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華 區美瓊 李愛群
廣東省云浮市人民醫院腎內科,廣東云浮 527300
腹膜透析是治療腎臟疾病的重要手段,通過減少機體內毒素的聚集,提高代謝能力,改善腎損傷。通常透析治療時間漫長,隨之所產生的主要問題是治療相關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同時患者機體的營養狀況未得到有效地改善,因此有必要結合相關護理干預來改善患者預后[1]。通常臨床選擇常規護理,包括相關知識的講解、為患者建立腹膜透析的治療檔案、解答患者遇到的問題等,但傳統護理干預較難涉及患者的居家治療,患者缺乏對疾病的重視度,導致日常自我管理能力較低[2]。延續護理的特點在于通過實施系統、規范的護理措施來達到預期目的,提高護理的質量,同時也為患者的居家治療提供專業的知識輔導及技術支持[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于廣東省云浮市人民醫院腎內科進行腹膜透析的6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延續護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應用。
選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于廣東省云浮市人民醫院腎內科進行腹膜透析的6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各30 例。對照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齡34~50 歲,平均(42.36±5.33)歲;病程1~5年,平均(2.91±0.95)年;原發疾病:慢性腎衰竭10 例,糖尿病腎病9 例,尿毒癥11 例。 觀察組中,男20 例,女10例;年齡34~50 歲,平均(42.19±5.34)歲;病程1~5年,平均(2.97±0.92)年;原發疾病:慢性腎衰竭13 例,糖尿病腎病7 例,尿毒癥10 例。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廣東省云浮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者家屬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臨床診斷需行腹膜透析[4];②患者均在醫院進行腹膜透析,每次4~6 h,每天4次;③患者的意識清醒,溝通正常。排除標準:①近期發過心腦血管、肺部疾病者;②循環系統及血液系統障礙者;③合并其他嚴重的慢性內科疾病者。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腹膜透析, 具體內容:利用腹膜作為半透膜,將制備的透析液有規律的通過導管重力注入腹膜腔。由于腹膜兩側溶質濃度的梯度差異,溶質從高濃度側向低濃度側移動(擴散效應)。水從低滲透一側流向高滲透一側(滲透)。通過腹膜透析液的置換,以實現代謝物、有毒物質的清除。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在醫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療期間, 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并提供相應的鼓勵和心理支持,完善相關知識的宣講工作,為患者建立腹膜透析的治療檔案,解答患者遇到的問題。
觀察組患者予以延續護理:①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 選擇2 名經驗豐富的主任護師、1 名腹透專科護士、3 名護士負責腹膜透析患者的干預。 對組內成員進行相關培訓,促使其了解相關透析模式以及實施流程,主要以自學及集中教學為培訓的方式,使組內成員掌握腹膜透析相關的注意事項、康復計劃、飲食搭配、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內容。在進行延續性護理前,需要與患者以及家屬進行溝通,以便取得他們的理解與配合。②總結并整理腹膜透析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的主要措施,對患者腹膜透析的操作、衛生意識以及用藥依從性進行登記與指導,發現相關內容不達標的患者,需要進行再次相關知識的學習教育。 通過調查分析患者機體恢復的相關指標,制定出符合個體出院的合理計劃,其中包括適量運動、提供合適的營養補給,詳細記錄好患者的基礎資料, 方便之后進行回訪工作。依據不同患者的具體病情病況以及治療需求的差異,合理設定隨訪頻率及內容。③及時隨訪。除了向患者發放健康手冊及常規宣教外,還可以邀請患者加入由醫院護理團隊創建的微信群,在微信平臺為患者提供在線咨詢,提供用藥管理,飲食指導以及并發癥發生時的急救處理。隨訪時了解患者服用藥物的具體情況,并詳細了解并記錄藥物的種類,服用時間,服用劑量以及有無隨意增添的情況。若發生上述不良情況需要及時告知患者每種藥物的作用以及隨意增減用量的危害,指導患者操作培訓,在門診隨訪時指出其不規范的操作,并進行演示,幫助患者掌握操作要領,告知其規范操作的重要性,指導患者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食譜,根據其實際的出入量,調整鉀鹽的攝入。 其次通過微信平臺為患者提供實時咨詢服務,從而提供專業的問題解答服務;為患者提供正確的指導。每月電話隨訪一次,囑患者按時返院復診,以及時調整透析處方。 同時,可以通過組織離線講座來加強患者之間的交流與交流。對于隱私問題可以通過私人消息聊天提供一對一咨詢服務。
兩組患者均干預1 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生存質量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3.1 遵醫行為 判斷標準:根據醫院自行制定的調查表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后的遵醫行為。 完全遵醫:在護理期間患者能夠按時服藥,每個月定時檢查機體的各項指標,合理安排飲食,睡眠充足,心理狀態良好。 不完全遵醫:在護理期間患者能基本按時服藥,每個月定時檢查機體的各項指標,合理安排飲食,睡眠充足,心理狀態良好。 完全不遵醫:在護理期間患者不能按時服藥,不去醫院檢查,睡眠不足,心理狀況較差。遵醫率=(完全遵醫+不完全遵醫)例數/總例數×100%。調查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86,調查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7。調查發放并收回問卷60 份,最終獲得有效問卷60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所有患者均在干預前后以匿名形式完成問卷的填寫,由責任護士負責問卷的回收及發放。
