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SWIFT是一個國際銀行間非營利的國際合作組織,為各參加國傳遞金融信息,運營著世界級的金融電文網絡。對接了全球超過11000家銀行、證券機構、市場基礎設施和企業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背后有兩大支柱——美國和來自歐洲國家的董事會機構。SWIFT的使用,為銀行結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標準化、自動化的通信業務,從而大大提高了銀行的結算速度。
關鍵詞:SWIFI系統;國家結算;重要性;國際貿易;應對方法
本文索引:嵇雙青.<標題>[J].商展經濟,2022(06):-088.
中圖分類號:F811 文獻標識碼:A
1 SWIFT在國際結算中的重要性
SWIFT金融信息傳輸系統由于具有安全性、便捷性、標準化、會員制、快速等特點,一度處于國際金融信息采集體系的首領地位。以美國的CHIPS系統為例,美國的CHIPS系統在國際支付清算體系中相當于國際金融中的業務部,而SWIFT相當于信息采集部,脫離了業務部,信息采集部將毫無作用。同樣,若業務部失去了合作的客戶,信息部將無法對其采集信息,將會選擇CHIPS結算系統而不是單個國家的業務,因此,SWIFT系統自然而然地因在該國缺失存在感,會將該國從服務清單上移除。故SWIFT系統難以脫離CHIPS系統獨立存在。只要具有影響力較大的國際清算系統的國家先取消某個國家在CHIPS系統的使用權,SWIFT系統因在該國缺失存在感,會將該國從服務清單上移除,這一點也成了各國踴躍建立自主結算系統的動力。如今,由于SWIFT的格式具有標準化,信用證的格式主要都是用SWIFT電文。靠SWIFT傳輸的信用證在國際貿易中因安全性受到廣泛應用,SWIFT系統也在金融結算信息傳輸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
2 國際金融中的對弈賽
2.1 美國—伊朗“對弈賽”
2008年11月,美國對伊朗發起“對弈賽”,伊朗無法再使用美元進行結算。失去使用最有影響力的國際貨幣的權力,在國際貿易中步履維艱,在處理國際事務中更是處于被動地位。這僅僅是美國向伊朗遞出協議的第一步。上文提到,SWIFT難以脫離CHIPS獨立存在。2012年,伊朗的核工業事件中其4家銀行被從SWIFT服務清單中排除。伊朗因失去了國際貨幣權力,面對這一打擊無法防御。美國用他在棋盤中的“后”——SWIFT,成了這場對弈中的贏家。
2.2 歐盟—俄羅斯“對弈賽”
不僅僅是美國,英國與歐盟也毫不猶豫地將該操作搬上國際臺面。據新華社報道:“2014年8月,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考慮禁止俄羅斯使用SWIFT銀行間交易結算系統,作為擴大因為烏克蘭沖突而對該國施以警告的方式。”但在此次對弈中,由于俄羅斯的有效防范使得經濟上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績。此次對弈為諸多發展中國家對此類事件的防范提供了良好的案例與參照。
2.3 美國—朝鮮“對弈賽”
歷史上“對弈賽”中最激烈的一場當屬“美國—朝鮮‘對弈賽’”。這局對弈中,朝鮮的國家銀行代碼比作棋盤中的馬,朝鮮被從SWIFT的服務清單中移除,堵住了“馬”的去路,這使得朝鮮無法與國外銀行進行支付往來,很難與外國進行貿易往來。而在國際貿易中,銀行間賬目結算占國際貿易結算的比重巨大。
2003年,美國發現澳門匯業銀行與朝鮮之間存在交易。2005年9月,美財政部根據《愛國法案》將澳門匯業銀行從服務對象名單中移除,原因是為朝鮮非法金融交易提供金融便利。美國財政部對外宣稱,在該文件生效30天后,美國可以在任何時間切斷匯業銀行與美國金融體系的聯系。因此,匯業銀行凍結了朝鮮2400萬美元資金賬戶;此外,由于美國政府正告,全球金融機構有可能被實施更嚴厲的措施來處理該事件,許多銀行及金融機構自愿削減或終斷了和匯業銀行的業務往來。
2.4 SWIFT的“開發陣營”
由上述事件可以看出,SWIFT作為如此重要的國際金融神經中樞也有自己不可言說的困境。SWIFT若不遵守美國的要求,由于CHIPS結算系統在國際結算地位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貿易市場極為廣泛,SWIFT系統可能惹得美國不悅。SWIFT若聽從美國的擺布卻惹得歐盟不悅,SWIFT因總部設在比利時需接受比利時法規監管,來自歐盟的法律也會影響到SWIFT
系統。
