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莉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需要牽頭院校與合作院校圍繞“教師、教材、教法”進行系統化、特色化、示范化的合作。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有效銜接應秉承“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原則。本文針對中高職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教學保障等方面問題,尋找突破困境的對策,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發揮好職業教育的系統工程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中職會計;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引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把職業教育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如何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已成為重要聚焦點。在這種職教大背景下,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課程標準也相應出臺,中職教育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新變化。但由于財會專業還未出臺相應符合職教特色的課程標準,同時因為種種原因,有的中職財會課堂教學還是處于低效甚至無效的狀況,因此,如何提高中職財會專業課堂教學有效性值得深究與探討。
1中職學校會計教學中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會計人員遍布政府機關、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為我國各行各業承擔著當家理財的重任。當前社會上會計人員徇私舞弊、弄虛作假、濫用職權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情況不僅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且嚴重的還影響了一些單位乃至一些行業的發展。學校和職場中會有大量的培訓幫助會計人員提升專業技能,也會有很多的篩選機制幫助單位衡量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但是往往會忽視與單位利益和會計人員職業生涯息息相關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每年會為各行各業輸送大量的會計人員,在重視培養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尤其需要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為學生在進入社會前就打好預防針,讓學生養成受益一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2新課程理念下中職會計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策略
2.1明確教學目標,完善教學體系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具備較高的會計專業水平,還要使他們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這樣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確定合適的教學體系,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道德職業教育的實施并非朝夕之功,其影響也并非朝夕而成。它的實施需要建構系統的、專業的教學體系,并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優化,才有可能讓學生產生深刻的認識、留下持久的影響。第一階段,學校要對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高度重視,對職業道德教育制定專門的教學目標、課程體系和考核制度。第二階段,要向學生教授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具體表現、主要規范和重要意義,讓學生明確相關基本概念。第三階段,可以在實踐中讓學生對書本概念有深刻的認識。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并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對涉及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進行討論和分析,引導學生將學到的課本知識付諸實踐,在實踐中做出職業道德判斷和選擇。第四階段,加強警示教育,讓學生進一步意識到遵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利用警示教育的案例讓學生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應承擔的法律后果有深刻的認識,明白會計人員不僅要業務精通,更要時刻堅持底線、堅持原則,要抵御住各種誘惑和外界壓力,只有這樣,才能職業生涯走得穩、走的長。
2.2仿真實訓教學作用辨析
傳統財會專業實訓教學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企業無法提供大量的崗位給學生集中實訓;二是假期實習的學生無法操作企業會計的核心業務;三是傳統實踐教學的缺點限制了學生的操作。以福斯特手工記賬模擬仿真軟件為例,上課之前將學生分成三人一組,學生可以根據任務選擇自己的崗位如出納、記賬會計和會計主管,登錄手工記賬系統。以出納崗位填制現金支票為例,仿真系統會給出提取現金的經濟業務資料和空白現金支票。作為出納崗位的學生,根據業務在空白支票上填制日期、收款人、大小寫金額和蓋章,然后傳遞給記賬會計審核,若審核不通過系統自動將該支票退回給出納。出納修改正確后,再次傳遞給記賬會計審核。記賬會計審核無誤后編制載有會計分錄的記賬憑證,傳遞給會計主管審核。會計主管審核記賬憑證,審核無誤則簽章,否則退回記賬會計重新處理。通過手工記賬模擬仿真軟件的運用,還原企業會計實際操作的流程和內容,學生切實感受企業的賬務處理過程。
2.3創新教學活動形式,有效選擇教學方式
1.將教學內容改革成項目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達成課堂教學目標,已成為普及化地現象?,F行會計教學的整體授課方式以理論教學為主,和基礎課程的學習別無二致。項目教學的主要思路是將現行專業課程以崗位需要為原點,中職教學應以核算為主,以講授崗位實用知識為日常教學內容,如何開票、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如何申報納稅等。項目教學可以將出納、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稅收基礎等課程重新整合,以回答上面三個實務問題為出發點,開展多樣化的教學;高職教學應以培養業財融合的專業人員為主,重點解決企業內部如何開展預算、績效、評估與決策等問題,可以將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績效管理等課程重新整合,以專題式、案例式教學為主。務必將課程體系與職業崗位能力相適應、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精神培養相融通、職業標準和技術技能規范相銜接。
2.4評價體系完善和升級
中職教育是為了通過教學讓學生們掌握較好的專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因此在教學評價上就需要充分考慮實踐和理論知識同步評價的方式,提高實踐的分數占比,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保障,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畢業以后擁有自己的社會競爭優勢,進而更好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教師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方式選擇出最能考驗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方法,將這種考驗方法納入評價考核當中,豐富考核的手段,同時也通過多方面的借鑒和研究提高考核的科學性以及全面性,讓考核可以真正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轉變評價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實踐操作的重視,只有在引起學生足夠重視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才會得到保證,學生的個人能力才會得到不斷的強化和提升。
結語
總之,職業道德教育是中職會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提升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學校在實踐中不斷嘗試探索和總結經驗。
參考文獻:
[1]劉文翠.對新時期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幾點思考[J].現代審計與會計,2020(09):43–44.
[2]陳營.對中職會計教學職業道德教育的幾點思考[J].文化視野,2017(01):413.
[3]謝碧宇.會計模擬仿真財會實訓平臺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9(46):45-4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