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偉 阮娟娟 魏霞
駐馬店市中醫院西醫內科,河南省駐馬店市 463000
與1型糖尿病不同的是大多數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島素分泌正常,但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會出現典型的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降低這“三多一少”表現[1]。T2DM患者的長期高血糖狀況會導致其心腦血管等多個器官臟器受損,從而導致諸多并發癥的發生;T2DM是目前已知并發癥最多的疾病之一,及時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T2DM患者尤為重要[2]。二甲雙胍是目前臨床治療T2DM患者的首選藥物,可通過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來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尤其適用于肥胖型T2DM患者,但患者長期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后其控制血糖的效果會逐漸下降,需配合使用其他藥物協同治療才能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3-4]。維格列汀為一種新型降糖藥,主要被用于治療T2DM患者,其降糖效果明顯,且不良反應較少,可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5]。門冬胰島素30屬于預混胰島素制劑,可對機體餐后血糖和基礎血糖進行控制,適用于治療糖尿病患者[6]。本研究就門冬胰島素30聯合維格列汀對二甲雙胍控制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了觀察,旨在為患者的替代治療尋求新的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診治的二甲雙胍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102例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7];(2)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控制效果不佳;(3)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肝、腎功能不全;(2)對本研究治療藥物過敏;(3)罹患其他類型糖尿病。采用隨機數字法將納入研究的患者分為研究組(52例)和對照組(5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n,x±s)
1.2 方法 指導兩組患者進行飲食、運動治療,要求患者改善生活習慣。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30[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0521]進行治療,基礎用量為0.2 U/(kg·d),1次/d(每晚22:00左右注射,之后根據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調整劑量);研究組患者給予門冬胰島素30聯合維格列汀治療,即口服維格列汀片(華潤賽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180328),50 mg/次,早晚餐前各1次;門冬胰島素30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血糖水平 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分別檢測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時血糖(2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FBG、2hPG水平采用血糖儀進行檢測,HbA1c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檢測。
1.3.2 胰島功能 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分別檢測兩組患者的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計算出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及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HOMA-β=20 FINS/(FBG-3.5);HOMA-IR=FINS×FBG/22.5。
1.3.3 腎功能 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用生化分析儀分別檢測兩組患者的血尿酸(UA)、血肌酐(SCr)水平。
1.3.4 胰島素用量及低血糖發生率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平均每日胰島素用量、低血糖(≤3.9 mmol/L)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間均數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同組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BG、2hPG、HbA1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FBG、2hPG、HbA1c水平均明顯降低,研究組患者的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較 (n,x±s)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胰島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INS、HOMA-IR、HOMA-β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FINS、HOMA-IR水平明顯降低,HOMA-β水平明顯升高;研究組患者的FINS、HOMA-IR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HOMA-β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胰島功能比較 (n,x±s)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UA、SC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UA、SCr水平明顯降低,研究組患者的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比較 (μmol/L,n,x±s)
2.4 兩組患者的胰島素用量和低血糖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研究組患者平均每日胰島素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胰島素用量和低血糖發生情況比較 [n(%),x±s]
T2DM發病主要是由于人體胰島素抵抗和進行性胰島功能下降,導致糖代謝紊亂,患者常伴發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疾病;T2DM患者以成年人多見,但近年來的發病有年輕化趨勢;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可能導致多種急慢性并發癥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昏迷、腎病、視網膜病變等的發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8-9]。臨床上對T2DM患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恢復其胰島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二甲雙胍是臨床治療T2DM患者的常用藥物,短期效果較好,但長期服用療效不佳,無法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常需配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10]。
本研究將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患者采用維格列汀聯合門冬胰島素30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30治療。結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明顯下降,研究組患者的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HOMA-β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FINS、HOMA-IR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平均每日胰島素用量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患者低血糖發生率均較低。結果提示,維格列汀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改善患者的胰島功能,降低患者的胰島素用量,并且能保障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較低。維格列汀能通過增加內源性多肽物質濃度、改變胰島細胞對葡萄糖的依賴方式、增加胰島素的釋放、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等途徑來達到降低HbAlc水平,控制FBG、2hPG水平的目的[11]。維格列汀屬于DPP-4抑制劑,其降糖作用略弱于GLP-1受體激動劑,但不易引起機體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的食欲和體重均無明顯影響,不良反應少,并且用藥簡單(口服即可,不需注射、滴注),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12]。門冬胰島素30屬于速效胰島類似物,起效快,持續時間短,治療T2DM患者的夜間低血糖發生率一般較低,但用藥不當患者仍會有低血糖的發生風險,因此對老年患者要嚴密監測血糖,并根據具體情況對劑量進行調整[6,13]。本研究結果顯示,維格列汀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T2DM患者不僅能更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還可明顯降低胰島素用量,主要在于聯合用藥可降低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增強患者胰島功能;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UA、SCr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維格列汀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腎臟功能,可能與維格列汀不僅能促進胰島素分泌,還能降低患者體內炎癥因子水平,從而減輕腎臟的炎性損傷有關[14]。王永強等[15]報道,維格列汀聯合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治療老年T2DM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不會增加患者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維格列汀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胰島素用量,改善患者的胰島功能和腎臟功能,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較低,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