3 SWIFT中的潛在操作及可應對辦法
3.1 SWIFT中的潛在操作及其影響
過于依賴他國結算系統國家于SWIFT中的潛在操作也愈發明顯。若具有影響力較大的國際清算系統的國家利用SWIFT為棋盤中的“后”與過于依賴他國結算系統國家進行對弈,后者將處于被動地位,影響力較大的國際清算系統國家勢必會故技重施。
參照上述的伊朗事件,影響力較大的國際清算系統國家利用結算系統在SWIFT系統中的重要地位來動搖SWIFT對過于依賴他國結算系統國家的立場,但中國于SWIFT而言是極為重要且龐大的服務對象,即便缺失了美元支付業務的信息傳輸,中國于其他貨幣結算市場的份額也不容小覷,故不會輕易地使SWIFT脫離中國。
通過引起國際沖突等方法,動搖中國其他市場,如孟晚舟事件使得加元為主的貿易交易市場每況愈下。最終,SWIFT雖然因歐盟市場不會完全脫離中國,但也會因長期處于國際紛爭的風口浪尖,導致其對中國的服務受到限制。
人民幣作為新興國際貨幣,地位相對其他國際貨幣而言較低,但發展勢頭較猛,如此一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將會受到沖擊。
至此,與中國的對弈賽已完成大半。首先,中國如今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國際收支中,中國主要由出口產生的巨大順差來彌補逆差。其次,中國整體經濟結構中,出口的經濟產值支撐著我國半壁江山。倘若國際支付系統出現問題,國際貿易定不會幸免,在短時間內中國無法立即找到如此龐大的可代替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貿易市場。再加上人民幣數字化體系尚未完全成熟,人民幣國際化的地位易受沖擊等一系列不穩定因素存在,內外經濟易受影響。
雖然觸發這一潛在操作具有可能性,但可能性較低。掐斷中國對美元的使用權,對美國自身而言極為不利。該行為對于美國而言具有一定損傷。首先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是中國,美國最大的順差來源國與美國斷絕了貿易關系,其他國家對美國產品需求量不變,原本美國對中國商品需求的市場轉移到其他國家,迫使其逆差愈發嚴重,國際貿易收支失衡也愈發嚴重。歐盟最大貿易伙伴是中國,美國這一舉措會使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進一步加深。歐盟與中國的關系更為密切,這盤對弈賽對美國而言極為不利。單單這一項就成為美國顧慮的重要因素。
3.2 針對潛在操作的中國可應對辦法
3.2.1 參照與俄羅斯對弈時,俄羅斯的“反擊之路”
2014年,俄羅斯便開始建設屬于自己的金融信息交換系統。俄羅斯開啟全面“去美元化”的精彩之路拉開序幕,俄羅斯對外匯儲備資產結構進行了調整,被稱為“神來之筆”——大幅拋售美元資產,調轉資產方向,增持黃金及其他非美貨幣資產。與此同時,俄羅斯在近幾年持續加大石油、軍工等出口貿易比重。在此,不得不提一下,這些出口貿易均為非美貨幣結算。2018年起,俄羅斯全面開啟“去美元化”。如今,俄羅斯在反擊操作后,經濟學家發現,俄羅斯實施這一系列的操作后,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國際投機資本借助新冠疫情沖擊俄羅斯經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俄羅斯對美元的依賴度大幅下降,令他們無法再炒作美元資本外流控制盧布獲利。再度興風作浪更是不可能,且俄羅斯在經濟上出現了較大的扭轉局勢。
3.2.2 改變經濟結構“偏科”現象
實際上,我國正在逐步改善這一現象,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國外國內雙循環機制等政策的實施。
3.2.3 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進程
充分利用中國作為國際貿易大國的有利條件,在國際貿易中盡可能繞過美元,降低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加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結算的比重。在國際貿易中,與有關國際貿易伙伴進行結算時,以人民幣結算,表明人民幣結算地位已開始發生變化,由本國貿易結算轉向國際區域結算,這將是人民幣走向區域化、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3.2.4 拓展其他貨幣為主導的國際貿易市場
