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健宏

國有企業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改革,對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舉措,取得了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發展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效。國有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國有企業經營狀況顯著改善,國有資產監管能力不斷增強,國有資本對保障、促進和維護國民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關鍵性作用日益突出。其中,“國企人”的轉變,是國有企業能夠實現創優爭先、“國”字系列工作能夠取得豐碩成果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大潮的涌起,中國國企人、與國企生存發展相關聯的政府管理部門,也經歷了一次次思想解放、觀念轉變、角色轉換的過程。十八大以來,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發展步入新階段。其中,思想觀念的轉變是國企改革最大的收獲,不僅讓國企人自身,而且讓政府,讓所有與國企、國有經濟發展相關的社會各階層、各部門,轉變了對國有企業和國有經濟的認識,新增了現代管理的思想,樹立了市場經濟的意識,豐富了科學發展的理念。新的思想觀念的出現,是中國國企改革最根本性的轉變,也是國企改革取得的最大成就。
一是擔當使命的觀念。習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定不移把國企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因此,國企人,既是一種身份和職責,更是一種榮光和使命。作為國企的一員,有身為國企人的自豪與驕傲,更有身為國企人的責任與擔當。中國新一代國企人不斷強化的擔當使命觀念,是一種主人翁意識,是一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理念的回歸和強化。
與擔當使命觀念相伴的,便是中國國企人政治意識的提升和突顯,大局意識的樹立和增強。特別是在政治意識中,更加堅定了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擁護和支持黨的領導、響應和貫徹黨的指示與要求的信心和決心。而政治意識的強化,更成為中國國企人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思想轉變。以此為指導和動力,國企在重大關鍵時刻扮演了中堅脊梁的角色。
二是爭創一流的思想。國有企業要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落實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這是十八大以后對國企的新定位,也是國企必須爭創一流的根本遵循。在這種思想指引下,國企職工不斷開拓創新,勇于挑戰突破,開啟了企業發展的新篇章,許多方面努力接近或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具備了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基礎和條件。像中國高鐵、中國航天、中國裝備等,已經成為中國高端裝備“走出去”的金字招牌、“國家名片”。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做成世界一流企業,對于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國家競爭力和民族凝聚力,極為關鍵。而新一代國企人,正在身體力行,向世界先進和最高最好不斷邁進。
三是居安思危的意識。十八大以來,國企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深入推進。通過積極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動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同時,逐步全面推行經理層任期管理,加快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對普通員工,全面推進用工市場化,實現了員工能進能出。健全業績決定薪酬分配的機制,推動薪酬分配向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和一線關鍵苦臟險累崗位傾斜。更多國有企業運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政策,充分激發和調動了骨干員工干事創業的創造性緊迫性。同時,伴隨著以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而實施的公司治理架構的完善,市場化經營管理體制的建立,讓國企人更加增強了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奮斗意識,不再安于現狀、小進輒止。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地自我加壓、自我激勵、自我超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不斷調整和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適應日益激烈的、高水平的市場競爭需要,實現更好更快的自我發展。
這些思想觀念轉變和樹立的背后,離不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快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步伐,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動。這些推動,讓中國國企人更加主動、自覺地深化改革、適應改革,為國企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創造有利因條件。2014年8月18日,十八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2018年3月28日,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要求建立健全同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同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的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2018年5月11日,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就加強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作出部署。另外,還有《關于開展市場化選聘和管理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試點工作的意見》《關于深化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見》《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以及《關于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工作指引》等等,這些意見和方案的出臺,為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新的“國企人”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新的更高方位的指導。
改革,讓國企人重新增強了緊迫感和責任感,促使自身更好地學習、提高、充實自己,掌握新技能,適應新形勢。改革,讓一批具有商業頭腦,兼具政治意識和國家使命的國有企業家涌現;也使一個自強不息、積極進取、順應時代的新型國企員工群體產生,讓中國國有企業重新散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正是因為有了國有企業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觀念轉變,進而帶來了中國社會組成方方面面的深刻變化,帶來了社會各階層、多群體、廣范圍的重新架構,使得中國國企改革成為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立和完善的特殊力量。
作者供職于天津國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