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微(青島大學 美術學院)
重慶市巫溪縣在先秦時期及夏商時期先后經歷了巫文化與巴楚文化的影響,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地方文化特色,當地代表性刺繡類非遺巫溪挑花是本土民俗的關聯產物。依據繡線顏色種類的多少,巫溪挑花可分為“素挑”和“彩挑”兩種形式。巫溪挑花圖案是伴隨著巫溪本土人民的勞動生活實踐發展起來的刺繡裝飾圖案,至今仍廣泛應用在巫溪當地人民的日常服飾及生活用品中。巫溪挑花的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同樣顯著,在巫溪本土婚俗、民俗、禮俗等方面皆有應用,被賦予了實用、情感、社會等多方面的民俗內涵,挑花圖案的寓意與來源代表著巫溪本土人民對民俗生活的觀察和對客觀世界的解釋[1]。
巫溪挑花圖案是誕生自傳統巫溪原住民山居生活的裝飾藝術,在巫溪挑花工藝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挑花圖案成為當地挑花女性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最佳載體。圖案和顏色在服飾中象征著民族精神,在巫溪挑花題材豐富的圖案與自然樸素的色彩中,可以感受到本土巫溪原住民崇尚自然、美則為用的造物思想。
沈從文在《談挑花》一文中提道:“現存刺繡遺產最豐富的部分,也是挑花,千百種團花圖案和帶花圖案,如善于運用到現代生產上,必然為廣大人民所喜愛。[2]”挑花圖案是挑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正是挑花圖案獨特的構圖與組合方式使得挑花展現出有別于其他刺繡的農民藝術特色。巫溪挑花圖案有著規律有序、主次分明的裝飾特點,且其圖案在服飾及生活用品中的應用形式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及需要緊密結合。巫溪縣屬山地農業縣,農業是當地傳統社會中的主流產業,故帶狀的挑花圖案常被裝飾在袖口、領口,或方或圓的團花圖案則被挑繡在胸口;既起到裝飾美化服飾的作用,又有助于加固布料,防止衣物在勞作過程中磨損。巫溪挑花圖案題材十分豐富,大多來源于巫溪挑花婦女對山居生活的觀察與想象,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格律在巫溪挑花圖案主題中也有所體現,巫溪挑花圖案的主題大多與傳統民間人民祈吉避兇的精神需求有關。巫溪挑花繡娘采用“拼花”“花中套花”等構圖手法將不同的挑花紋樣相互穿插、組合形成完整的挑花圖案,因此巫溪挑花圖案呈現出靈活多變的構圖形式,主題鮮明、樸素自然的挑花圖案承載著巫溪本土鮮活的民俗生活與質樸的地方文化。
巫溪挑花可分為“素挑”和“彩挑”兩種挑繡形式,色彩的應用在兩種挑繡形式中展現出不同用色邏輯與視覺感受。素挑指的是在單色底布上,采用單色的繡線進行挑繡。巫溪素挑通常采用與底布顏色對比度強烈的繡線進行挑繡,呈現出圖案清晰、觀感強烈的視覺效果。彩挑指的是在單色底布上,采用多種不同顏色的繡線進行圖案挑繡。巫溪彩挑通常采用黑色、深棕色、灰色、灰藍色等色彩明度較低的底布,以色彩明度高的紅色、橙色等多種彩色繡線進行挑繡。當地繡娘既通過繡線顏色的不同展現動物紋、植物紋的不同結構,也通過顏色的深淺對比表現“花中套花”、向心式等不同構圖形式的圖案,呈現出豐富均衡、層次多變的色彩觀感。
