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歡 戴雅琴 安 薇 夏 飛 張炳武 張明偉
江漢大學附屬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藥學部,湖北武漢 430033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國務院先后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1]《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2],要求全面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發展“互聯網+模式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26 號)文[3]建議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藥學門診(outpatient pharmaceutical care,OPC),OPC呼之欲出。江漢大學附屬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自2018 年開設藥師咨詢門診,每周工作日上午由高年資臨床藥師坐診,藥師門診范圍包括抗感染、心血管、抗凝等,為患者免費提供服務。多年來,藥師們在OPC 提供了專業藥學服務,在提高藥物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減少藥物相關不良事件、降低用藥成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進一步了解我院醫務人員及門診患者對OPC 知識、態度、行為現狀,開創藥學服務新局面,憑借中國藥學會全國醫藥信息網開展的“科技傳播創新工程”項目,本課題組于2020 年8 月開展了我院OPC 的問卷調查研究。
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我院醫務人員及門診患者。排除標準:因語言或意識障礙等原因無法溝通,不愿意參加問卷調查。
采用線上問卷和線下問卷兩種方式進行,線上問卷調查使用“問卷星”軟件,調查時間為2020 年8 月至11 月。
1.2.1 問卷內容 問卷的編制以知信行理論為問卷編制的基本理論依據,選擇6 名從事臨床藥學相關工作的藥學專家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在文獻分析[4-11]、專家半結構式、Delphi 法的基礎上,研究小組經討論形成精準用藥門診服務模型問卷初稿。問卷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資料、日常用藥的體驗、OPC 的接受度、對OPC 的即往體驗、OPC 態度及再次就診意愿等。核心變量題項全部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1 表示非常不同意,2 表示比較不同意,3 表示中立,4 表示比較同意,5 表示非常同意)。將贊同程度用數字來量化,非常不同意為1 分,不同意為2 分,中立為3 分,比較同意為4 分,非常同意為5 分。
1.2.2 問卷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研究人員使用Cronbach’s α 系數對問卷進行信度分析,計算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通過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兩個方面評價問卷的效度。內容效度通過專家評分來衡量,結構效度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進行驗證。
采用SPSS 20.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相關性研究采用Pearson 分析,影響因素研究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調查發放并回收問卷450 份,其中有效問卷438 份,問卷有效率為97.33%。問卷一共調研了438 名醫務人員及患者,其中男女分布均勻;年齡分布均勻,各年齡段占比都在44 名(10%)以上;且357 名(81.5%)接受過高等教育,僅22 名(5%)只接受過小學教育;患者職業分布均勻,學生、公務員、教師等占比都在44 名(10%)以上。
2.2.1 問卷的信度檢驗 量表的Cronbach’s α=0.752>0.7,提示量表的內部一致性非常高。
2.2.2 問卷的效度檢驗 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結果,KMO 為0.787>0.7,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結果P <0.05。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結果,量表中的10 個條目可以劃分為3 個維度,這3 個維度的累計方差貢獻值為68.806%>60%。維度1 為日常用藥的體驗(認知),維度2 為臨床藥師的個性化服務(態度),維度3為OPC 體驗度(行為)。
不同性別、工作狀態受訪者日常用藥的體驗(認知)、臨床藥師的個性化服務(態度)、OPC 體驗度(行為)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不同年齡、職業受訪者日常用藥的體驗(認知)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不同學歷受訪者在3 個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人口學特征的差異分析(分,)

表1 人口學特征的差異分析(分,)
注OPC:藥學門診
Pearson 分析結果顯示,日常用藥的體驗、臨床藥師的個性化服務、OPC 體驗度與對OPC 態度呈正相關(r=0.214、0.240、0.110,P <0.05 或P <0.01)。
根據對多選題“您希望使用哪類型藥物時可以得到藥師的幫助?”的描述性統計分析,我院醫務人員及門診患者最希望得到的藥學服務從高到低依次為心血管類藥物、抗感染藥物、內分泌藥物、抗腫瘤藥物和抗癲癇藥物,占比分別為73.60%、65.60%、59.40%、49.50%、33.20%。
以對OPC 接受度評分為因變量,日常用藥的體驗、臨床藥師的個性化服務、OPC 體驗度這3 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且對因變量有顯著影響的人口學變量進行啞變量處理,即虛擬化之后參與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排除了性別、年齡、職業、學歷指標后,臨床藥師的個性化服務可以顯著正向影響OPC 接受度,線性回歸模型的殘差服從正態分布(P <0.05)。見表2。

表2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OPC 現狀的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醫務人員及患者對OPC 體驗度不太理想,處于沒體驗到一般之間。本調研顯示,公眾對OPC 的體驗程度不是很高,用藥問題首選的咨詢人群還是醫生[12-14]。方差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文化程度和臨床藥師的個性化服務這兩個方面是OPC 態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初中以下學歷對臨床藥師的個性化服務得分顯著低于其他學歷組,與張佳穎等[15]認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用藥知識、行為、態度得分越低,用藥風險越小一致;公眾對臨床藥師的個性化服務處于愿意接受到非常愿意接受之間,這充分體現了醫生和患者對于藥師的信任和配合程度,而此成果的取得與我院臨床藥師長期的服務模式密不可分;從最需要得到幫助的藥學服務病種而言,心血管藥物居首位(73.6%),其次是抗感染藥物(65.6%)和內分泌藥物(59.4%),藥師可以以這些作為工作切入點,針對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從用藥教育和評估、用藥調整、用藥監護、藥物不良反應及精準藥物治療[16-21]等多方位全面開展藥學服務。
OPC 是新醫改形式下的一種新型藥學服務模式,近年來,全國各地醫療機構對開設OPC 進行了積極探索,部分醫院根據我院醫療服務特點開設了特色OPC為患者提供更多樣的藥學服務,OPC 在不同醫療機構間的工作形式、收費標準、出診藥師的資質也存在較大差異[22-28]。我院目前OPC 的開設處在起步探索階段,門診患者的醫療需求與住院患者有所不同,還需要另外的門診藥學服務。本課題組通過本調研了解我院醫務人員及門診患者對OPC 知識、態度、行為現狀,從而進一步完善我院藥學服務及體現藥學服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