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軍
【摘 要】在數字經濟時代,企業亟需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探索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本文首先深度剖析了大數據對財務管理的影響,然后構建了大數據時代財務管理轉型路徑,以期為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管理;轉型
一、引言
在數字經濟時代,隨著競爭愈演愈烈,業財融合促使財務管理多層次發展。再加上信息數據將成為企業資產的核心,財務數據參與決策,大數據技術融入財務管理是未來發展方向。但是當前很多企業仍采用基于基礎財務核算的管理模式,而且組織和管理方法陳舊。在大數據時代,企業亟需轉變財務管理模式,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優勢。財務管理面臨著轉型升級。因此,本文研究大數據時代下財務管理面臨轉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大數據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1.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
傳統財務管理都是基于歷史數據進行決策支持,而這些數據一般是靜態的、結構化的財務數據,不利于企業洞察市場,做出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經營決策。在大數據時代,大量動態實時的、非結構化的數據被儲存,這為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數據環境。
2.財務管理思維方式的轉變。
傳統的財務管理一般是在經營結束后通過分析財務報表等相關數據進行經營決策,而在大數據時代,在財務報表期間就可以實時看到企業的經營情況、資金流等關鍵指標,并且可以依據大數據技術建立既定的預警模型,事中實時反饋經營情況。因此,在大數據時代,企業進行財務管理除了需要依托財務數據,還應著重分析非財務信息。企業制定的經營決策是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避免“拍腦袋”式的盲目決策,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會計職能的轉變。
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兩大職能,以往會計人員主要工作是進行會計核算,如填制憑證、納稅申報、出具報表等,而對監督職能很少涉及。而隨著財務機器人、智能財務的出現,會計核算工作逐漸被財務機器人替代,從而使得會計人員從財務基礎工作中得以解脫,將更多資源分配到會計監督、財務管理方面。
4.財務管理組織架構的改變。
財務管理職能是企業必不可少的職能,大中型企業為了能有效履行財務管理職能,一般會設置不同的崗位,如為了履行預算管理職能設置預算會計,為了履行成本管理職能設置成本會計等。各崗位各司其職,職責分明,各崗位間的邊界明顯。而在大數據時代,原始單據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傳遞,傳遞效率提高,取數也方便,財務各崗位間的邊界變得模糊,交叉增加。如,預算管理職能傳統的財務管理一般是由財務人員負責,而在大數據時代,預算管理職能轉變成由全員參與。因此,在大數據時代,財務管理組織架構會改變。
5.財務從業人員的轉型。
在大數據時代,大部分財務核算工作被財務機器人代替,基礎會計崗位所需的人才極大的減少,因此,財務從業人員需轉型,否則將逐漸被淪為邊緣崗位。在大數據時代,大量的數據需要處理,包括掃描、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工作。因此,財務從業人員可以向大數據處理方向轉變。
三、大數據時代財務管理轉型路徑
1.建立財務管理數據平臺。
大數據時代產生了大量的財務、非財務數據,而這些數據是企業進行財務管理的基礎,但是當前很多企業的數據處于分離狀態,未得到較好的整合,存在著眾多的“信息孤島”。因此,企業需要建立財務管理數據平臺,再造財務管理流程,整合各部門、各子公司等的數據,實現財務業務標準化,統一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在大數據時代,財務管理數據平臺的構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
(1)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的搭建是建立財務數據管理平臺的基礎,主要包括搭建服務器、存儲硬件、移動互聯、智能終端及安全系統等。財務數據管理平臺的服務器等硬件一般設置在總部,方便后續的管理和維護。對于財務數據管理平臺的存儲硬件一般應滿足兩方面的需求,一是能夠存儲大量的、多類型的數據,并且確保數據能夠快速傳遞;二是能夠確保后續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分析等。
基礎設施層的搭建應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能支持未來數據結構的變化,能夠適應大規模節點的計算等內容。此外,搭建基礎設施層時需加強安全防護體系,建立高速、安全并且穩定的網絡環境。
(2)數據層。
數據層不僅是分析系統的數據加工中心,也是數據的存儲中心,包含多類信息,如多維數據、報表數據等,這些數據是通過對數據的匯總、統計和挖掘等方式提煉和精加工形成。通過構建數據層,強化信息技術的整合程度,形成數據共享,提高數據分析效率,簡化數據查詢,增強數據間的關聯性。
