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安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下,縣域教研的創新,不僅希望教師在教學思想、教學策略和教學活動上有所創新,更希望教研活動也有創新之處。作為縣域教研工作者,他們通過多次駐校調研,反復摸索,最終總結出習題講評課的“六個一”教學策略。經過實踐證明,這“六個一”不僅提高了教師對習題講評的認識,更直接提高了課堂效率,從而在他們縣域教研領域掀起了一股高潮。
關鍵詞:新高考習題講評課教研創新
創新是事物發展的靈魂。沒有創新,就談不上發展與進步。在新高考改革下,縣域教研的創新,不僅希望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策略和教學活動上有所創新,更希望教研活動也有創新之處。
習題講評課是教學工作的一種重要的課型,是檢查學、反饋教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及時有效的講評,有助于及早發現學生在知識層面所存在的短板問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教師對試題講評課思想上認識不足,行動上處理不太合理,從而導致許多試題講評課的效果微乎其微,直接影響了課堂效果和學生成績,也不利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我們試圖扭轉這些不良傾向,因此多次駐校調研習題講評課,通過不同學科、不同階段的課堂教學實例研究,最終總結出了行之有效的、指向素養提升的“六個一”策略,具體如下:
一是師生“做一做”
習題講評課有效的首要條件是學生必須要充分思考,以最好的狀態完成本節課所要講評的題目。教師做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只有先做題,才能發現題目的關鍵點、易錯點、重難點以及答題信息的知識遺漏點,這樣解題指導時才更具有針對性,也更有實效性。另外,教師要會做題,要對相關題目在解法、教法、學法上以及變式、改編上深入思考,并結合學情優化組合,吃透題目,做透題目,學以致用,真正達到題目和學生的水乳交融。
二是教師“判一判”
試卷判閱是教師的基本功。對學生的學情把握,必須建立在判閱試題之后才能下定論。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通過研究學生的做題情況。統計各個類型題的分數,計算出正答率,理清學生在哪些題上失分嚴重,從而確定試卷講評課的重點、難點以及易錯點。二是研究學生做題過程中存在的其他問題。例如,研究學生做這道題的做題過程,比如審題、答題思路等,從而更精準的把握學生存在的問題,在課上才能真正做到對癥下藥。
依據統計結果,按正答率將所有要講的題目分門別類,區別對待,具體操作如下:
三是問題“曬一曬”
教師通過閱卷把握詳細學情后,就要設計出比較周密的適合學情的試卷講評課堂內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將學生做題存在的問題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例如,統計出某道題學生作答的錯誤類型,抽出典型案例,通過多媒體展示,使學生更直觀更清楚的明晰自己存在的問題。學生作答一般存在字跡不規范,審題不清導致答非所問,要點不足或出現重復現象,概括不準確,理解偏差等情況,一定要通過曬一曬,讓學生徹底弄清楚自己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哪里扣了分,就要在哪得到分。
四是學生“改一改”
我們在實地調研中發現,有些教師只是簡單地訂正答案,或者把答案一發了事,這樣做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學生做題過程不盡相同,比如答題思路、做題方法,最后結果等,所以會呈現高低不一的分數。因此在習題講評時,我們可以嘗試讓特定學生還原考試情境,講述答題思路,并試圖讓學生自己改一下,同時問為什么這樣改?通過學生的分析、展演、質疑和校正,會發現部分學生得分并非是學得好,能力強,而僅僅是僥幸蒙對而已,此時教師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找準癥結所在,把不完整的答案補充完整,做到有效重溫,鞏固記憶,進而幫助學生逐漸提高解題能力。
五是規律“總一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習題講評是一個知識重組的過程。講評過程中,教師要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舉一反三,類比延伸,幫助學生理清相關的知識結構,總結這一類題的做題規律,引導學生形成詳細的周密的知識網絡和答題思路。同時要求學生總結整理自己在做題時所暴露出的問題,是知識點記憶不清,還是基礎把握不牢固,是題目讀不懂,還是審題不清楚,是答題思路模糊還是方法把握不準確等等,深入分析存在原因,從而建立以此題為本位的網絡答題系統,如課本知識點、外延遷移點、審題方法、答題步驟等。這樣在今后的練習中就能越來越熟練,直至完整的把握這類題的做法。
六是試題“變一變”
總結完規律之后,針對重難點,教師可以再出幾道變式題,讓學生多次鞏固。學生做習題是一個讀懂、分析、理解、篩選、整合、計算、鑒賞的復雜過程。這樣的過程需要反復體驗,直到熟練,所以可以將題千變萬化,不變其宗,學生反復演練鞏固,在鞏固的過程中可能還會出錯,繼續分析原因,再次總結經驗和方法。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習題課的講評,在踐行“六個一”之后,學生和教師均受益匪淺。教師指導學生時能夠對癥下藥,找準方法,總結規律,鞏固練習,高效重溫,切實做到了針對性查漏補缺,不僅提高了教師對習題講評的認識,更直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學生最是直接受益者,從而在我們縣域教研領域掀起了一股高潮。
參考文獻:
[1]石勇.新高考下教研組集體備課活動如何開展 [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20 (3):39.
[2]邵水潮.論深化課改背景下的教研創新與轉型 [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6):13.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名稱《新高考改革下縣域教研創新路徑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90411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