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連靜 陳國榮 徐琳君


[摘要]在新媒體環境下,科技期刊為提高期刊影響力運用了眾多媒體平臺和應用程序,微信小程序(以下簡稱“小程序”)是其中之一。筆者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圖書館2020年訂閱的709種期刊為搜索對象,通過大量電子問卷調查,獲取期刊小程序的開通情況、類型分布及功能需求,并基于搜索和問卷結果,分析期刊小程序的運營現狀、困境,建議期刊小程序應在精準定位、強化優勢功能、增強目標受眾黏性和培養新媒體人才等方面加以優化,從而提升科技期刊影響力。
[關鍵詞]科技期刊;微信小程序;新媒體;應用研究;優化策略
2022年1月17日,阿拉丁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小程序互聯網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全網小程序數量已超700萬,其中微信小程序開發者突破300萬,小程序DAU已超4.5億;日均使用次數同比增長32%,活躍小程序則增長41%[1]。可見,隨著小程序應用規模逐漸擴大,廣大用戶享受到了小程序帶來的便利和實惠。當前,科技期刊應對新媒體挑戰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建設微信公眾平臺,增強移動端的傳播力,且主要集中在微信公眾號、訂閱號、服務號,但作為將“知識服務”視為核心發展理念之一的科技期刊,小程序也應成為其發展新媒體的主要渠道之一。小程序具有推廣成本低、開發門檻低、無須用戶下載、操作體驗佳、對網頁展示兼容性強等優點[2]。當下,越來越多的科技期刊逐步意識到小程序作為提高數字化服務水平抓手的重要性。
本文通過小程序搜索功能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圖書館2020年訂閱的709種期刊進行逐個搜索,并通過大量電子問卷調查,獲取小程序應用情況及需求,探討在新媒體環境下小程序對科技期刊推廣及傳播的影響,分析當前科技期刊小程序的運營現狀及面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優化路徑,為科技期刊小程序的應用發展提供參考。
一、科技期刊應用小程序的意義
小程序具有無須安裝、唾手可得、用完即走、無須卸載的特點,已實現與傳統微信公眾號界面互通。因此,科技期刊應用小程序可拓展微信公眾平臺既有功能,提高移動端服務水平。
(一)加大傳播推廣力度
小程序的進入場景多樣,用戶可以通過搜索功能,輸入關鍵詞來搜索相關小程序;可以關聯微信公眾號或其他平臺,通過關聯入口進入;可以通過朋友圈、微信群、好友對話分享的相關小程序進入;可以利用微信掃碼進入。其這些場景進入的途徑不同于微信公眾號必須關注才可使用的情形,其便捷性加大了小程序的推廣力度,提高了傳播效率。
(二)拓寬平臺交流模式
目前,許多科技期刊都開通了微信公眾號,雖然其可實時發布信息,起到了一定宣傳作用,但仍然不利于互動交流。而期刊小程序可以根據用戶間的共同行為開設線上社交,形成網狀化交流平臺,也可以依據較為明確的議題,如突出的專業學術議題,構建科技期刊學術交流平臺。小程序不同于微信公眾號,其應用特征[3]易于組建共同行為的網絡社群,從而拓寬平臺交流模式。
(三)加強期刊融媒體化
在融媒體時代,讀者更傾向于娛樂性、時效性強的閱讀形式,如圖像、音頻和視頻等。但科技期刊的微信公眾平臺內容發布多停留于圖文結合狀態,很少結合音頻、視頻[4-5]。微信小程序雖然是App和網站的簡化版,但是其在發布操作上更具獨立性,可以通過多頻道多層級實行內容發布,從而擴大發布規模,如設置現場、視圖等頻道,發布視頻和音頻等信息。并且小程序的開發技術成本較低,資源投入較少,易打造融媒體化客戶端,獲得相應傳播功能。
(四)提升精準服務水平
科技期刊微信公眾平臺要想真正實現應有價值,其需要挖掘核心用戶群體,有效識別用戶需求,提升精準服務水平。但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眾平臺對粉絲、閱讀量等指標往往缺乏深度挖掘,相比之下,小程序具有精準服務優勢,又因其用戶指標是回訪率,用戶相對較活躍[6]。小程序還可以依托自身相應數據,把握受眾特點,提供精準化服務。
二、科技期刊小程序的應用現狀及需求
筆者通過調查獲得小程序應用需求,調查對象涉及讀者、作者、編輯和科研人員等,有關注期刊的新媒體方式、新媒體發展中的微信公眾號運營存在問題、小程序應用的意愿值及應用功能類型等內容。研究統計日期截至2021年5月底。