從地域文化的角度上看,巫溪挑花中色彩的實用與本土民族及民俗文化息息相關。在巫溪素挑中,紅、黑、白三色的應用最為普遍,巫溪當地成年女性所穿著的圍裙大多為黑底白花,而巫溪挑花童裝則大多為紅底黑花,巫溪素挑的色彩在當地發揮著身份識別的作用。紅色一直是中國傳統民俗中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符號,其象征著崇高、尊貴、吉祥。[3]紅色在巫溪傳統民俗文化中,也有著祈求吉祥、辟邪消災的符號內涵,故當地女性通過為孩童挑繡紅底黑花的圍腰、圍裙等隨身衣物,來保佑家中幼兒健康成長。巫溪彩挑的配色理念則展現出巫溪當地女性對自然生活的喜愛及傳統民間手工藝天人合一的造物邏輯,彩挑中繡線顏色的使用大多來源于現實物象的固有色彩,如使用橙色及綠色繡線挑繡南瓜紋、采用紅色繡線挑繡朵朵紋。當地繡娘也會通過幾種同類色線的交叉使用展現出層次分明的色彩效果,產生自然、和諧的視覺感受。
近年來,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的概念成為欠發達地區發展的新嘗試,本土旅游業成為巫溪縣重點發展產業,旅游者對鄉村旅游產品的需求增加,巫溪本土刺繡企業的產品種類也逐漸向文旅產品傾斜。受外來文化及現代刺繡品市場影響,巫溪縣現有挑花文旅產品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工藝性與裝飾性較強的挑繡藝術品或收藏品,以挑花繡屏、挑花裝飾畫為主;另一類為巫溪本土開發挑花現代紡織品,以挑花女裙、挑花床品、挑花布面書皮等產品為主。對本土挑花文旅產品進行分析可知,目前本土挑花產品多為床品、收藏品等滿繡大型挑花制品,小型挑花產品較為稀少,所面向的消費者群體也較為狹小。
巫溪本土刺繡企業雖面向當地文旅產業進行產品開發,但由于本土手工藝人對現代市場的審美需求了解較少,現有的巫溪挑花文旅產品面臨著創新意識不足、與現代需求脫節、工藝材料局限、價格高昂等問題,難以憑借巫溪本土旅游業的發展打開市場,實現挑花文化的傳播。
巫溪挑花的圖案創作及產品制作主體為巫溪本土手工藝人,受本土思維的局限,現有的巫溪挑花文旅產品大多只是對傳統圖案進行簡單復制,保留著原始的裝飾語言與視覺特點,仍舊是本土審美的產物,難以融入市場。在工藝材料方面,巫溪本土沿用家機布、棉布等傳統材料作為挑繡原料,傳統材料在形式上較為單一,且存在觸感粗糙、韌性低等缺陷,難以滿足現代市場的實用需求。受到本土滿繡挑花產品的影響,目前市場上小繡幅、小型的挑花制品較為稀少,大多為滿繡幅的中大型挑花產品。滿繡的工藝形式也使得大部分挑花產品十分耗費人力與工時,價格高昂,難以打開本土文旅產品市場。
針對巫溪挑花文旅產品創新意識不足、與現代需求脫節的問題,需要通過恰當的圖案設計方式來完成傳統挑花圖案的現代轉化。 巫溪挑花圖案源自巫溪地區人民的山居勞作生活與世代相傳的信仰,傳遞著巫溪本土獨特的民俗文化,表達著巫溪人民獨特的世界觀,也為巫溪挑花圖案創新提供了豐富的視覺元素。要對傳統挑花圖案進行設計創新,首先要提取傳統挑花圖案,對其進行歸納與總結。且由于巫溪挑花中“拼花”構圖思想的運用,每一幅挑花圖案中都可提取出不同的局部單元形象用以再設計。傳統挑花圖案元素的提取有助于保持巫溪挑花圖案的視覺特征,體現巫溪本土的文化特質。
解構是圖案設計的一種設計表現手法,在本文中指的是分解巫溪挑花的圖案結構,而后按照現代文旅產品所需的工藝及現代審美需求進行設計。解構主義理念吻合現代圖案設計的發展需要,它摒棄了傳統的設計形式,重塑了個性化的新形象,然而結構并非徹底瓦解傳統服裝的審美含義,而是從功能與形式的對立,轉向兩者的交叉與重合[4]。在面向本土文旅產品的巫溪挑花圖案設計中,設計師將提取出完整巫溪挑花圖案進行解構,解構其最小造型單位進行設計。在挑花設計元素的選擇和組合上,應以傳統挑花圖案的圖案語義與民俗內涵為標準,確保在現代創新圖案中民俗文化的傳達。部分巫溪挑花紋樣本身與現代設計圖形語義存在一定的關聯性,此類紋樣為巫溪挑花圖案的設計轉化提供了突破口。
