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的不斷深入,黨干部的政治文明教育遇到了新情況和新問題,而黨校作為學習、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列思想和毛澤東思想,培養黨干部的場所,應該充分的發揮作用,把政治文明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做好教育工作。本文從黨校政治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具體的分析了發揮黨校作用的方式。
關鍵詞:黨校;政治文明;作用
前言:政治文明建設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內容,也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主要途徑,在黨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黨校獨特的地位、特點和優勢決定了其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如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作用等。
一、加強黨校政治文明建設的意義
政治文明建設是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強政治文明建設是我國政治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工作,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全局和黨的工作建設,是不可替代的工作形式。尤其是在改革開放政策更加深入發展的當前,多種形式的社會思想、價值觀念、思想流派和生活生產方式的影響范圍逐漸的擴大,這一過程中會出現受不良思想影響的群眾和干部,危害到國家和人民利益。因此,發揮黨校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思想道德和政治素養的需要[1]。
二、黨校政治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在黨校政治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是學員的理想信念缺乏,對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發展進程存在著懷疑,甚至會產生“全盤西化”等不當觀念,從而對政治文明建設的作用產生認知錯誤或偏差。一些學員的思想意識不到位,經常以多種理由不出席培訓,在課上不專心聽講,學習態度不端正。而且,一些學員的傳統美德觀念缺乏,甚至出現價值觀扭曲,認為經濟至上,將培訓學習作為名利場。還有的黨校認為學習培訓的人員為在職的優秀干部或企業骨干,沒有必要開展政治文明建設,重視程度嚴重缺乏。另一方面是教學主要以理論為主,缺少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內容,內容形式較落后。專職的政治文明授課教師少,學科分類界限模糊,缺乏實地教學等教學方法。上述的諸多問題,影響了黨校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三、發揮黨校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
黨校是黨委下設的一個工作部門,是培養和儲備黨干部的主要場所。黨校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自身發展的獨特優勢,如:政治優勢、人才優勢和網絡優勢,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在新的時期,黨校在政治文明建設中要積極地尋求新的方法,做出新的貢獻。
(一)加深研究政治文明的程度
黨校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經過歷史檢驗多是積極的,在延安時期中央黨校的建立就對培養高級干部和統一黨內思想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經歷了多次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三中全會尤其是十九大之后,各級黨校在干部培訓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更趨近于提高學員的政治理論素質的提高。
1.加強內容的時效性
面對新形勢,黨校要積極地參與到政治文明建設中,充分的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在培訓過程中,一是要堅持“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把握重點根據學員的不同層次水平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二是吸收和借鑒政治文明成果,以全球觀和現代化的視角改進教學內容,引導學員明確各機構的職權劃分和管理制度。三是要將教學內容和本單位的實際相結合,貼合學員的政治工作實際,增加政治文明教育的實效性。
2.注重方法的針對性
參加黨校培訓的學員年齡、文化和思想傾向都存在著差異,在課程設計上要重視這些方面的差別,因材施教,避免單純的理論講解和“填鴨式”教育,研究和應用啟發式、實驗式或案例式教學方法,增加課堂的互動性。
3.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由于黨校專職教師的缺少,使得學科的建設、分類都不明確。因此,黨校要對教師提出專業主攻方向,組織教師參加政治文明學習和講座,將教學內容能夠細致劃分,加強和師范類院校的合作,由高校的黨課教育培養儲備的教師資源,從而提升教師隊伍建設[2]。
(二)加強對學員的培訓
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要求培養一批政治素養高,具備民主意識的領導干部。參加黨校培訓的學員大多是各個部門和戰線的政治文明建設領導組織者,他們的培訓成效高低會關系到整個社會不同單位部門的政治文明程度。因此,首先要將政治文明知識添加到教材中,并在課堂上重點講解,讓學員了解現代政治文明和未來的政治文明發展方向和形式。其次是指導學員分清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實質區別,輔助學員樹立正確的政治文明觀念,解決模糊的概念認識問題,明確自身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責任,以便能夠積極地投入建設中推進社會政治文明的發展。此外,對政治文明進行宣傳,大規模的組織培訓提高干部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提供高精尖的領導組織者。
(三)做好校園政治文明建設
黨校除了對政治文明進行研究和宣傳外,還應該是政治文明的實踐者,做好政治文明校園的建設,發揮黨校的“窗口”作用。這其中黨校要自覺的將辦學指導思想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緊密的結合起來,加大宣傳的力度并嚴格的監督落實過程,加強對教學人員、職工和學員的政治文明意識。
黨校同其他的單位相同,隊伍建設也是黨校建設的重要部分,各級黨校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和黨校工作條例強化對領導班子的建設,提高內部人員的政治文明素養,形成團結、民主、政治明確的領導集體。另外,要在黨校的管理制度上體現政治文明觀念。黨校要注重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修改工作,實行校務公開增加管理透明度,豐富民主監督和決策形式推進學校政治建設的民主化進程。
除此之外,建立涵蓋到縣的黨校網絡系統,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提供網上培訓課程。也要突出特色優勢、增強看齊意識,充分的發揮好黨校的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做到主動學習、自覺實踐,推動政治文明貫徹工作的進行。
結語:黨校作為領導干部的培訓機構,歷來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并且在多年的實踐中逐漸的建立了完整的教師隊伍和人才結構,對政治文明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黨校要在新時期采用多種途徑如加深對政治文明的研究程度等措施,更好的發揮黨校在這一建設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慶玫,郭璐.高校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4)
[2]唐云濤,伍彬,譚焱恒,建設政治清明新衡陽關鍵因素是制度還是人?——市委黨校2017年春季主體班項目教學辯論賽紀實[J]. 衡陽通訊,2017,24(06):35-38.
作者簡介:唐志巖(1980.3.6)女黑龍江省綏化市人 黑龍江省綏化市委黨校教師 職稱:副教授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