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摘 要:物理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自然科學,初中物理是對初中物理知識的深化,同時為高等物理學習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必須遵循該階段學生的認知方式和智育規律,即由直觀觀察到抽象思維,在科學探究中強調思維發散的運用,鼓勵學生形成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為知識的遷移和靈活運用扎實根基。新課程改革便是基于初中物理學科特性和素質教育目標,重新審視傳統教育理念和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不合理之處,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的發揮,強調學生學習素養和能力的培育,更加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方式和興趣培養現狀。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下更加需要注重對于的課堂高質量效果的打造,在初中的物理教學中,更需要加以關注,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大力開展對于學生的教學效果有益的活動,轉變過去的教學理念從被動教學轉為主動學習,從問題的根本上提高教學的質量,摒棄掉以往灌輸式的教學理念,打造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初中的物理教學質量提供有效的幫助。
一、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科學合理地利用“微課”模式,通過色彩鮮艷的圖片或者視頻,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深入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們更好地融入物理課堂。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保持認真聽講的狀態,從而構建物理高效課堂。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學到的“聲音是什么”,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奇妙的聲音”視頻,在觀看完視頻后,同學們會有很多與聲音有關的疑惑,教師可以問學生最想了解的問題是什么,以激發其學習的欲望。有的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提出各種有關聲音的問題,比如紙張、橡皮筋、筆帽、一杯水,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其他同學已經用力地抖動紙張,用手把橡皮筋繃緊,用手指敲擊筆帽等,那么這些物體發聲與不發聲時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特性?這就是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生聲音的,我們把正在發聲的物體叫作聲源,固體、液體、氣體都能發聲,都是聲源。通過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更直觀地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預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致
生活化教學的高效落實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探索過程,教師首先要遵循興趣引導的教學原則,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當前,教師預設生活情境主要通過多媒體設備來進行。通過展示貼近日常生活的圖片或視頻,來引入一些學習話題,以調動學生討論交流的積極性。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如果學校的教學硬件比較優秀,能支持更為先進的數字教學。教師也可以嘗試將VR導入到物理課堂,借助能以假亂真的虛擬技術,為學生營造最為真實的生活化體驗。
比如教師在教學八上第一章中“噪聲及其控制”時,應用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播放工廠、汽車、音響、鞭炮、修路等不同性質的噪音,構建真實性的噪音環境.讓學生談一談自己聽到這些噪音時,產生了哪些不舒服的感受.由噪音情境導入課程,學生在親身體驗的情況下,不僅能直觀認識到噪音對生活的不良影響,也會對噪音的防治方法產生良好的探究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VR情境教學,繼續為學生帶來學習提示,引導學生結合情境來探究物理奧秘。譬如,在屏幕上列舉多種減輕噪音的方法:多植樹、戴耳麥、樹立禁音標識等等.并讓學生對以上情景內容進行判斷,這些方式為什么能起到減緩噪音的作用?其中體現了什么樣的原理?由此,先借由情境模擬生活體驗,導入教學課程。再通過情境來引入懸念,讓學生能帶著強烈的求知欲來探究新知識,可以讓生活化教學做到層層遞進,強化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優化學習方式,實現合作探究
教師要全面落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注重激發學生的科學精神、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讓他們感知到探究物理知識的趣味性與快樂,從中獲得更多的提升與感悟。在物理課程標準中提出,需要把學生終身發展作為教育目標,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探究式教學,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設定一些層次化、開放性、探究性、趣味性的課堂問題,讓學生積極探究、動手、猜想、思考,從中找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技巧,實現新物理知識和舊物理知識的融合,構建全新的物理知識結構。教師在設定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時候,一定要圍繞學生真實學習需求,規劃教育課時、教育方案,讓學生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技巧與學習方法,學會在合作探究中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思維探究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系統地掌握物理學科知識。同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終身學習意識,學會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物理規律,做到學以致用、由此及彼。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自主閱讀網絡資源、教材知識,從中探究物理知識、物理概念的形成規律,學會科學探究物理公式與原理,在實驗數據處理與物理數學公式推導過程中提高知識歸納能力,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構建初中物理高效性課堂是有必要的,而且構建高效性課堂有十分顯著的意義,所以可以從多方面去構建高效性課堂,采取多種有效策略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只是學生在學習這條路上的指引者,課堂上的主體始終是學生,所以教師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構建初中物理高效性課堂離不開老師的努力與堅持,所以老師在創新教學方式的時候需要不斷總結反思,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與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蔡麗格.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20(07):29-30.
[2]陳兆東.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9(Z6):60-61.
[3]張二軍.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