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愛華(山東新眾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關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方面企業需要準備足夠的資金用于生產研發活動,要正確歸集、列支研發費用,科學評價研發活動的成效,同時也能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要求,企業依法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和政策補貼。另一方面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能夠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由于研發費用本身的政策專業性比較強,項目管理、研發費用賬務處理要求較高,企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并優化管理模式。如果優惠力度小,中小微企業沒有積極性,導致政策落地動力不足、政策落實效果欠佳,因此需要政府后續加強研發活動稅收以及財政補貼等相關政策,積極推動企業的科研活動。
所謂研發加計扣除,其實就是指在稅法規定關于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究開發費用的實際發生額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政策。研發活動相關費用包括人工費用、直接投入、折舊費用以及無形資產的攤銷等,實施加計扣除稅收政策應用到稅法計算方式,對符合稅收政策實施的企業研發活動給予一定的優惠,通過對實際的研發活動產生的費用實施既定比例的加計使所得稅得以減免。
首先,在執行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稅收政策后,企業稅前扣除費用增加一定的比例,通常企業稅前扣除越多,交的稅越少。也就是說企業在享受了研發費加計扣除后,就能少交企業所得稅,這就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中。其次,由于在企業的研發活動當中實施加計扣除稅收政策,則相應地要求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具有專業水平以及適應研發活動的政策配套管理能力。只有全面了解企業當前納稅的狀況,并結合研發活動的實際實施狀況等,才能依照政策享受更多紅利。最后,通過研發加計扣除,有利于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讓企業有充足的研發資金進行研發,有利于提升研發成功率和效率,為企業研發創造更加優越的發展前景,鼓勵企業紛紛投入到這樣的研發活動當中,促進企業競爭力的全面增強,以更加積極的創新發展動力投入到研發活動當中,最終為社會科技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目前政策分為兩類執行,一是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情況:制造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二是除制造業外的企業研發費用優惠情況:企業科學研究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在2023年12月31日前,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已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實施加計扣除稅收政策,能夠有效推動企業提高創新意識,形成積極的研發意向,并不斷增加研發支出,保障研發產出獲得更加明顯的提升效果。作為普惠性稅收激勵政策,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實施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研發費用所得稅,降低了資金壓力,并有效緩解企業的研發風險。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實施建立在既定的研發費用比例上,企業在研發活動當中投入的成本費用越多,享受政策紅利隨之而增加,企業獲得更大的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效果。
開展研發活動,能夠為企業獲得更明顯的競爭優勢,在科學技術前進發展的時代,科技成果日新月異,企業呈現出更加激烈的競爭局面,不斷崛起的先進技術產業彰顯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企業只有不斷加強創新研發活動,及時更新自身的技術成果等,才能夠獲得更加穩健的發展動力,進而實現立于不敗之地的效果。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來講,實施的研發活動技術含量較高,因此申請專利的難度相對較大,且高新技術產業中部分研發人員綜合素質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最終的研發成果數量并不理想。而實施加計扣除稅收政策,能夠促使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效果,不斷優化財務管理水平,在這一過程當中相應地也會更加注重企業的研發團隊構建,進而促使企業綜合管理水平提升。強化了研發團隊人員素質的構建,進一步引進了高素質的尖端技術人才,從而實現了高新研發項目的建設,促使企業研發專利數量不斷提升。
實施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稅收政策,能夠有效降低企業在研發過程當中的費用成本投入,形成更加高昂的研發積極性,促使企業能夠研發更多先進的新興成果,最終獲得更加充足的利潤效果。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使用在創新成果下會更加明顯,因此實施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企業能夠優化自身的創新能力,為處于激烈競爭環境下的企業得到更多的政策優惠。企業不斷投入研發形成創新的高新技術成果,加大產出,最終實現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在加計扣除稅收政策下實施研發創新活動,能夠在促進技術優化的過程當中為自身積累充足核心競爭優勢,通過研發活動,能夠保障企業在市場競爭環境當中始終具有較高的發展優勢,從而以更大的競爭優勢在市場經濟環境當中實現盈利效果的提高。