色彩是視覺傳達的重要因素,是用以表達人類情感的重要形式。由于人的視覺對色彩有著特殊的敏感性,因此色彩比其他設計元素產生的美感魅力更加直接[5]。通過對傳統挑花制品色彩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巫溪原住民質樸、自然的配色理念。巫溪挑花繡娘們在對挑花紋樣進行設色時,運用來自自然的色彩符號,并發揮主觀的想象力,賦予色彩符號新的情感內涵。例如,紅底黑花的童裝挑花融合了巫溪原住民“護子”的民俗情感和祈吉的色彩寓意,而巫溪彩挑中采用粉色及紅色繡線繡制鳳凰紋則是在巫溪本土繡娘想象的基礎上,融入了本土楚文化浪漫的特征。
色彩作為最為直觀的視覺符號之一,在現代設計中,色彩傳遞著不同的文化信息與情感傾向。在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色彩創新的過程中,色彩這一設計符號的轉化與創新通常包含兩種創新方式:一是沿用傳統非遺作品的原色,傳統巫溪挑花制品的配色自然樸素,在部分形制簡單的文旅產品中可以直接沿用其配色,創造具有民族色彩符號特色的挑花文旅產品;二是依據現代文旅產品的使用及美觀需求進行色彩創新,融合新的色彩配置進行色彩改良。在極簡主義、實用主義風行多年后,現代產品的配色設計趨向多元化、個性化、民族化,消費者展現出對復合色、二次色的喜好傾向[6]。面對巫溪挑花文旅產品進行挑花圖案色彩創新,應當提取傳統挑花圖案的色彩作為參考,深入理解巫溪本土人民自然、樸實的設色理念,在此基礎上融入現代圖案設計中對比色、二次色的使用,使得圖案設色在傳統自然的設色理念框架下展現出不同的色彩觀感,幫助巫溪挑花文旅產品呈現出更貼近現代市場的色彩符號。
工藝美術為人民服務,是以它的具體作品在實際生活中讓人民直接使用[7]。在傳統農業社會中,巫溪挑花以其實用需求采用土制布及手捻棉線為原料,以傳統服飾及生活用品為主要載體。
在面向現代文旅產品時,巫溪挑花應當通過工藝及材料的創新開發出挑花制品新的使用途徑。在材料使用方面,混紡的天然材料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巫溪挑花樸素自然的觀感,另一方面在性能上優于傳統材料,彌補了傳統挑花布料韌性低、粗糙的缺點,使得文旅產品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體系中,需要開發巫溪挑花新的使用與傳播途徑,制作工藝也不再局限于原始的手工藝,可以采用機繡、現代提花、印花等多種方式進行圖案的制作,同時也可針對不同門類的文旅產品進行開發[8]。如圖1,設計師將重構后的巫溪挑花圖案應用在杯套設計中,采用強度高的混紡材料,通過打點、畫線等方法確定繡制范圍,為巫溪挑花開發新的文旅產品。

圖1 巫溪挑花創新杯套設計
巫溪挑花有著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特點,巫溪挑花產品在巫溪本土婚俗、民俗、禮俗等方面皆有應用,被賦予了實用、情感、社會等多方面的民俗內涵。
巫溪挑花圖案是巫溪本土文化的重要載體,其紋樣與色彩是巫溪地區寶貴的文化資源及精神財富。通過對巫溪挑花圖案的重構及對巫溪挑花色彩的創新,有助于探索巫溪挑花圖案在現代產品中的轉化應用。利用創新圖案進行巫溪本土文旅產品開發,既增添了巫溪本土文旅產品的文化附加值,也有助于巫溪挑花憑借當地文旅產業的發展進一步傳播,具有人文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