(一)小程序的應用情況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為市屬農業科研院所,其圖書館所訂的期刊涵蓋15個類別,分別為社科總論、政治法律、經濟、文科教體、語言、文學、自然總論、數理化、天文地球、生物科學、醫藥衛生、農業科學、工業技術、環境勞保、綜合圖書。因此,本研究所選期刊具有相對代表性。據搜索結果顯示,在709種科技期刊中,僅有19種科技期刊擁有小程序,僅占2.6%。
(二)小程序的類型分布
筆者統計了擁有小程序的19種科技期刊。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其中6種期刊的小程序為訂購型小程序,界面只顯示購買功能;3種期刊擁有多個小程序;3種期刊的小程序為發布型小程序,只發布會議信息、衍生產品信息等;2種期刊的小程序僅作為名片展示給讀者;2種期刊的小程序納入會議報名入口等功能,形成功能型小程序;還有3種期刊的小程序由于各種原因已經停用。
(三)小程序的需求情況
本次調查至截止日期總計收到有效問卷182份,其中有48.9%的被調查者表示經常使用小程序,關注科技期刊小程序的僅占14.84%,但表示愿意關注科技期刊小程序的占比60.44%。被調查者認為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運行問題主要集中于微信公眾號不夠活躍(占比59.34%)和功能過于單一(占比57.14%)。因此,期刊小程序應該擁有多功能,最突出的功能是全文閱讀(占比89.01%),然后是信息咨詢(60.99%)、投稿和繳納稿費(55.49%)、用戶交流(53.3%)和訂購期刊(41.76%)(如圖2)。
三、科技期刊小程序的應用困境
(一)期刊小程序尚未得到關注推廣
當前,新媒體融合是科技期刊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趨勢,但大多數科技期刊的轉型進度十分緩慢,其雖然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但是大都流于形式,活躍度不夠,仍然以紙質出版為主。而小程序作為異于微信公眾號既有元素的新應用形態及一種功能補充的新元素[7],已實現與微信公眾號界面互通,具有拓展微信公眾平臺功能、促進新媒體融合的極大潛力。但是據調查數據,只有2.6%的科技期刊開通了小程序,且關注科技期刊小程序的被調查者僅占14.84%??梢姡谛旅襟w環境下,科技期刊仍未足夠重視及推廣小程序。
(二)小程序內容單一、傳播形式化
在小程序內容呈現上,科技期刊大都將其當作微信公眾號的附屬品,簡單照搬微信公眾號內容,新媒體融合只表現于形式,使得小程序僅停留于內容傳播,其服務能力有待加強。如上述調查顯示,19種科技期刊的小程序功能過于單一,甚至一些期刊小程序已經停用。
(三)小程序系統管理人才缺乏
大部分期刊小程序的界面和內容單一,沒有多種功能集聚于用戶互動欄目,服務模式也僅為論文摘要閱覽,并未延伸其他服務功能,如電子版下載、論文音頻瀏覽、用戶交流等。調查還顯示,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小程序沒有得到系統管理。同時,期刊小程序也未能與用戶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交流,提供個性化服務。
(四)目標受眾缺乏黏性機制
在新媒體發展階段,流量是主要因素,但不是決勝因素[8],更多讀者更愿意為高質量的內容和創新形式買單。而科技期刊小程序在投入了人力、物力后,若內容設置不新穎,形式無創新,宣傳不到位,后期運行維護無專人跟進,那么小程序目標受眾的黏性會缺失,關注小程序的讀者會減少。從調查結果來看,科技期刊小程序需要建立加強目標受眾黏性的機制,以便更好地吸引讀者,活躍微信公眾平臺。
四、優化科技期刊小程序的路徑思考
(一)依托期刊特色,精準小程序定位
在新媒體環境下,科技期刊應綜合分析期刊讀者的特點、行業特點及行業最新研究趨勢,依托期刊特色來對自身小程序進行精準定位。
期刊小程序作為服務平臺應注重用戶間溝通交流,確定自身定位。技術類期刊主要是進行行業技術推廣和交流,其開發的小程序應注重自身技術開發,以通俗易懂的圖文、音頻等方式展現特色內容,可設置專題、專欄以及下載專區,重點構建技術推廣;學術類期刊可大力提高論文的可閱讀性,根據論文內容制作動態圖片、視頻等,也可設置留言溝通專區進行學術探討,以增加學術期刊的知名度,重點構建依托專業數據庫的學術型小程序。同時,科技期刊應根據不同讀者,有針對地發布期刊的選題策劃,推送高水平學術論文、項目申報等,實時跟蹤最新行業動態,引導作者撰寫高質量論文。科技期刊還應根據自身特色,利用小程序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大膽創新。
