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魯
摘要:勞動教育活動能夠進一步緩解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并且對學生的品德進行一定的培養以及提升,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因此,在實際的高中教學之中,老師不僅需要重視對于學生知識的培養以及成績的提升,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要結合勞動教育,從而幫助學生獲得品德上的提升,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關鍵詞:高中教育;勞動教育;教學策略
一、高中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1.忽視勞動教育
高中階段學業負擔較重,特別是學生還要面臨高考的激烈競爭,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家長都希望能夠擠出更多時間進行文化課、特別是高考必考科目的備考,所以對于勞動教育這種非高考內容不夠重視。學校在課程上基本沒有安排固定的勞動課程,有些學校把學生每周的全校大掃除時間定義為勞動課,勞動教育存在應付問題。日常的學校教育缺乏針對勞動教育的相關規劃,如相關的主題班會,學生對勞動不重視。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很多家長擔心勞動耽誤學習,或擔心孩子做不好,存在包辦、代辦的問題,勞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也沒有真正得到重視。
2.混淆勞動教育
從當前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安排來看,勞動教育作為新生事物存在對其認識不深入的問題,對于勞動教育屬于哪一職能部門負責存在爭議,有的學校認為其屬于德育教育范疇,應該由教育處負責;而有的則認為其屬于教學范疇,應該由教務處負責,這種權責不分的問題,影響勞動教育的開展。同時,從學校工作安排來看,有些學校把勞動教育逐漸當成“懲戒教育”的一種形式,也就是學生犯了錯誤以后要接受勞動教育,如“罰值日”“罰清掃操場”“罰打掃廁所”等,這樣實際上會把勞動教育推向教育的對立面,混淆了勞動教育的概念,使學生對勞動產生錯誤的認識,嚴重影響勞動教育推進。
3.空置勞動教育
從國家政策要求來看,勞動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落實。但是很多學校在激烈的高中教育競爭中,升學壓力非常大,對于勞動教育存在不置可否的態度,雖然在教育教學規劃中對勞動教育有安排,但是并沒有專門的教師、課程內容和教材,這樣實際上就把勞動教育空置了起來,無法發揮勞動教育的功能。
4.功利化的勞動教育
因為勞動教育已經納入高中教育體系,也逐漸成了綜合素質測評的一項內容,但是一些學校在勞動教育中出現了功利化的問題,即為了修學分而開展勞動教育。有些學生在家勞動動輒就向父母要報酬,這樣無疑使勞動教育失去了價值,也背離了勞動教育的初衷。
二、采取有效舉措推進高中勞動教育
1.確立常態化勞動教育機制,全面推進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要立足于長遠,從高中三年教育教學實際情況出發,明確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如高一年級重點是勞動習慣的養成,引導學生重視勞動;高二階段重點是勞動技能的提升,使學生會勞動,掌握基本勞動技能;高三階段結合升學與高考壓力,把重點放在勞動價值觀的培養上。這樣高中階段的勞動教育就有重點、有方向,并且呈現體系化。
在此基礎上,要做好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常態工作,如每天的值日生值日制度一定要求學生認真負責,保證每周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一次;每周末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衛生大掃除,對學生的勞動情況及時進行評價;每月開展一次以勞動為主題的班會,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抓住一些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勞動教育,如每年的植樹節、勞動節等開展勞動周活動,通過參與、交流勞動深化學生對勞動的認識。同時,可以在父親節、母親節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勞動,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深化其對勞動的理解,這也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有利途徑。
2.以學科課程為載體,滲透勞動教育
高中各學科教學都要求落實三維教學目標,即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全面滲透其中,進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高中各個學科都有潛在滲透勞動教育的條件,要切實發揮學科育人功能,挖掘學科課程中開展勞動教育的資源,潛移默化地滲透勞動教育。
3.重視校本課程中的勞動課程建設,為勞動教育創造條件
根據新課改的新要求,在高中課程建設上可以結合高中教育需要,把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者結合起來。根據當前高中勞動教育的新需求,可以開設富有學校特點的校本課程落實勞動教育。
4.家校合作,提升勞動教育實效
針對高中階段學生課業負擔相對較重、在學校內勞動實踐機會較少的現實,在高中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家校之間密切合作,提高勞動教育的實效。從新時期教育的要求來說,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而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所以高中勞動教育一定要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這也符合教育部開展勞動教育的要求。學校通過班會給學生提出相關要求,通過家長會達成教育的一致。鼓勵學生利用在家的時間自覺參與家庭勞動,掌握幾項有利于提高其自理能力的勞動技能。家長要注意言傳身教和督促落實,可以進行勞動打卡活動,逐漸固化學生的勞動習慣。
結語:總之在新課改下的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中,勞動教育是落實五育并舉、推進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勞動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動手能力,也是培養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培養其形成積極的勞動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與品質,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胡菊芳,李丹.生涯教育視域下的高中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設計探索[J].上海教育,2021(Z3):10-11.
[2]高德品.新時代普通高中勞動教育的活動化、課程化和系統化[J].上海教育,2021(Z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