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實際實施存在著較為復雜的問題,由于政策的實施標準不一,因此大多數企業難以明確自身是否符合政策條件,對政策標準等不夠了解,或是在繁忙的研發工作當中忽視了對于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重視[4]。企業需要準備大量的備查資料才能夠獲得政策的享受權益,這樣繁雜的應用流程使大多數的企業難以及時了解到在加計扣除稅收政策下的優惠力度。且基于不同的地區對于該政策的實施流程也存在著明顯差異,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實施由原本的政府審批逐漸形成了企業備案制度,更換了實施流程,但是在企業的自行判斷之下難以保障精準獲取相關政策信息,各種企業無法及時正確判斷的財務問題在后續如若被稅務局發現,則會給予相應的處罰,因此大多數的企業為了規避這樣的風險而選擇了放棄。
我國各個地區之間不平衡的經濟發展狀況對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實施效果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诓煌洕l展程度的企業所能夠形成的實際效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企業所獲得的加計扣除稅收政策優惠激勵程度與之形成正比。隨著地方政府的政策形成關聯性效果對盈利和成本等產生既定影響,大多數享受這一政策的企業多處于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其他地域的企業所獲得的政策優惠力度不夠明顯,這些地區的企業無法積極地投入到研發活動當中。與此同時,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低下,難以結合研發活動制定相應的研發費用管理制度,造成嚴重的經費管理缺陷。部分中小型企業難以及時地根據生產經營以及研發活動分別制定政策應用下的費用支出管理機制,因此對于稅收政策的輔助賬目優惠效果等無法形成清晰的認知。
進一步放寬研發活動適用范圍,參照國際法則推動科技政策,除了國家限制發展的行業外,其他企業可以作為加計扣除的研發活動主體納入享受高新科技優惠范疇,加強操作指引清晰度;進一步擴大科研費加計扣除范圍(見表1目前研發費科目),放寬原有政策中要求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等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限制;明確企業創意設計活動為獲得突破、創新、創意的相關研發活動費用可以加計扣除;簡化對研發費用的核算和申報管理。例如企業在現有會計科目基礎上,按照研發支出科目設置輔助賬,賬務真實、清晰、規范即可。
表1 允許加計扣除費用目錄
減少審核程序,將企業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簡化為企業留存備查,此外基于差異性的實施效果,針對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實施需要結合不同地域環境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相關政策等實施必要的優化處理,保障設定針對性差異化的政策。針對國家的重點扶持產業,提升加計扣除稅收比例,包括新興的人工智能、計算機通信等行業,并促使眾多新興企業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研發活動當中。并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相關政策經驗,從而對經濟處于落后水平的區域給予充足的優惠政策以及財政補貼,保障政策的優惠效果能夠盡可能地幫助落后經濟發展地區的企業實現全面發展。
為了鼓勵有充足發展潛力的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細化優惠政策落實流程,促使稅務部門能夠結合不同的產業類別與其規模構建更加詳細的政策應用流程,結合當地政府的實際狀況,創造相對更為高效的引導措施,例如發放引導手冊,使企業都能夠了解到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優惠力度以及應用標準。并結合實際當中的各項政策成功應用案例,解答企業對于政策應用的各種問題,促使企業能夠深刻了解政策實施的意義。應用發達的網絡環境構建線上咨詢窗口,使中小型企業能夠及時地咨詢政策應用標準與流程。而針對管理水平薄弱的企業,或是難以集中規劃各項費用的企業,需要政府積極給予指導,引進第三方機構,幫助其構建明確的政策輔助賬目。實施備案制的稅收優惠政策,放權企業,但也需要稅務部門強化動態監管,及時掌握企業使用政策的基本情況并做好相應的優化管理。
促使政府稅務部門能夠及時與企業研發管理部門之間形成高效的溝通協作關系,以更加明確的項目研發計劃促使加計扣除稅收政策有效落實。由于現階段的企業當中存在著財務人員素質低下的問題,將會嚴重影響到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效果,對于企業的研發活動費用成本以及政策備案等相關工作的了解不夠全面,嚴重限制了政策的實施效果。因此需要政府部門能夠及時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并對企業當中涉及財務管理的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管理,強化政策應用流程培訓。由于在企業內部實施加計扣除稅收政策將會涉及眾多部門,因此需要企業中的各個部門之間高效溝通,有效解決基于人員素質低下影響政策實施的問題。企業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不斷完善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并促使研發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形成高效的對接效果,積極引進專業人才,促使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才能夠保障加計扣除稅收政策的良好實施效果。
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加計扣除稅收政策享受政策紅利,降低研發活動負擔的同時,能夠刺激高新科技產能,為企業持續創造效益。但執行政策過程中不但需要政府繼續加大扶持力度,而且需要企業緊密配合,加強企業管理水平,并促進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良好銜接效果,才能夠使企業的研發創新活動達到政策鼓勵的目的。通過依法降低企業的應稅所得額和實繳稅金,降低企業研發投入的風險,才能鞏固或提高企業利潤。在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框架下,研發投入越大,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扶持的力度也就越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直接減少企業所繳納的所得稅,同時也是鼓勵技術型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增加投資,更好地促進企業的技術轉型,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