1.3.2 生存質量 由責任護士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健康調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量表分為生理機能(physiological function,PF)、生理職能(role physical,RP)、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SF)、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MH),共4 個項目,共36 個條目。SF-36 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5]。 各個維度得分=(實際得分-該項可能的最低得分)/(該項可能的最高分-最低分)×100 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89,每個項目總分為100 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6。所有患者均在干預前后以匿名形式完成量表的填寫,由責任護士負責量表的回收及發放。
1.3.3 并發癥 比較兩組患者的低鉀血癥、 腹膜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設計問卷階段,控制問卷的題量,并對問卷進行編號, 使用EpiData 3.1 雙錄入復核數據。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遵醫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遵醫率的比較[n(%)]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各項SF-36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各項SF-36 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的各項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SF-36 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SF-36 評分的比較(分,±s)
注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aP<0.05;SF-36:健康調查量表;PF:生理機能;RP:生理職能;SF:社會功能;MH:心理健康
組別 PF干預前 干預后RP干預前 干預后SF干預前 干預后MH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n=30)對照組(n=30)t 值P 值57.34±7.21 56.21±8.21 0.566>0.05 73.42±5.31a 68.50±5.61a 3.489<0.05 52.01±5.21 53.21±6.31 0.803>0.05 66.43±5.63a 60.14±5.35a 4.436<0.05 57.02±9.21 57.21±10.02 0.076>0.05 77.53±10.03a 70.62±10.44a 2.614<0.05 54.32±9.24 54.21±8.21 0.049>0.05 72.64±8.64a 64.42±8.06a 3.811<0.05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n(%)]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病患者的一種長期替代干預手段,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可增強患者家屬對相關并發癥的了解[6]。臨床通常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心理護理及合理的健康教育等,但據報道,患者及家屬對于出院宣教的內容僅能記住50%左右,患者的自我行為依從性較差[7]。因此,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全程干預,以提高透析期間的干預效果。
延續性護理是臨床常規服務的連續,其中包括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心理干預、并發癥預防等多種措施的綜合干預,能夠使得患者在出院后仍然能夠接受全程、優化、專業的護理服務[8-9]。在促進疾病康復及減輕社會負擔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同時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效率,改善服務干預,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對護理服務的需求[10]。
自我管理行為是個體為了促進身心健康所獲得的較為復雜的能力,它是個體形成自我護理行為的基礎,對疾病的干預與管理有較大的幫助[11]。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遵醫率為93.33%(28/30),高于對照組的63.33%(19/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各項SF-36 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患者的各項SF-36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對于腹膜透析患者運用延續護理可改善遵醫行為, 提高生活質量。 延續性護理可以通過解答患者疑問,進一步消除患者對于疾病的疑問,同時通過對不同患者進行核實的隨訪,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其次使患者充分認識到自我保健意識及遵醫行為重要性,樹立干預疾病的信心,改變不良的腹膜透析操作習慣,減少并發癥誘發因素,減輕患者經濟負擔,降低醫療費用以及節省醫療資源,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質量; 利用開展微信群進行健康教育時,患者能夠隨時接受健康咨詢,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與家屬對于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效改進患者的遵醫行為[12-1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0.00%(3/30), 低于對照組的30.33%(10/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腹膜透析患者運用延續護理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延續性護理是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對患者講解用藥的重要性,追蹤患者疾病發展的具體情況,并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從而改善病情的惡化[14]。 其次為患者的生活和飲食提供科學的指導, 增強患者及家屬對于居家干預的注意事項,主動參與護理及干預,有效預防低鉀血癥、感染等并發癥發生[15]。
綜上所述,對于腹膜透析患者運用延續護理可改善遵醫行為,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