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利
摘要: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大數據已被廣泛地運用于我國的各行各業,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利用大數據進行教學,既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又能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因此,文章就如何運用大數據進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并就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水平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大數據;高中;信息技術;策略
前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運用大數據進行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可以強化基礎知識的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大數據能夠有效地反映學生的教學問題,強化教學評估,促使教師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進行優化,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整體水平。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大數據的意義與好處
1.大數據應用的意義
信息技術是一門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學科,但由于學生的興趣、成長環境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差異,導致了同一班的學生在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差距。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要求。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能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更好地反映教師教學中的問題,從而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改進提供依據。
2.運用大數據教學帶來的益處
2.1教師教育理念的進步
在國內,大數據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其應用領域尚不廣泛,數據采集與分析工具尚不完善。許多教師對“大數據”一無所知?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對新技術、新思想、新教學方法的認識普遍較高,所以,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大數據的使用無疑是教育理念的進步。
2.2更便于老師獲得資料
大數據的主要特征是提供程序化和個性化數據。當然,要利用這些數據來精確地獲取學生的資料,就必須要有高級的分析工具或相關軟件。由于現有的資料搜集與分析工具尚未普及及成熟,因此,教師難以獲取有效的資料。教師要對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教學專業能力。與其它學科相比,信息技術老師在技術上有較強的優越性,同時也能為海量資料的錄入與產生提供技術支撐。
2.3相對開放課堂教學
在大數據時代, mooc、微課、翻轉課堂、在線課堂、教育云平臺的應用,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只依靠教科書和課堂,尤其是微博、自媒體等新技術的涌現,使得他們擁有了更加廣闊的知識面。但是,要想獲得這些知識,必須通過網絡、電腦或者智能手機,很多父母都把網絡和智能手機視為“洪水猛獸”。所以,高中生很難在網上或者智能手機上獲得更多的信息。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多數采用了網絡技術,這不僅有利于新技術的運用,而且也為學生獲取海量學習資源提供了有效途徑,同樣也便于老師得到相關學生學習的數據,這也是高中信息技術運用大數據的一個優點。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大數據的運用
1.運用大數據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對學生的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理解等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課程,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懂得怎樣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教師對理論知識的盲目灌輸,導致很多學生的學習僅限于理論水平,這種教育方式是失敗的。在新的時代,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教師要順應時代潮流,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材料,如視頻、音頻等新型的教學資料,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數據管理與安全”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錄下一段有關“數據管理與安全”的短片,并將其上傳到網絡資料中心,讓同學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進行觀看并學習。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預習課程的內容,并在網上搜尋與此課程有關的資料,通過整理匯總之后,發到教師郵箱。如今,人們溝通更加便捷,微信群、QQ群等也能用于教學。同學們可以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發送到班級群里面,老師能夠更快速的看到學生的困惑所在,有針對性性的對其進行答疑解惑,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加深他們的了解。通過對信息資源的了解,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獲得更好的學習結果。
2.利用大數據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我們的學生在基本知識的學習上相對較好,但在探索和自主學習方面卻相對薄弱。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據自己的思想來進行教學活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想能力受到限制,不可能產生自主思考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帶領學生們學習“人工智能及應用”這一章節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在上課前下載網絡上有關人工智能的相關影片及短視頻。在上課過程中,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使其在視聽層面獲得更為真實的教學感受,對人工智能有更深入的認識。其次,組織同學進行分組討論,并自行構建有關課題的資料庫,并由老師提供意見與協助。教師可以請同學們展示他們小組的探討成果,教師聽取同學們的意見,而其它小組的同學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最后,老師對學生的課堂展示進行總結,并對其進行鼓勵,給出一些合理的補充,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
結語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高中的信息技術教育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中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可以利用有關的數據進行教學改革。在高中的課堂教學中,利用大數據,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分析,使教學的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全方位的提升綜合素質的平臺。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實踐中,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使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的整體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克勝.大數據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4):18-20.
[2]向清彬.淺談大數據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8,28(04):64.
[3]王克勝.大數據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4):18-20.
[4]依不拉音·依沙克.淺談大數據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5):223.
[5]葉巧蕊.大數據時代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7(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