(二)重視功能多樣化,強化優勢功能
在新媒體環境下,小程序的開發應注重功能多樣化,改變其開發時單一功能的傾向,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雖然小程序多樣化會使應用場景模糊化,但只要強化其優勢功能,就能夠促使用戶經常使用小程序。因此,科技期刊小程序應突出其他優勢功能,如期刊訂閱、付費閱讀等。其訂閱功能也可以簡化購買程序,嵌入電商平臺購物模式。科技期刊小程序還可以嵌入數據庫,實現在線分篇閱讀、分期閱讀、過刊搜索、離線閱讀、聚合閱讀以及電子版下載等功能。
小程序與微信公眾號的互通也體現在社交互通,使整個交流體系形成互補??萍计诳〕绦蚩梢愿鶕笈_數據,挑選議題相同的用戶,為其打造論壇式交流平臺,也可以在論文下方開辟留言評論區,使用戶圍繞論文議題進行交流互動,提升小程序的關注度。
(三)實現精準推送,增強目標受眾黏性
科技期刊的學術價值除了通過紙質媒體展示,還可以通過小程序來精準把握用戶需求,提高精準知識服務水平,從而彌補微信公眾號無法進行數據積累,內容、形式單一,無法提供個性化需求的不足,實現精準化推送,增強目標受眾黏性。
科技期刊小程序應在首頁欄目設置上結合科技期刊特點,設置突出功能的欄目,再通過設置子菜單,設計電子版閱讀、期刊請閱、地址管理、行業信息等欄目,并根據后臺大數據,分析用戶偏好,從而整合數據,優化欄目設置,充分滿足用戶需求。在小程序內容的提供上,其應該提供與讀者群特點相符的內容,培養高黏性的受眾群體。同時,其可以定期開展關于個性化精準推送服務的用戶群體問卷調查,完善個性化服務。
(四)保障后臺運行,培養新媒體人才
從調研結果來看,應用小程序的科技期刊較少,這與其缺少專門從事新媒體發展的人員有關。科技期刊的部分編輯人員缺乏新媒體專業方面的知識,無法保障小程序后臺運行。因此,科技期刊應重視培養和引進新媒體專業技術人員,鼓勵編輯參加新媒體應用的學術會議,組建新媒體運維團隊,根據用戶相關需求完善小程序欄目設置和功能,發揮科技期刊的專業優勢。
五、結語
在新媒體環境下,小程序基于功能多樣且“輕應用”等特點,得到了眾多科技期刊的青睞。同時,小程序的出現也為科技期刊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萍计诳瘧プr機,根據期刊發展特色,多方宣傳期刊小程序,充分利用新媒體功能,融合微信公眾號的資源,結合傳統紙質版優勢,加快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提升學術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阿拉丁研究院. 2021年小程序互聯網發展白皮書.(2022-01-17)[2022-02-17]. https://aldzs.com/viewpointarticle?id=16175.
[2]劉越.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應用在醫院信息系統中的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92):222-223.
[3]宮承波,王玉風.立足小需求,做足輕應用:微信小程序無縫連接走向探析[J].新聞論壇,2017(06):8-11.
[4]李廣欣.科技期刊微信公眾號推文內容運營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7(12):1141-1147.
[5]程琴娟,閆瓊.學術期刊微信公眾號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04):380-383.
[6]邱月燁. 微信小程序的生命力[J]. 21世紀商業評論,2018(Z1):84-86.
[7]朱玉強.微信小程序在圖書館移動服務中的應用實踐:以排架游戲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7(07):132-138.
[8]余溢文,虞蓓蓓,趙惠祥.基于微信平臺的學術期刊交流平臺構建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05):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