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
【摘要】目的:探討語言溝通在無痛胃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納入對象為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期間診治的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共82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方式分組,即對照組(n=41例,采用常規護理)和觀察組(n=41例,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語言溝通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負面情緒評分變化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明確語言溝通護理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價值。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改善更加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比較,觀察組(4.88%)明顯低于對照組(24.39%),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實施語言溝通護理,效果好,可以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無痛胃鏡檢查;語言溝通;SAS評分;SDS評分;并發癥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painless gastroscopy nursing.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painless gastroscopy from December 2020 to November 20201, namely control group (n=41 cases,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n=41 cases, language communication nursing),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negative emotional scores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clarifying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nursing in painless gastroscopy.Results: The negative mood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4.8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4.39%),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painless gastroscopy has good results, which can relie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painless gastroscop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AS score; SDS score; complications
無痛胃鏡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是指通過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短效麻醉藥,使患者進入鎮靜和睡眠狀態,讓患者在無知覺的情況下完成檢查,這樣一來,患者就不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因此臨床接受度比較高。但是無痛胃鏡檢查是否可以順利完成,與患者的配合度存在密切的關系,因此需要加強護理干預,疏導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依從性,進而降低患者對檢查的應激反應,保證檢查順利完成。本文選取無痛胃鏡檢查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探究語言溝通在無痛胃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詳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共選取患者82例,選取時間為2020年12月-2021年11月,采用隨機數字表方式分組,各41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21-69歲,平均(49.56±8.64)歲;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齡22-68歲,平均(49.64±8.37)歲。2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即按照一般模式對患者實施口頭健康教育,協助患者做好檢查前的準備工作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采用語言溝通護理,如下:首先,科室內護士需要加強培訓,學習語言溝通技巧,制定語言溝通服務方案,指導實際的護理工作。其次,在無痛胃鏡檢查前,護士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溝通,講述胃痛胃鏡檢查優點、基本流程、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對無痛胃鏡檢查手段的認知程度,鼓勵患者主動配合,提高患者依從性。最后,檢查后護士及時告知患者檢查結果,對于患者的良好表現給予表揚,讓患者可以正確看待檢查結果,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后續治療。
1.3觀察項目和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負面情緒評分變化情況。SAS評分:分數降低表示焦慮情緒緩解。SDS評分:分數降低表示抑郁情緒緩解。(2)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版本軟件進行此研究,采用方差同質性檢驗方法,變量資料以“t”計算用“(x±s)”表示。定性數據用“X2”核實以(%)表達。各組數據服從方差相同的正態分布,P<0.05,顯著差異。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改善更加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比較,觀察組(4.88%)明顯低于對照組(24.39%),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無痛胃鏡具有安全性好、無痛等優點,成為臨床上常用的一種胃腸疾病檢查手段。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對無痛胃鏡檢查認識不夠,在檢查前出現嚴重負面情緒,導致應激反應比較大,因此,要想無痛胃鏡檢查順利進行,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語言溝通是一種將語言用于護理工作的護理模式,可以通過采用語言溝通技巧來創建良好的護患關系,疏導患者的負面情緒,幫助患者以平穩的心態接受檢查,從而實現預期護理目標。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改善更加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比較,觀察組(4.88%)明顯低于對照組(24.39%),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說明對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實施語言溝通護理是有效的,可以將其作為臨床護理的優良方案。
綜上所述,對行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實施語言溝通護理,效果好,可以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葛耐耐. 語言溝通應用于無痛胃鏡檢查護理中對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社區醫師,2020,36(34):134-135.
[2]鄭冰. 綜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胃鏡檢查中的效果觀察[J]. 實用糖尿病雜志,2020,16(4):137-138.
[3]胡君鳳,王敏. CICARE溝通模式在無痛胃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1,6(11):181-183.
[4]李琳芳. 流程導向的標準化溝通程序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J]. 河南醫學研究,2020,29(1):172-173.
[5]隆國麗,吳艷麗,宋峰峰. 語言溝通在無痛胃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并發癥發生的影響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9):138.
[6]李麗,王建美,李建紅. 語言溝通在無痛胃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9,10(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