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敏 陳敬芳 鄧國防 曾谷清
1.南華大學護理學院,湖南衡陽 421001;2.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三甲辦,廣東深圳 518112;3.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肺病二科,廣東深圳 518112
結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1]。 2019年,全球估計有1000 萬人罹患結核病,新增約46.5 萬人罹患利福平耐藥結核病,其中78%患有耐多藥結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2]。 抗結核藥的使用不僅能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能防止耐多藥結核病的發生,起到阻止結核傳播流行的作用[3]。服藥依從性是指患者的服藥行為與醫囑的一致性程度[4]。耐多藥結核病具有療程長、費用高、療效差、死亡率高等特征,服藥依從性不良行為嚴重影響耐多藥結核病的治療效果,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5]。在聯合使用抗結核藥過程中,隨著抗結核藥的不規范使用,耐多藥結核病也不斷增加[6]。 因而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有利于提高結核病患者治愈率,減少疾病社會傳播。 然而肺結核本身具有傳染性,且經呼吸道傳播,患者一旦患上此病,很容易出現焦慮、恐懼心理,擔心被別人知道而遭受歧視,尤其是未婚患者,擔心失去愛情,不能正視疾病,背著別人用藥,往往出現漏服藥行為,導致服藥依從性降低[5]。通過訪談發現,患者是否擔心受歧視、對治愈有無信心、自身的壓力來源及對治療是否重視的患者之間的復查依從性有顯著性差異[7]。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現狀,了解患者焦慮/抑郁與服藥依從性的相關性, 為耐多藥結核病治療的健康宣教提供參考資料,為改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參考依據,以便今后實施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選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 符合納入標準的91 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一般資料見表1。納入標準:①確診為耐多藥結核病患者;②能理解及配合完成問卷填寫者。 排除標準:①有惡性器質性疾病者;②有精神障礙或智力障礙者。 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且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經學校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診斷依據:肺結核診斷參照《傳染病學》相關標準[8];耐藥性診斷參照WHO 頒布的《耐藥檢測指南》[9]。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情況(n=91)
在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門診或住院部就診時,與患者面對面交談,采用統一指導語充分解釋和說明研究的目的和意義,患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在現場完成調查問卷的填寫,當場收回,研究者進行問卷質量審核,及時補充遺漏信息。本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91 份,回收有效問卷91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本研究調查工具為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共包含三個部分的內容:①一般資料。 參考國內外有關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調查項目和護理社會學“不遵醫行為的原因”,并結合相關文獻報道,由研究者自行設計的較為完整的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患者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家庭人均月收入、醫療付費方式、治療類型等。 調查問卷的Cronbach′a 為0.79,共發放調查問卷91 份,回收有效問卷91 份,有效回收率為100%。②Morisky 用藥依從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s-8,MMAS-8)[10]。 使用MMAS-8 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進行評分。該量表從研究者測量依從性的目的構建, 限于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測量, 其條目組成與某特定的疾病或藥物的關聯性不大,是一種普適性的服藥依從性測量量表。 該量表共有8 個題目:1~7 題(除第5 題為反向計分外)為二分類,“是”計0 分,“否”計1 分;第8 題采用Likert 5 級計分法,“從來不”計1 分、“偶爾”計0.75 分、“有時”計0.5 分、“經常”計0.25 分、“所有時間”計0 分。量表滿分為8 分,得分越高說明依從性越好。 得分8 分者為服藥依從性好,得分6~<8 分者為服藥依從性中等,得分<6 分者為服藥依從性差。 ③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11]。 使用醫院焦慮抑郁量表測評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 該量表包括焦慮(anxiety,A)和抑郁(depression,D)2 個亞量表,分別針對焦慮和抑郁問題各7 道題,共14 道題。焦慮(HADS-A)的條目為1、3、5、7、9、11 和13 題,抑郁(HADS-D)的條目為2、4、6、8、10、12 和14 題, 每道題目分別有1、2、3、4 四個選項,分別對應0、1、2、3 分。 HADS-A 和HADS-D 總分范圍均為0~21 分, 得分越高提示焦慮/抑郁癥狀越明顯。具體評價指標為0~7 分為無癥狀;>7~10 分為可疑癥狀;>10~21 分為肯定存在癥狀。
根據醫院焦慮抑郁量表測評結果將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分成焦慮/抑郁無癥狀、可疑癥狀、肯定存在癥狀三組,再比較三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及LSD 法分析;采用Pearson 線性相關分別分析患者焦慮/抑郁得分與服藥依從性得分的相關性,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91 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焦慮、抑郁得分情況中,服藥依從性差的占比(46.1%)最高;肯定存在焦慮癥狀的占比(38.5%)最高;肯定存在抑郁癥狀的占比(52.7%)最高(表2)。

表2 患者服藥依從性、焦慮、抑郁得分情況
三組不同焦慮狀況患者依從性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不同抑郁狀況患者依從性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兩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4)。

表3 不同焦慮狀況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比較

表4 不同抑郁狀況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比較
Pearson 線性相關分析結果顯示, 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焦慮狀況得分與服藥依從性得分呈負相關(r=-0.785,P<0.05);抑郁狀況得分與服藥依從性得分呈負相關(r=-0.930,P<0.05)。
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不佳。 本研究91例患者中服藥依從性差者有42 例(46.1%),服藥依從性中等者有37 例(40.7%)。 袁偉等[12]對112 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進行了用藥依從性調查,研究結果報告顯示112 例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很低;錢林美[13]對140 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進行了一項橫斷面調查,其中依從性好者55 例(39%),依從性差者85 例(61%),發現其服藥依從性較差,而本研究結果與其相近。 結核病患者規律服藥對于疾病轉歸、 治愈有極大的意義[14]。 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低的可能原因是缺乏結核病的相關知識、嚴重的負性情緒嚴重、擔心藥物不良反應等[13,15-16]。 不難發現,由于肺結核特殊的傳播途徑,很多患者及家屬帶有偏見,傳統的社會觀念使得患者存在病恥感,且耐多藥結核病治療周期長等原因,致使我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
焦慮/抑郁狀況越嚴重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越差。 本研究結果顯示,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得分與焦慮及抑郁得分呈負相關(P<0.05),即服藥依從性得分越低(服藥依從性越差),焦慮/抑郁狀況得分越高(焦慮/抑郁癥狀越明顯)。在賈芮[17]針對冠心病患者的一項研究中顯示,隨著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程度的加重, 其用藥依從性呈進行性下降,二者呈負相關。 國外相關研究也證實[18]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情緒對患者服藥依從性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焦慮、抑郁等負性心理情緒使得肺結核患者產生各種消極的認識,進而導致患者出現拒絕規范治療、 不遵守醫囑和自我放棄等各種不良行為。結核病具有傳染性,經呼吸道傳播,也是一種慢性疾病,療程長,患者一旦患上此病,易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19]。
綜上所述, 焦慮/抑郁狀況越嚴重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越差,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服藥依從性與其焦慮/抑郁狀況呈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