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姿 李智萍
江西省撫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江西撫州 344000
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實施,二次妊娠率明顯提高。 二胎高齡產婦由于自身年齡較大,相較于非高齡產婦具備更高的分娩風險風險,分娩過程中可存在不良心理狀態,加之高齡產婦生理狀況相對較差,不利于生產順利進行[1-2]。助產士在產婦分娩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所具備的技能水平與綜合能力,將會對產婦分娩、新生兒健康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對高齡二胎產婦實施科學合理的助產護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充分體現“以產婦為中心”的護理理念,根據產婦情況安排相應能力的助產士實施分級管理,促使助產士人力資源配置實現最優化[3-4]。鑒于此,本研究將探討在高齡二胎產婦中采取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的效果。
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撫州市婦幼保健院分娩的高齡二胎產婦180 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90 例)和研究組(90例)。研究組中,產婦年齡35~45 歲,平均(38.56±0.24)歲;孕齡37~41 周,平均(39.24±0.25)周;孕次1~4 次,平均(1.68±0.21)次。 對照組中,產婦年齡35~45 歲,平均(38.59±0.21)歲;孕齡37~41 周,平均(39.26±0.23)周;孕次1~4 次,平均(1.71±0.18)次。兩組產婦孕齡、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產婦年齡35~45 歲;②單胎妊娠產婦;③產婦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產婦;②伴心肝腎等重大臟器功能異常者;③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④精神異常、溝通障礙者。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密切監測產婦生命體征變化,出現異常立即對癥處理;給予產婦高維生素、高蛋白質食物攝入,保證營養攝入充足。 研究組實施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干預:①組建助產小組。由3名責任助產士、1 名小組長組成助產小組, 制定針對性助產方案。②設置不同層級,分為助產組長、中級責任助產士、初級責任助產士,根據分級情況制定相應的權限與職責,給予各層級不同福利待遇,每季度實施人員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人員安排進行調整。 ③助產士管理與培訓。 科室對小組長進行統一培訓,注重組長管理協調能力的鍛煉;小組長組織組內成員進行理論知識和護理技能的培訓,安排表現優秀的組員進行示范,每周培訓次數為2~3 次。 ④分級管理的具體實施。根據產婦情況安排相應能力的助產士實施分級管理,責任組長和中級責任助產士負責實施危重癥和突發狀況的護理,包括導樂分娩、妊娠合并糖尿病、羊水偏多、巨大兒等高危因素的產婦,組內成員需積極配合; 初級責任助產士負責正常產婦的產程觀察、接生。 兩組均持續觀察至產婦出院后2 周。
比較兩組分娩方式、產程時間、不良事件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 ①記錄兩組自然分娩及剖宮產。 ②記錄兩組各個產程。 ③記錄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包括會陰側切、產后出血、宮頸裂傷。④出院前應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產婦對護理滿意度,包括操作技術、服務態度等4 個方面,該調查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8,重測效度為0.867,問卷發放180 份,現場收回180 份,回收有效率100%,共20 個條目,采用1~5 分評分法,總分100 分,非常滿意:80~100 分,基本滿意:60~<80 分,不滿意:<60 分,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度+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 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兩組分娩方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分娩方式的比較[n(%)]
研究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產程的比較(min,±s)

表2 兩組患者產程的比較(min,±s)
組別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對照組(n=90)研究組(n=90)t 值P 值452.84±25.67 386.59±23.54 18.045<0.001 87.89±11.13 61.99±10.17 16.297<0.001 18.43±2.15 10.57±2.12 24.696<0.001
研究組不良事件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比較[n(%)]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二胎高齡產婦與年輕初產婦相比,個體應激能力降低,身體各項機能減退,代償能力下降,一定程度上加大自然分娩難度,易發生各種不良妊娠結局,對母嬰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5-6]。以往臨床產科中所應用的護理管理模式, 通過護士長對助產士實施管理,難以充分調動助產士工作責任心、積極性,護理管理效果欠佳[7-8]。
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助產士管理方法,以醫院崗位需求為基本,針對助產護士個人技能水平將其科學分級分層,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預防保健、臨床處理系統,使助產士人力資源配置實現最優化,更好地服務于產婦[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分娩方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高齡二胎產婦經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干預后,可提高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促進護理滿意度提升。采取分級管理助產模式, 通過每季度實施能力評估,能夠有效調動助產士工作積極性,充分激發助產士主觀能動性,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產婦護理管理,利于護理管理工作順利進行[11-12]。開展學習培訓,及時補充助產士所具備理論知識,使助產士不斷學習,熟練掌握助產技能, 有效提升助產士的理論知識及技能水平,同時加強責任監督,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則有助于提升助產士責任心,從而更好地為產婦提供助產服務,利于縮短產婦分娩時間。 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中,助產人員全面掌握二胎高齡產婦可產生的一系列風險因素,并做好對應的孕前評估工作、助產護理工作,保證產婦順利、安全度過分娩[13-14]。 圍生期一對一針對性干預則能夠增加產婦分娩的舒適感,有利于促進產程進展,保障母嬰健康安全,提高陰道分娩率,降低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從而提升護理滿意度[15]。 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在高齡二胎產婦中取得一定應用效果,但本研究受樣本量、延長時間等因素限制,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尚需延長研究時間、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以進一步探討其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分級管理助產護理模式在高齡二胎產婦中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提高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時間,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促進護理滿意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