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兩會時,毫無意外,與環境相關的“雙碳”議題依舊是2022年兩會代表的關注焦點,《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對“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進行了詳細闡述。
《報告》中提到,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推進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自限塑令實施后,我國的塑料污染治理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只報告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量減少,不報告材質替代品的增加情況,不能客觀反映限塑成效。針對于此,民盟中央常委、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建議完善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和回收報告制度。他建議在《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報告管理辦法》中做出以下規定:對報告主體建立規模以上名錄管理制度,做到應報盡報;明確商品零售經營者應協助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落實報告義務;可降解、無紡布袋、連卷袋等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作為報告客體,采用報告名錄的方式進行管理;各級商務部門應主動公開相關信息,促進社會監督。
在減排方面,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直指碳排放大戶物流業,他建議將“綠色化”發展納入物流行業倉儲、運輸、包裝、回收全鏈路的多個環節,通過開展物流業碳足跡認證,打造綠色新基建,構建減碳生態。張近東還建議物流企業要多角度、成體系推進包裝減量化、標準化、循環化。一是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對包裝耗材進行精細化的資產管理,同時對包裝耗材的尺寸進行計算和推薦,以提高包裝耗材利用率。二是商品包裝設計上盡可能做到循環利用,材料選擇上要環保、可回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提出了關于消費端碳減排的提案,他建議搭建生活消費端自愿減排交易系統,明確碳減排的場景和定量的標準化;關聯生活消費端與生產端的碳排放規則,形成全鏈條碳減排及其交易的閉環;統一規劃,吸引市場主體廣泛參與,促進跨區域平臺的銜接和整合;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規和規章體系,完善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生態文明,逐綠前行。綠色生活觀念已經在民間開始加快普及速度,而要構建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無論是生產企業、商家還是民眾,都要樹立良好的生態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提高減塑自覺性,提升節能減碳意識;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切實負起制定法律法規,嚴格監督檢查的責任,共同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為實現“雙碳”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