于中國而言,可以與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貿易市場相提并論的便是以歐元為主導的國際貿易市場,在國際貨物貿易中,中歐間的貿易以多樣化趨勢快速發展。從最初的中國向歐盟國家以工業產品與奢侈品、農產品及附加值較高產品之間的交易,向多元化產品之間的交易發展。在2020年,歐洲經濟長期缺乏活力,隨著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中歐地區的經濟活動恢復正常,中歐之間的經濟運作機制繼續以互利互惠的方式發展。
3.2.5 健全完善數字貨幣體系并推廣至國際結算中
無論與傳統的結算方式相比,還是與當下極為“受寵”的結算方式相比,數字貨幣交易具有極為明顯的競爭優勢。第一,無第三方收費環節。第二,交易成本相較其他交易方式更低,尤其與向支付服務供應商提供高額手續費的跨境支付方式相比。第三,數字貨幣運用的是區塊鏈技術,最大的亮點即為去中心化,不需要任何類似清算中心的機構進行數據的處理加工。第四,交易處理速度更快捷。人民幣數字貨幣體系的完善有利于中國改善過于依賴美元和其他貨幣國際貿易的傳統結算方式。憑借數字化結算體系的優越性,其國際化將會成為國際貿易結算新態勢。
3.2.6 維持中歐雙方的友好關系
據中國對外貿易的官方數據報道:“2020年歐盟與中國貨物貿易在疫情中逆勢雙向增長,中國首次取代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2021年上半年,歐盟貨物貿易出口額為10489億歐元,同比增長13.8%;進口額為9645億歐元,同比增長13.9%。其中,歐盟向中國出口商品1126億歐元,同比增長20.2%;從中國進口商品2101億歐元,同比增長15.5%。數據顯示,2021年6月,歐盟貨物貿易出口額為1883億歐元,同比增長22.3%;進口額為1735億歐元,同比增長29.6%。同期,歐元區貨物貿易出口額為2099億歐元,同比增長23.8%;進口額為1918億歐元,同比增長28.2%。”在中美對弈之下,歐洲是中美對弈棋盤當中的關鍵制衡力量。歐盟的最大貿易伙伴是中國,避免博弈開局就失衡的現象,中國首選的是歐盟市場,中國對國外產品的需求市場將會從美國轉移至其他國家。
4 中國與SWIFT的未來展望
SWIFT系統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傳輸系統,掌握著銀行、金融機構間的信息命脈。SWIFT金融信息傳輸系統的安全性、便捷性、標準化、會員制、快速等特點,一度處于國際金融信息采集體系中的首領地位。如今,互聯網與數字化緊密相連,“世界數字化,萬物信息化”早已成為全世界的發展趨勢,甚至成為世界運行發展的原理,SWIFT金融信息傳輸系統的延續與發展將鞏固其在國際金融信息采集體系中的首領地位。中國的人民幣數字化系統不斷完善,并推向國際貿易結算市場,是中國依照國際結算發展趨勢和國際金融運行規則所制定的專屬于中國的結算體系。中國的人民幣數字化系統推至國際應用,將為SWIFT金融信息傳遞系統提供更廣闊的信息收集端口和更廣泛的服務對象。在國際金融市場中,隨著業務部門的不斷拓展,信息采集傳輸部門的地位也隨之提升,SWIFT金融信息傳輸系統因國際金融市場中新國際結算系統的產生而不斷發展壯大,向業務多元化、信息開放與安全兼并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SWIFT淪為博弈工具?美國金融制裁“三步走”與俄羅斯的“反擊”之路[EB/OL].https://sohu.com.
美國借SWIFT打壓中國的可能性[J].經濟導刊,2020(7):4.
蔡午平.淺析SWIFT信用證的翻譯[J].校園英語,2019(31):233-234.
陳捷,李斯琦,封奇.國際金融清算制裁風險、契機及應對分析[J].北方金融,2019(6):13-17.
劉玉杰.BPO國際結算方式在中國的應用現狀及拓展途徑[J].對外經貿實務,2017(2):61-63.
王利群.電子信用證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與影響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143.
何平,鄧寧.國際貿易結算中的人民幣使用與中國的財富損失[J].學術研究,2019(11):72-82+177+2+178.
張宇.SWIFT企業服務在中國的普適化[J].中國經貿,2020(7):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