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舉奇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教學應用的新型教學理念,需要明確基本的教學原則,立足教育信息化實際,有效融入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之中,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習慣。本文對初中歷史與社會微課的翻轉學習進行分析,提出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主題翻轉學習的基本實施流程,提高學科水平與教學質量。
關鍵詞:微課;初中歷史與社會;策略
1微課的特點
1.1教學時間和內容短少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一節課的時間約為45分鐘,教學內容和任務很多,但微課的時間只有5—8分鐘左右。與傳統教學相比,教學時間很短教學內容也較少。微課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提問并對教學中的難點進行詳細的解讀,教學通常以專項整治的形式進行,這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更容易集中他們注意力,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1.2教學內容更具主題性和情境性
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內容較少。只有結合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主題化、情境化,結構完整,才能在短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微課教學的內容不僅是老師教授知識點還包括老師或學生討論的問題,因此微課的教學內容靈活,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調整,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
1.3教學課程非常有趣,目標明確
微課的教學通常是根據某一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設計一個專題,并進行詳細解釋,或者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設計有針對性地教學內容。因此,微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2初中歷史與社會微課的翻轉學習有效策略
2.1教學關鍵問題的確定
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理解:什么樣的思維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活動是否支持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中使用什么樣的想法、策略和工具,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目前進一步推廣學科課程發展的關鍵,它們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既是障礙又是增長點。根據區域認知與歷史認知學科的核心要求,老師選擇幾個關鍵教學問題:了解該地區的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環境的要素,以及自然環境和人類環境之間的關系;用不同的材料理性地分析、論證和提問;分析和評估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2.2微型課程的主題選擇與設計
選擇微課程主題和通過選擇微課程的生產點,設計了一系列微課程。例如,根據應用程序基于不同數據的問題和分析與評價分析與論證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兩個關鍵教學問題。其中《多面的成吉思汗》微課程包括三個環節:(1)、觀看視頻《蒙古王》片段,使用電影和電視材料,通過視覺沖擊將學生帶回了13世紀的蒙古草原,讓學是猜測主角是誰,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和理解;(2)、結合歷史地圖《成吉思汗的帝國》,認識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動區域,使用歷史地圖,學會用圖例描述1201年至1227年成吉思汗的主要活動,然后思考假如自己當時是蒙古人,西夏人,宋人,在自己眼里成吉思汗怎么樣?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回到歷史語境中,學會客觀評價歷史人物;(3)、結合歷史將成吉思汗分這一歷史人物進行評估,選擇四種文本材料展示不同領域的人們對成吉思汗的不同評價,引導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評價歷史人物,培養學生具備歷史與理論相結合、求證的能力,努力使理論來源于歷史和歷史從證上。微型課程主題突出,聯系明確,注重兩種教學方法關鍵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3構建4+4流程實現課堂轉換
通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索,逐步形成一個微觀的自主學習過程。關于學習和實現課堂轉換的基本過程提出4"+"4教學流程,初中歷史與社會翻轉學習的基本過程包括注重微課程的制作和使用,落實四個步驟:首先看視頻。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播放相應的教學視頻;其次任務跟進。教師根據學習目標頒布學生自主學生的任務,只有自主先學會,進而促使他們在觀看微課堂視頻后提出學習過程中的疑問和問題;最后是掌握學習情況。教師可以通過查看學習任務列表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根據學生的困難和困惑設置課堂教學鏈接。其中需要老師表示懷疑,把學生之前學習的結果以某種形式呈現并總結學生提出的相關困惑和問題;組織合作探究,組織和引導學生就常見問題和教學難點進行合作探索;進行內化和提升,讓學生通過情境設置學到知識,圍繞學科核心素質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方法。
2.4改變學習生態促進課堂教學程建設
在翻轉學習模式下教師需要關注教材的邏輯體系以了解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進行有效地自主學習。其中,微課程的產生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拓展課程資源。例如上課前,在《中外文明交流》特殊微型課堂帶領學生回顧絲綢之路、玄奘的西行、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和鄭和從東學西用到西學東對漸進的兩個方面進行梳理和分析。同時老師從復習開始歷史事實、感知空間和建構序列三部分設置本課程的學習任務清單,讓學生一起觀看微課堂視頻,并記錄學習成績和謎題,進而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
結束語
可以發現,基于微課堂的翻轉學習是切實可行的,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實踐不僅體現學生的學習精神這也有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指導,從而達到有效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師的專業素質,推廣學科課程建設。因此翻轉學習實踐是一個不斷遇到的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費為群,丁愛國. 基于微課的翻轉學習探索與研究--以初中歷史與社會為例[J]. 上海教育科研,2016(10):65-67.
[2] 夏瑞芳. 巧用微課,小微見著 ——微課在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2):74-75. DOI:10.3969/j.issn.2096-224X.2017.02.035.
[3] 陳曉娟. 初中歷史與社會學科微課的開發與應用探討[J]. 年輕人,2020(13):205. DOI:10.12214/j.1003-9147.2020.13.179.
[4] 陳偉平. 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模式進行教學的策略[J]. 新一代,2021,25(16):177. DOI:10.12242/j.issn.1003-2851.2021.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