在短期內不能掌控,這就給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的決策能力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對不良資產的處置變得越來越難
由于以上外部因素以及不良資產交易環境的影響,使得不良資產在短期內難以通過處置而實現其本身的價值,不良資產的經營機構只能通過持續投入各種資源進行管理,其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對不良資產的處置壓力也開始增大,對不良資產的清收和重組等交易活動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資產交易市場的活躍度下降,致使其難以在短期內通過處置獲得相應的價值,不良資產的經營機構只能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管理。
經營和處置不良資產是一種逆周期的行為,在經濟下行周期中買入、持有、上行周期處理。一是賺估值的錢,二是掙公司發展的錢,三是賺資產管理的錢,或者收購公司的錢。關于目前的經濟形勢,社會上有很多種解釋,無非就是目前的 L型經濟。但跳出思維的束縛,放緩的增長速度正是收購和持有的最佳時間。此次降息,因環境保護一刀切,以及監管政策的落實出現了偏差,使得許多高質量的公司受到了傷害。前期的摸底調查顯示,部分高質量的公司由于信用危機而產生了短期的流動性風險,生產、經營、研發并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部分公司因為環保限產而生產間歇,造成償債困難,但生產技術先進,產品適銷對路,當地政府也有很大的支持,預計在調整后會有較快的復蘇。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價在平倉的壓力下被誤殺,導致大股東們觸到了補倉線和平倉線,而大股東的股份則是圍繞著公司的上下游進行布局和投資,而不是盲目的投資。也有的公司因經濟形勢和融資的壓力而瘦身,將部分優質資產剝離,但是在低迷的經濟形勢下,價格與流動性都只能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這就是在外部宏觀環境的改變下,不良資產產業所面臨的一個難得的機會。針對以上四種類型的企業,我們采取了積極的措施,采取了股票、債券和尋找合作的方式。一方面,積極并購各種金融機構的債權,進行債務重組,減輕公司的融資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收購大股東手中的股份,釋放流動性,減輕補倉的壓力,幫助大股東度過難關。待市場穩定后,估值回升,盈利離場。
市場的主體變得更加多元業務開始轉型
隨著不良資產規模的擴大,不良資產市場主體更加多元化,商業投資已成為一種趨勢。目前,實體企業資金緊張,資產流動性不足,未來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任務加重,各類市場主體通過發揮自身優勢,解決流動性風險,實現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方式的優化配置,希望可以解決實體企業資金面緊張、資產流動性不足等問題。特別是,適應新時期存在的問題企業化解風險的個性化需求,從原來以持續完善不良資產業務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在暢通存在問題的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針對公司的特點,為其提供可以解決困境的財務資源,或者,為公司提供技術支援,同時,也可以引入外部的投資商,進行行業的合作,最終通過提供個性化的綜合服務,促進企業在實質上發生積極的變化。
綜上所述,商業政策傾向在我國較為明顯,許多特殊類型的企業仍是受益群體。舉例來說,由于許多剛成立的小企業,它們往往需要從銀行貸款,以獲取資金支持,但是由于管理經驗不足、行業進入壁壘大、業務拓展困難等問題,使得其盈利能力很難真正得到資金。為促進“眾人創業、萬眾創新”,激發金融市場的活力,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進銀行業對中小企業的信貸。然而,這些企業在帶來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也造成“小規模中小企業成為不良貸款的主要來源”的局面。由于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記錄和相關數據不完整,投資者很難準確判斷其風險系數。好的信用體系能夠真實地反映交易主體過去的交易事項,通過分析他們的社會關系、信用指數、資金狀況等因素,可以幫助投資者得到一個相對準確的信用風險指數,從而更準確地作出判斷。鑒于監管機構對金融行業不良資產的認定和處置趨嚴,以及受疫情影響的不良貸款規模增加,預計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規模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長速度,后續處置規模也將逐步放緩。
(義烏市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周丹烽,韓小潔,戴樺箭.不良資產投資發展趨勢及展望[J].中國集體經濟,2021(35):143-144.
[2]王乃祥.構建交易信息標準化披露框架 提升不良資產市場效率[J].金融市場研究,2021(07):36-40.
[3]許欣.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處置模式研究[J].改革與開放,2021(12):21-26.
[4]王歡.不良資產包收購盡職調查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1):109-110.
[5]張永文,曹佳佳.不良資產處置:資產管理行業的下一片藍海[J].山東國資,2021(05):60-62.
[6]田磊.不良資產市場現狀分析及前景研究[J].現代商業,2021(11):88-90.
[7]中國東方資產研究院課題組,董裕平,吳慶,劉亞楠.我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及趨勢分析[J].當代金融家, 2021(03):78-82.
[8]王景武.淺談新形勢下我國不良資產行業發展問題[J].清華金融評論, 2021(0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