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牡丹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中學文言文教學要圍繞語文核心素養對教學和育人要求,把學生置于中心地位,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文言文教學的價值。文章具體探討在核心素養下的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學;文言文;語文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貫徹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理念正是語文教學改革和創新與時俱進的表現。具體到中學文言文教學方面,文言文在語言、思維、審美和文化上的獨特性決定了其在中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核心素養下開展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意義
(一)逐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要求來進行教學,也會帶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要求學生能掌握深度學習、跨學科主題學習、鏈接學習等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創造更具個性化的學習空間,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批判精神、創新意識和學會學習的能力。有意識地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時代需要造就多功能人才,并在繼續發展和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有效發揮其價值作用,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
(二)提升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
文言文教學始終是教學中面臨的一大難題,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道路上歷經挫折,語文核心素養理念的出現是對文言文教學的一次重大救贖,教師們必然會將該理念作為教學的突破點,在熟練掌握和運用的過程中逐步提高我國的文言文教學質量,促進對學生素養的培養。
二、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一)構建情境,創設感知語言的氛圍
為了縮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陌生感和距離感,教師就要創設一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的想象中無限接近文本與作者。
選自《世說新語》的《詠雪》是初一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文言文與白話文有大的差異,陌生化的語言順序和句式結構與學生長期接觸到的語言形式存在較大距離,甚至對文言文學習產生抵觸心理。教師就要減弱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畏難情緒,改變沉悶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置身于愉悅的學習空間,從最接近文本的角度開啟教學。這篇文言文的最大特點就是簡潔易懂,且文中主要講述了關于兒童的智慧故事,從同齡人的角度去看待文中兩個兒童對雪花的比喻,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孩童的純真與智慧。在這里,教師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男女生分別扮演文中的人物,通過性格的對比、語氣的揣摩、情境的想象,讓學生自然而然感受人物的特點,理解人物的智慧之處。在這樣一種角色扮演的情境中,可以將文章的靜態語言轉變為融入了學生情感的動態語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引發學生思考,還能讓學生站在角色的立場上品味對話語言,評價人物的行為。
(二)慢讀細品,讓學生體會文言文意境
在文言作品中意境美表現的最淋漓盡致的當屬古詩文,古詩文整齊的句式,押韻的準確,意象的豐滿,越是細細品味,學生越能體悟到古詩詞蘊含的意境美。古代詩人表達感情比較含蓄,不會直言訴說,便通過意象來間接表達感情。在《觀滄?!分胁懿俳琛叭赵隆薄靶菨h”來抒發當時的作戰勝利,一統北方的大喜之情;《聞王昌齡左遷龍標》中李白借“子規”“明月”等意象,表達了聽說王昌齡貶職之后的傷心悲憤之情;《天凈沙·秋思》中馬致遠借“枯藤”“老樹”“昏鴉”“瘦馬”等意象,訴說著一個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深深的思念之情。以七年級上冊《次北固山下》為例,前兩個字“客路”,不用過多言語,我們就能讀出作者漂泊在外的孤寂落寞之感,學生在之前學過《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客舍”是指旅店,在這里可以遷移過來,就能明白“客路”便是作者身在異地。最后兩個中的“鄉書”和“歸雁”更是將這種思鄉之情推向極致,“鄉書”很明顯這是指給家人寫的信,杜甫在《春望》中也寫到“家書”,“書”本意是指信的意思,但是和“家”“鄉”等字放在一起不免讓人感到一種思鄉之情。這就是意象的偉大之處,字詞淺顯但意蘊甚遠。“歸雁”一詞把王灣的思想再推上一層,鴻雁本身是一種候鳥,春天在北方生活,秋天飛往南方,詩人以此來以鴻雁對比自己,到了季節大雁都可以飛回自己家,而自己卻依然漂泊在外,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客路”“鄉書”“歸雁”就把自己強烈的思想之情表達出來。
(三)強化課前預習,提升學生思維素養
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建構在語言能力上,而教師可通過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生在七年級上學期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應對學習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技巧,也有一定自己的理解。此時教師可根據學情制定相應地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預習。以《孫權勸學》為例:教師可依據教材的課前預習引導學生提前對文章進行學習,因學生在上學期已積累一定的語言詞匯,學習起來難度并不大。此時教師可根據《孫權勸學》的文章內容與特點設計好預習案,其中應包含對文章背景的具體介紹,以便學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使學生思考文章中的人物是通過一件什么事串聯在一起的?這件事又是如何發生的?通過這件事給讀者留下了什么啟示?通過自主預習引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地思維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文言文教學在語文學科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眾多教師將對文言文教學進行不斷探索。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提思維能力與品質的訓練與升,根據文本的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有所側重,借助理論的支撐發揮教學的最大價值。實現預習重在品悟和積累,品讀選文培養審美,以此實現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崔玉芹.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5):110.
[2]苗盼盼.語文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探索,2019(0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