(3)業務層。
業務層是財務管理數據平臺的核心價值部分,在業務層涵蓋了企業業務規則、業務流程等相關的設計,由本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所有信息化系統組成。業務層可以打通各子信息系統的壁壘,建立統一的數據通道。
(4)服務層。
服務層是數據訪問的統一接口,對外部系統和內部應用提供各類服務,逐步解耦應用和數據、應用和應用。財務數據管理平臺的服務層提供服務的方式有多種,如遠程調用接口、URL接口、文件接口等。
(5)應用層。
應用層是軟件程序實現最終功能的實體,財務管理數據平臺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交換體,利用Hadoop技術統籌各部門可共享的信息,按需向各部門提供信息共享服務。
(6)用戶層。
由于用戶層主要負責呈現可視化的業務,而可視化要求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因此,用戶層一般采用jQuery Mobile架構。jQuery Mobile架構跨平臺性能較好,可以用于多種終端,易于業務、財務、管理等人員的操作。
2.加強財務預測能力。
(1)進行全面預算管理。
在大數據時代,依托大數據技術,可以實時、動態的獲取數據,打破了傳統數據的局限性。因此,企業不必局限在傳統的預算管理,而是可以通過財務管理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能力,獲取市場和客戶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預算。此外,利用財務管理數據平臺可以實時監控預算執行情況,進而可以及時調整戰略部署。
(2)企業決策的制定由業務驅動轉為數據驅動。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決策的制定應基于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關鍵指標和變量,模擬不同經營方案,根據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進行決策。依據數據進行決策不僅提升了決策的能力,還保證了投資的科學性。
3.增設新的財務崗位。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應該增設財務BP崗位。財務BP是通過改變組織模式,推動業務和財務深度融合。BP組織模式是將財務管理前置到業務活動中,通過追蹤業務動態,深入了解業務模式。財務BP融合了各部門,從而使得各部門間全面協同,提升了組織運作的敏捷性,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了更精準的信息。
4.變革組織結構。
建立財務管理數據平臺后,需導入初始數據,由于導入初始數據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大數據導入前期涉及面廣、見效慢,因此企業為了確保大數據導入順利推進,需成立項目領導小組。企業領導需高度重視大數據的導入工作。大數據導入后,企業應調整組織機構。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可以構建虛擬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即通過財務共享中心“集群式”的傳遞指令,從而確保指令傳遞的速度及準確性。在大數據時代。虛擬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一方面可以突破組織層級結構和部門界限,能夠快速、準確的傳遞信息,加強了信息溝通與反饋。另一方面,通過員工參與產生了交互性數據,促進了知識的協同創新,為規范工作流程打下了基礎。此外,虛擬扁平化組織結構還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5.調整財務人員。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可以調整財務人員的結構及比重,將原有的財務核算人員向以下三個方面發展。一是財務核算和信息采集。這類人員主要負責處理非標準性的財務核算以及信息的采集,如將紙質版原始單據掃描上云等工作。二是財務管理平臺的維護及管理。這類人員主要負責財務管理平臺日常維護、數據安全性驗證以及平臺的升級和管理。三是財務BP。這類人員主要是服務業務,深入業務,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而為企業的流程提出優化措施。四是財務分析及風險管理。這類人員主要負責企業戰略的制定,財務數據的分析,內部控制的把控,全面預算管理的制定、執行、反饋等,以及進行企業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王建新,曹智銘.數字經濟背景下對企業財務轉型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21,(7):54-56.
[2]苑源.大智移云背景下基于財務共享服務的財務轉型研究——以A集團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21,(7):67-68.
[3]張英明.數字經濟背景下的財務轉型研究[J].會計之友,2021,(11):31-36.
[4]朱麗娜.大數據背景下企業財務轉型的探究——基于財務共享視域[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1,(2):194-196.
(作者單位:青島海佰利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