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玲
摘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們漸漸意識到,教育質量的高低是人才培養的關鍵所在,因此亟待提高教育的整體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而幼兒園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教育體系的基石,所以本文立足幼兒園教育,將幼兒園數學教育領域作為切入點,展開教育活動研究,希望能夠發揮出學前教育所具有的優勢,在增強數學活動趣味性的同時,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之中,培養其數學學習思維,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
關鍵詞:幼兒;數學活動;趣味性
引言
數學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為了增強其趣味性,讓幼兒在“ 玩中學,學中樂”,主要對增強幼兒數學活動趣味性的已有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學習借鑒優勢,思考不足,從啟示中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在數學理論基礎上,提升游戲設計合理性
數學理論對幼兒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如果僅僅依靠理論教學,很難讓幼兒掌握數學學習的真諦。但是幼兒的數學學習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可以考慮在理論基礎之上加入一些實踐性內容,便于幼兒理解。比如使用水果或糖果作為數學學習的載體,教師可以依托于之前已經準備好的數學問題,給學生提供自我提升的機會。讓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把數據和游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簡化了數學學習理論,還能夠有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數學理論的基礎是數學游戲化知識的前提,掌握了數學理論才能夠對未來學習有更好的幫助。但是數據理論的傳授不一定需要直接地解釋理論,而是應該找一些具體的案例,利用游戲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幼兒自己在游戲中首先接觸到這一理論知識,并且進行自我分析,而后再加入一些新的理論點綴,讓幼兒能夠明白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如果幼兒做到了心中有數,那么游戲就會變得更加具有合理性的存在價值,游戲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更好地體現。
例如,在游戲“單雙數”的具體環節中,教師為了能幫助幼兒了解奇數、偶數的概念,可以采用在游戲區域內放置操作紙,紙上有畫有數,結束后要求幼兒根據不同的點數判斷單雙數。教師也可以設置獎懲措施,回答錯誤過多的學生不能得到小紅花。由于幼兒掌握的漢字數量有限,因此教師可以提示其在判斷的時候用三角形代表奇數、用圓形代表偶數。這樣幼兒在畫圈圈和畫三角形的時候,就能夠學會不同符號的用途,而且自己拿起筆畫答案,對于幼兒來說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把數出來的數字放在桌子上進行評選。哪一組數出來的數字正確率最高,哪一組就成功。小朋友們在游戲活動結束之后心滿意足,覺得單雙數的判斷也并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教師趁機給幼兒講述單雙數的概念,以及使用的具體意義,從而能夠不斷地加深幼兒的印象,并滲透單雙數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必要性。
二、依據幼兒的年齡階段,制定有效的游戲活動策略
對于幼兒來說,千篇一律的游戲活動難以提升其興趣,同質化的教學模式將會阻礙幼兒個性化的發展。針對數學這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幼兒教師一定要保證游戲常變常新,而且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升各個階段不同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能夠對幼兒個人能力的提升有更顯著的意義。幼兒教師設計不同的游戲,常常是秉承從簡單到復雜的設計原則,因此,幼兒的年齡階段需要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幼兒教師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特點,選擇最適合的游戲,提前了解幼兒對游戲的喜好,以及該階段幼兒在數學學習方面需要達到的目標,結合不同階段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注意力集中時間長短,提高數學游戲的針對性,由淺入深地提升幼兒的數學學習意識,更好地幫助幼兒接受數學知識內涵。
比如,幼兒教師為了能夠培養幼兒的形狀認知,常常在設計黑板報的時候就加入一些形狀的概念,還可以在黑板報的一個角落利用教具做成益智區域,讓幼兒在生活中慢慢認識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柱體、立方體等等。教師可以把不同顏色的紙板設計成不同的樣子,然后要求學生們記錄顏色和形狀的特點。如,紅色的正方形、白色的圓形、綠色的長方形等等,將這些游戲材料準備好之后,適當地投放在幼兒園內的不同區域,每一種形狀和顏色的呼應,對幼兒來說都是一件很有趣的玩具。幼兒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和記憶不同形狀,而后以快問快答的形式,要求幼兒能夠快速地解答幼兒教師手里的形狀,并且鼓勵孩子們自己分析每個形狀的特點。教師在兩秒鐘左右,手里拿出一個新的教具讓幼兒回答,每次幼兒都能答對。而后教師又讓幼兒主動地思考哪些形狀和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有的孩子說圓形是自己的飯盒,有的孩子說方形是自己的書本。幼兒教師將數學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激發了幼兒學習形狀的積極性,而且更愿意和教師玩這種快問快答的游戲。
三、依據幼兒教學內容,選定具體游戲策略
幼兒的數學學習活動必須以游戲化的教育為本質,引發幼兒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幼兒常常在游戲中學會知識,這是幼兒階段的心理特點之一,幼兒教師設計的游戲活動必須要結合每堂課需要掌握的具體內容,有針對性地展開趣味性教學,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同時也加強了幼兒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深度。由于現代幼兒接觸到的知識層面比較豐富,因此幼兒教師不能采用單一的游戲活動,否則可能會引發幼兒的厭倦。為了能夠讓幼兒在合理的游戲活動引導之下不斷地提升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幼兒教師煞費苦心創設了一系列合理的游戲情境,并且盡可能地將這些游戲情境設置成幼兒比較熟悉的內容。根據幼兒教學內容的需要,幼兒教師還會使用很多不同的教育手段,利用一些有趣的教具引發幼兒的積極性,有時幼兒教師還會用一些糖果或餅干作為數學學習的輔助教具,使得幼兒頭腦中的數學概念印象更深刻。
四、結合幼兒個體差異,選擇最合適的游戲內容
幼兒數學活動的游戲化教學不僅依托于教學內容本身,而且還要立足于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對于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師在設計游戲時應該盡可能突出幼兒的個性化特征,比如,利用男生和女生的不同之處作為數學游戲的關注點。或者按照幼兒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速度的不同,設置兩種不同分層的數學問題。充分考慮幼兒的個體差異,才能夠讓幼兒發揮自身的優勢,同時幼兒個體差異帶來的互補性將會增強其團隊協作意識,這對于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有很好的提升作用,而且還有助于幼兒小組合作學習的進程。在幼兒階段,教師就應該有意識地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充分了解幼兒特點的基礎之上,幫助幼兒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另外教師還應該考慮到,由于每位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同,教師在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要考慮到其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弱,布置數學探究項目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幼兒自尊心和上升空間的差異,從而能夠定下不同的游戲方式,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愛護的。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的數學活動應依托于游戲化的教學特色。在現階段為了推進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進程,一定要努力激發幼兒的學習潛力,降低其在理解數學定理時的一些難度。游戲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拓展其數學思維,為下一步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帥惠琴.增強幼兒數學活動趣味性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08):156.
[2]樸東實.“有趣的魔法”——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分析[J].新課程(綜合版),2019(06):174.
[3]林爽.探析增強幼兒數學活動趣味性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51.
[4]帥惠琴.增強幼兒數學活動趣味性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0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