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易
摘要:主題班會是老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和主要陣地。思政教育、職業發展、生活指導、心理健康、安全法治、學風建設、校園文明建設…… 各類圍繞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題通過班會上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傳遞給大學生,但實際生活中,主題班會效果并未完全發揮。
關鍵詞:特色主題班會;學校管理內涵
引言
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是我校實施年級責任制管理的主要目標。“日檢查、周總結、月評比”是我校實施學生自主管理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而“周總結”就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它在整個管理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它是日檢查的總結,也是月評比的依據。通過周總結,一方面可以查漏補缺,及時糾偏,提高常規管理成效,從而豐富學校的管理內涵,形成完整科學的管理體系和獨特的管理特色;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自覺養成、主動發展、熱愛班級等優良品質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學生的自主潛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立、自律的精神和能力,最終實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標。
主題班會應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實踐資源、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等課程資源,把班會當作一堂課精心設計,組織不同主體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開展不同形式的主題班會,以社會發展、節日寓意、生活現象等學生感興趣、能引發其思考碰撞的內容為主題,通過深入淺出的引導和精心設計,達到育人效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主體指主題班會內容的呈現者不限于老師,可以是學生、優秀校友、高年級學長學姐、老紅軍、專任教師、社區志愿者等等。班會主體的確定要與班會內容密切相關,可以是班會所述內容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參與者或見證者,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是最直接、最生動的教材,或正面,或反面給予學生思想沖擊,引發其思考、討論,融入學生認知。老師作為組織者、掌控班會節奏,層層遞進,把社會現象拉回校園或學生成長的環境,對學生進行教育。因班會主體和班會主題不盡相同,為了烘托班會氣氛,在不同環境下開展主題班會,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引起學生共鳴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新生入學時開展入學教育,講述學校歷史與發展。校史館是最集中展現學校辦學過程和不同年代學校面貌、學校的優良傳統與校園文化精粹的場館,通過學校的文博全景陳列、教育教學成果的榮譽展覽,讓學生了解學校的奮進史,激發學生的尊校愛校之感;如對學生進行學風教育時,班會上一味的說教只會讓學生反感,而邀請優秀校友在工作的環境中進行學習經驗介紹,榜樣對于學生專業學習和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學生往往從心理上對畢業生有一種崇拜之感,再加上他們優秀的工作履歷對在校學生來說是一部很有借鑒作用的成長史,一旦他們認同畢業生的發展,大多數學生會結合實際向優秀畢業生靠近,在專業學習和校園交往等方面更加自律、主動,突破自我,謀求進步。相比蒼白的陳述學習要求,見賢思齊更能給予學生心靈的觸動,幫助逐步改變浮躁、懶惰的心理,明確職業目標,提升專業學習水平[1]。
就班會形式來說,在教室開班會時,除了傳統的課堂式,可以變換座位為圓桌式,與上課時間不同的座位排布能幫助學生建立輕松愉快的心理情緒,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班會內容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結合課堂行為體驗引起學生思考,對學生進行教育。班會也可在戶外開展,根據不同主題,通過志愿服務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團日活動以及各級各類學生活動,促進學生師生間、生生間的聯系和交往,增加班會內容的多樣性。學生在參加特定活動后,把活動感悟與班會主題結合,體驗感會更強,收獲深刻。
我們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周總結”活動的途徑:一個是年級組通過每周的班主任例會對各班進行總結評比,另一個就是各班通過每周的主題班會利用班評和組評對全班同學進行點評總結。這里我主要介紹的就是各班通過主題班會進行“周總結”的具體活動過程。
主題班會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主陣地,及時召開主題班會能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能推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同時對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良好品德的形成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
本學期,我們緊緊圍繞學校提出的“抓常規、養習慣,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根據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進行小組建設的管理目標,在借鑒學習優秀學校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全校管理人員的精心設計和不斷完善,逐步打造成了擁有我們自己特色的主題班會模式,實現了主題班會的課程化、常態化、精細化和實用化,使我們班會課的教育效果取得了顯著效果。
結束語
總之,班會是班主任根據學校工作要求,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每次班會都要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確定一個教育主題,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以達到教育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馬云良.談談中職學校班主任“主題班會課”的設計與組織[J].高考,2019(17):286.
[2]陳堅,張丹琳.依托主題班會推進中職學生德育工作[J].廣西教育,2019(1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