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萍
摘要:體育是基于生活生產的基本需要,在鍛煉身體的基礎上增強自身體質,在運動的同時增強運動技術,加強思想教育,豐富社會生活,對體育而言,更可以看作是一種別樣的社會活動。勞動是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開展的維持生活和發展生活的運動,因此體育和勞動是相似且密不可分的。勞動生產和教育相互結合是勞動教育的前提,也是德、智、體、美的“承重墻”,勞動教育需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關鍵字:小學體育;勞動教育;融合分析
引言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不僅僅指字面意義上的純勞動,而是進行勞動精神的教育,但是勞動教育首先應該是明確勞動的意義。勞動教育是在勞動的基礎上對人們進行規劃,進行發展創新,以便幫助人們更好的進步。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勞動中實現體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通過勞動的方式體會到長輩的不易,通過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的方式培養學生學會感恩,感受勞動帶給他們的快樂,以便于更好地熱愛生活。
一、組建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小學體育領域勞動教育的開展,必須有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予以支持。在體育教師招聘環節,將勞動教育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教師只有掌握專業的勞動教育開展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才能將其納入到體育師資隊伍大家庭中;其次,需要對現有的體育教師進行培養,通過科學合理的培訓,確保體育教師能掌握勞動教育開展的方法與技巧,支持體育教育的有效開展。最后,在教師培訓過程中,一定要讓其轉變傳統思維理念,能認識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勞動教學方案,支持體育勞動的有效開展。
二、為學生提供勞動教育場所
小學體育領域為支持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需要為學生提供勞動教育的場所,這樣才能確保勞動教育開展的質量與效率,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首先,當地教育部門要認識到勞動教育在小學體育領域開展的重要性,加大對勞動教育場地的投入,積極修建專門的開展場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實踐與勞動的場所;其次,需要搭建起城鄉小學互動平臺,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資源與優勢互補,讓城市小學能走進農村開展勞動教育,也能讓農村小學的學習在城市學校進行體驗與感受。在這種活動共建,課程共享的方案下,能為確保小學體育領域勞動教育的開展有穩定的、可靠的場地;最后,勞動教育的開展場地也可以是校園,比如在校園進行大掃除等活動,能讓學生在勞動中明白自己就是校園大家庭的一員,通過自己的勞動能保持校園的干凈整潔是自己的光榮[1]。
三、通過開展趣味性勞動體育游戲,增強學生的興趣
現階段的小學生的對于勞動教育的認知存在不足,認識勞動教育開展的不重要。基于學生們的這種錯誤觀念,對于勞動教育和體育教學的融合的興趣程度不高。所以需要通過開展趣味性勞動游戲的方式,增強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興趣。
比如在課程的教學中,教師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課程開展中與學生們開展一個游戲活動,名字叫做“收谷子”。學生需要分組進行比賽,每組四個人。每組的第一個學生需要模擬插秧,第二個學生則是模擬施肥,第三個學生模擬耕田,第四個學生模擬打谷。完成所有的步驟以后就可以得到谷子,看看那個組收谷子的速度最快,速度最快的小組則獲勝。通過這樣的趣味性游戲,又結合了勞動的因素,學生在比賽游戲的過程中,不僅有競爭的感覺,而且也可以感受到農民勞動的辛苦,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通過這樣的趣味性游戲教學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們熱愛勞動和珍惜糧食的美好品質。而且這也是將勞動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的價值所在。體育教學與勞動教育進行有效的融合,在課程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四、教師以身作則,增強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認識
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的時候,由于體育課程自身的特殊性質,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應用到大量的體育教具和器械。并且這些教具和器械都是重復利用的,當體育課堂結束之后,需要將教具和器械放回原處,并且按照種類的不同進行類別放置。所以在體育課堂的結束之后,體育教師需要以身作則,帶領學生們拿好體育教具和器材,回到器材室,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責任的重要性。在哪里拿出去的東西就需要完好的放回去,不能用完或者玩完了就不管器具了,需要讓學生養成這樣一種責任感,對于不是自己的東西只是借用的東西,需要好好的保管并且要完好地還回去。另外將教具和器械放回器材室的時候,需要嚴格地按照分類的規定,進行分類放置。如果將教具只是隨便放置,不僅不利于下一波的學生們找到自己需要的教具,而且也會增加管理器材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所以在放置器具的時候,體育教師需要做到以身作則,一邊分類一邊放置,讓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示范和自己的親身實踐明白責任意識和動手勞動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小學生對于勞動教育的認識,小學生的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有自主性的參與到勞動中,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2]。
五、在體育與健康的勞動實踐中,實施勞動教育
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為了滿足課堂教學、業余訓練及游戲比賽的需要,常需要搬運器材、整理器材,丈量、布置場地和器材,還需要裁判、助理、志愿者等勞動,來保障教學、訓練、比賽和游戲的正常進行。由于這些勞動結果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訓練和比賽,要求比較高,且意義重大,實施勞動教育效果好。
若排球扣球組合的多球練習,學生的撿球速度和質量,既影響場上訓練隊員安全,又影響模擬實戰訓練效果。如撿球速度慢,供給教練的球不足,就降低了練習密度和強度,影響訓練質量。跨欄跑欄架的高度、欄間距及欄架的擺放,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勞動,勞動的質量直接關系教學的實施。學生參與這些影響教學、訓練、競賽質量的勞動實踐,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實踐中,正確認識勞動和勞動價值。
六、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勞動教育和體育教學的融通滲透對于學校教育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的勞動意識的培養,另一方面也在豐富體育課程教學的內容。所以還是強化勞動教育和體育教學的結合,為勞動在校園中的普及尋找一個有力的課程依托,也為體育學科的健康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偉國.小學生勞動教育存在問題與原因分析[J].新課程,2021(5):10-11.
[2]張春英.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問題及策略探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50(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