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卉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指出“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是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基礎。”學生的學習是基于自己的經驗,主動接受新的信息,并對其意義進行重構的過程。操作性學習就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自主嘗試、探索,自我發現,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而具體起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操作性學習學習方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方式的特點,他們對抽象的數學學習往往不是那么喜歡,學習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他倡導要讓學生自己親自去做,親身去發現。身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為了讓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在數學活動中得到發展,讓他們享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我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中采用了操作性學習教學法,讓學生自主嘗試、探索,自我發現,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而具體起來。
一、操作性學習是什么
學習的方式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繼承性的學習,以被動接受為主,模仿、記憶是學習 的基本手段,由接受他人經驗而獲得知識;另一種是實踐性學習,以實踐操作、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直接經驗和認識。換言之,教學不再以教師的講為主,而是利用學生好奇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找尋解決問題的答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做好引導,在操作后做好總結歸納。相較于以前的被動學習,學生在操作性學習中,由于有動手,有動腦,有體驗在先,當教師再講解總結時,更易于他們理解掌握所學內容。操作性學習改變了學生對知識“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主動的發現和探索知識,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知識的積極探索者。
二、操作性學習開展的要求
1.操作性學習活動的選取要符合實際生活和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兒童頭腦中的數學概念不應該只是來自于書本與老師的講解,而應該是學生對生活現實進行邏輯推理的思維。《數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也指出“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是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基礎。”這就需要謹慎選擇學習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學生才有自主探索、自我發現的欲望。如果我們在教學時選擇的操作活動內容枯燥乏味且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那么操作性學習將難以開展。所以在我們選擇內容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例如低年級學生的數學活動主要還是以游戲的性質為主,操作性學習不太容易開展。
2.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造適宜的課堂學習環境課堂環境的營造是學生操作性學習重要的條件之一。同樣的一個數學活動,同樣的一批學生,由不同的老師來開展活動,所起到的效果是大相徑庭的。將學生放置在生活情境之中,把教育教學融入生活情境中,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數一數、算一算這樣的動手操作中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如在《認識長方體》這一課中,教師先通過出示長方體紙盒和相關問題,然后安排小組活動,要求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動完成老師提出的相關問題,由學生自己動手、自主探究來認識長方體的特點;另外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需要重點講解,端正學生的混淆問題。通過學生自主思考和想象,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會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動手操作能力。所以需要老師技巧的引導來激發學生“自我操作,快樂學習”的內部動機,如提出合適的問題等。這也說明開展數學操作性教學法時 ,教師應努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和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這些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至關重要,也是我們開操作性學習法的重要條件。
三、有關操作性學習在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數學操作性學習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學生的每次操作都是自主探究的重要過程,對于絕大部分的學生他們都能是夠達到課標要求的教學目標,但也有極少數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所以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各自不同的情況,給予學生不同的指導。例如對于動手能力較強善于思路的學生,教師應放手讓他積極思考,大膽動手嘗試,主動探索。但是面對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鼓勵,建立起他們的自信心。而像是那些能力差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則應該走到他身邊,與他共同完成。總之,教師在進行操作性學習教學時,應關注到每個學生,根據每個學生能力的特點進行引導。在組織嘗試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但要關注整體活動氛圍,同時也要關注到學生們的個體差異,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數學學習的成功,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總之,操作性學習教學是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能夠幫助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動手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秀梅. 小學數學操作性學習分類及案例解析[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6):3.
[2]王芳. 淺談數學操作性學習環境的創設[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
[3][1]孫軼珍. 手指尖上的智慧——小學數學操作性學習教學策略[J]. 新課程,2019(19):2.
[4]李楊. 小學數學操作性學習及其教學策略研究[D]. 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5]唐娟. 淺談小學數學"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策略[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6):1.
本文系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教育科研課題研究部分成果,課題名稱:小學數學操作性學習教學策略研究 課題編號:L2021J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