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梅
摘要:隨著全面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五育并舉”的教學理念逐漸成為流行趨勢,如何提高學生的德育,即道德修養也成為當今教育行業的熱點。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班主任應當以德育為先,建立健全任務導向,發揮班 主任管理的實際優勢,將德育元素滲透到班級管理的各個環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積極開拓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主任;德育;滲透模式;教育工作
引言:
初中階段正好處于人一生中最好的時期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各種不良誘惑的階段。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要始終有清醒的認識,不僅要看重基礎知識教育工作,更要狠抓落實德育工作,制定德育臺賬和任務清單,細化分解各項班級管理目標,高標準、高水平編制德育工作計劃,以立德樹人為核心開展高質量德育教學工作[1]。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滲透工作的意義
事實上,管理學生和管理班級是相通的,可以用管理班級的方式來管理學生,,也可以用管理學生的方法用來管理班級。尤其是在新時代全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教師也應當以此為依據,重點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將管理工作當作一件藝術品來進行雕琢。此外,更需要關注學生的內在思想道德的提升,保障學生可以在未來的成長和發展中始終感受到溫暖,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感。因此,教師應當認識到自身所具備的責任與使命,培養自身的德育工作意識,堅定自身的教書育人使命,認識到日常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日常教育中的德育比例,構建德育工作制度,突出德育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價值[2]。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滲透工作模式
(一)抓住關鍵階段,提高學生道德發展水平
在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中,初中階段正好是處在“三水平六階段”,是尋求認可階段過渡到遵守法規和秩序定向階段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道德的踐行會有較大的轉變,這時候的學生不再將道德行為認為是為了獲得他人的鼓勵,而是將其作為自身行為的準繩,約束自己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對學生的引導十分重要,學生是否能夠接受德育工作的方式,學生適合怎樣的德育方式,怎樣讓德育工作變得有趣,都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但是這也考驗著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課題重視程度,需要教師不斷地結合班級實際情況來制訂相應的德育教學方式,以此構建高質量發展的課堂[3]。
另外,班主任需要將德育工作落到實處,保證德育深入人心,促進學生的自省,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道德水平向前發展。德育是一個長期、反復、不斷前進的過程,班主任需要保持持之以恒的心態進行德育,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德育的時效性。德育對于班主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關乎班級管理效率以及學生的素質發展問題等,德育工作是學生學習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項教學措施,教師如果將德育工作落實好,那么學生將會大有所益。
(二)班主任自身需要起好帶頭作用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需要由班主任自身起到帶頭作用,主要源于班主任是學生的知識傳播者以及德育引導者,因此,班主任的模范帶頭作用不可避免。工作開展時,班主任應當樹立起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堅持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樹立起比較良好的榜樣,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要如何做。現實生活中,部分的教師不太注重這一方面的內容,致使德育教學工作的實質性效果不能達到預期。作為初中學生,該時期的學生模仿和求知欲較強,很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響,教師的自身行為也對其影響頗高。
與此同時,教師必須要時刻約束自己的行為,以榜樣的身份要求自己,在學校等各個方面也需要設立對應的檢舉信箱,將學校范圍內所發現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以匿名舉報的方式放置在檢舉信箱中,以此達到良好的警示和監督實效。通過榜樣的樹立,可確保班主任能夠快速地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良好的學生學習能力,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獲取德育知識,增強學生的個人素養。以身作則的方式也可以約束班主任自身的一些不良行為,讓教師能夠對自身的行為做好引導,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三)開展主題班會,引導學生積極交流學習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常用的方式之一,其優勢在于不僅具有明確的主題,可以在會上積極引導學生發言和交流,讓學生在互動中圍繞主題來暢所欲言,而且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下,學生會認真聽取發言,教師則可以在一旁指導,避免只用說教的方式進行德育工作。因此,在班會主題的制定上,可以圍繞“感恩”“責任”“承擔”等關鍵詞來制定,目標明確,內容貼近班情,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更具針對性,可以讓學生在明確的主題下積極發言,結合自身的實際體驗來積極發言。
例如,可以通過上述主題,讓學生來談一談《孔融讓梨》的故事,結合現代生活中每年評選的“感動中國”人物來進行交流。在主題會上,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了解的道德模范人物和自己身邊的好人好事來進行交流,能夠由此營造一個寬松融洽的環境。或者是在主題班會上學習“時代楷模”的先進事跡,指導學生認真學習并發表感想,在學習過程中將“時代楷模”基本內容內化于心;要從小做起,一點一滴積累,養成好思想、好品德;要聽得進意見、受得了批評,知錯就改、越改越好,健康成長。在這樣的氛圍之中,學生積極發言,相互交流各自的意見,此舉不僅能加深學生之間的友誼,還能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到課堂之中,扎實落實德育目標任務,進一步提升德育教育質量。
結束語
總之,德育是一項“長跑”運動,班主任只有持之以恒、付出耐心以及不斷地靈活轉變德育工作方式,才能有效地促進德育工作的實效性。特別是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構建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班主任應當積極將德育理念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和活動之中,通過動態的視野觀察學生的思想情感反饋,關注學生的思想情感變化過程,不間斷滲透德育理念,讓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活動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從而保障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想情感始終處于正確的方向,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和.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0(08):174-175.DOI:10.16692/j.cnki.wxjyx.2020.08.083.
[2]張加清.試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20(23):36-37.
[3]潘治遠.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20(23):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