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氣象觀測與預報對我國社會的發展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與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文章主要研究了“智慧氣象”在縣級城市應用存在的問題,發現一些縣級城市存在氣象部門應急聯動響應不到位、防災減災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并且氣象預警信息傳播渠道比較單一,無法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公共氣象信息服務。對此,提出了“智慧氣象”在縣級城市應用的優化策略,建議完善關于重大氣象災害的專項應急預案,以此約束氣象部門做到工作聯動等。
關鍵詞:智慧氣象;應用;縣級城市
引言
氣象服務的精準性對于城市化建設具有重要影響,智慧氣象可以通過互動式、個性化的氣象服務為管理人員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但是國內對于智慧氣象的推廣應用仍需進一步增強,當前階段,智慧氣象服務整體呈現以城市為中心的特點,并且向縣級城市等地區的輻射范圍較小,一些縣級、鎮級的地區在應用智慧氣象時,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輔助措施匱乏、功能服務應用開發不完全等現象。因此,為向縣級城市全面應用智慧氣象服務提供參考,對智慧氣象在縣級城市的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智慧氣象”在縣級城市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氣象災害部門協作聯動效率不高
國內現行的氣象災害應急體制偏向針對“單災種”建立應急管理體系,缺少完備、統一的氣象災害應急機制。雖然對于一些自然災害威脅,大多數縣級城市都建立了相關的災害應急預案機制,但是仍有許多縣級城市現有的災害應急處置、信息共享和排查隱患之間缺乏有效銜接,即使有智慧氣象服務作為支撐,各部門之間仍存在工作內容聯系不緊密、協作效率不高等情況。具體表現在氣象災害部門之間缺乏資源整合與統籌規劃,負責不同災種的部門之間各自為政,氣象災害應急管理工作參差不齊。所以當在同一時段發生高強度、多災種的氣象災害時,許多縣級城市的氣象災害部門之間難以快速達成協作,導致出現氣象災害應急措施無序、應急聯動響應不到位、防災減災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造成一些縣級城市的氣象災害應急聯動工作難以全面、順利地展開。
(二)氣象預警服務信息傳播渠道單一
目前大多數縣級城市的氣象預警服務信息發布的渠道,主要包括有線電視、數字廣播、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等方式。智慧氣象業務系統可以實現對有效的信息傳播途徑進行整合,通過氣象產品完成“一鍵式”氣象信息發布。雖然促進了縣級城市提高氣象預警服務信息的時效性,但是通過手機短信、有線電視、數字廣播、電子顯示屏等手段,傳播當地氣象預警服務信息主要以數據信息和文字為主。其中,有線電視和數字廣播天氣預報的時段較固定,而地區氣象預報以當地的節目套數為基準,當節目套數較少時會影響到縣級城市的氣象預警服務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對于突發的氣象災害難以及時應對。而國內基于智慧氣象服務的智能手機APP客戶端建立與應用的地區覆蓋范圍有限,縣級城市缺相對缺少這一服務,無法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公共氣象信息服務。且微信公眾號可以提供的氣象信息服務功能較為單一,縣級城市的交通、農業生產、旅游等行業的專業氣象服務較匱乏。
二、“智慧氣象”在縣級城市應用的優化策略
(一)健全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
縣級城市要推進多個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才能實現智慧氣象服務信息的數據交換與共享。當地政府可以設置以只智慧氣象應急預案為約束的部門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關于重大氣象災害的專項應急預案,并對各部門的專項應急預案要求、工作范疇和協同內容等進行詳細劃分,確保當智慧氣象系統發出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時,各部門可以及時進入應急響應狀態并有序完成各項負責工作。地方政府還要建立協同聯動的智慧氣象技術體系,實現智慧氣象系統與交通路網、電力設施網、自然災害易發區基礎數據的完全共享。這就需要將智慧氣象涉及的平臺、系統及相關數據資源的整合,當地政府要促進氣象災害應急部門、水利水務、交通、供電等業務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
(二)推進智慧氣象宣傳工作
縣級城市要拓展氣象災害預警服務信息的通道,可以大力推進基于地區智慧氣象服務的手機APP的開發設計,通過區域經濟發展優勢吸引資本力量輔助智慧氣象建設。對于APP功能設計,要融入交通、水利、電力等居民日常相關的內容,位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個性的公共氣象信息服務。同時,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需要積極推進智慧氣象的宣傳工作,尤其是自然氣象災害易發、多發地區,要積極引導公眾主動關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播報。另外,縣級城市的氣象部門要把握信息互動的傳播趨勢,利用新媒體平臺的信息傳播優勢,對智慧氣象建設重點進行宣傳,確保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信息能夠借助輿論導向優勢快速傳播。
(三)加強人才培養,促進氣象預警服務技術創新
縣級城市要加強針對智慧氣象的專業人才隊伍培養,鼓勵氣象預警服務及相關技術創新,盡早實現對智慧氣象各項專業功能的應用與創新。智慧氣象的專業性與擴容性較強,要全面開發智慧氣象服務功能,需要打造智慧氣象業務相配套的專業人才隊伍。縣級城市可以先引進一批相關專業的優秀人才,利用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吸引技術人才與科研人才,建立項目合作等靈活多樣的人才流動機制,推動智慧氣象建設。同時,縣級政府可以從高校中挑選一批優秀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補充人才儲備與后援保障。另外,對于現有的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當地政府可以向其提供專業的培訓、科研活動、高新技術企業學習等機會。
結語
綜上所述,“智慧氣象”在縣級城市的推廣與應用有待進一步加強。縣級城市要推進智慧氣象的應用與建設,提高公眾生活質量水平,需要優先解決這些對智慧氣象存在好自己影響的問題。縣級城市可以通過制定專項的部門聯動機制,推進多個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如此,有望提高縣級城市的防災減災水平,推動其智慧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涂姍姍,劉翔,竇俊輝,羅嘉. 基于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智慧氣象服務研究[J]. 湖北應急管理,2021,(11):64-67.
[2]張建國,翁雪玲,孫悅程. 智慧氣象在防災減災平臺建設的應用與探索[J]. 科技風,2021,(25):118-120.
作者簡介:李飛(1986.10),男,漢族,陜西省咸陽市人,本科,工程師,三原縣氣象局,研究方向:氣象信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