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
摘要:中國作為現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斷地運用高目標的要求,嚴格地制約著各方面的發展與完善。在其中數字金融與農村經濟的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社會人士的注意。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隨著整個社會城市化的快速成長,日益顯現出問題所在,加強對于數字金融的經濟支持,以此促進鄉村振興這一目標的具體性完善。數字金融是現如今農村經濟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核心環節,必須在實際的發展歷程之中,不斷運用高新科技的思維模式和制度體系,使整個農村經濟步入快速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時代;數字金融;農村經濟;發展
引言
作為一種新型經濟發展形態,數字經濟有別于傳統工業經濟形態,主要體現在:信息數據成為重要資產,是驅動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龐大的信息數據將成為驅動創新的關鍵,并正在向社會經濟各領域拓展。數字技術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實現手段,將有利于解決當前我國農村金融產業發展困境,二者之間存在天然的耦合性與匹配性。數字技術可打通傳統農村金融服務難點,有助于金融機構打破雙重績效的目標約束難題,即同時實現金融服務的商業效益和社會效益,加速農村地區普惠金融的快速發展。
1數字金融的發展現狀
如今,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深入與完善,加強對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金融的實際研究與深刻把握,能夠進一步的提高經濟的增長與完善。對于縮小城鄉之間的具體差異有著非同小可的促進作用。隨著現如今各個地區經濟實力的飛速增長,不斷地創下新的數據記錄,有效地驗證了數字金融在整個企業創新國家改革發展之中舉足輕重的重要性地位。在整個運用的過程之中,時時刻刻地根據村莊內所存在的各類現象,進行實際情況的進一步拓展與了解。深入的探討金融普惠指數改善農村家庭貧困的狀況,發揮出金融普惠對于我國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影響作用,加強對于產業化、數字化、信息化、市場化的發展規劃,能夠有效地運用數字金融從根源上解決中國農村數字金融困難的問題所在,加強對于具體方向與途徑的指引,激發農村經濟的活力。向農村投入資金,加強對于相關居民創業創新思想概念的正確引領。
2互聯網金融時代數字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策略
2.1利用新型金融產品發展農村產品
在新一輪5G時代發展中,各種數字經濟產品層出不窮,主要體現在數字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方面。對于農村金融的發展,應當抓住時代發展的大方向,積極融入到數字化建設的浪潮之中。數字普惠金融對城鄉融合發展以及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積極推進數字普惠金融,讓更多的農戶享受到數字的紅利和金融的紅利,只有增加參與主體的數量,才能提高農村金融的發展程度,接著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2.2加強對農村居民金融知識的宣傳力度
農村金融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命脈,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有助于農村經濟發展,多舉措的加強對農村居民金融知識的宣傳力度,有助于提高農村居民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首先,宣傳數字金融的產品與服務方面內容和知識,構建好農戶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橋梁,指導農戶了解數字金融產品業務基本特征與主要風險,幫助農戶正確做出消費選擇,切實保證消費者基本權益。其次,定期舉辦數字金融知識講座,針對數字金融頻發的非法金融行為向公眾宣講,提升農戶金融安全防范意識,避免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從事違法金融行為。同時要與時俱進,不斷向農戶宣講農村數字金融特征、基本功能以及作用,消除農戶對數字金融的迷惑,營造利好于農村金融改革氛圍。
2.3協調各地區的農村金融
金融的發展不應該是具有地區偏向性的,不能有城鄉之間的偏向性,也不能有地區之間的偏向性。解決農村金融發展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是處理好城市和農村的關系,以城市金融帶動農村金融,以城市發展帶動農村發展。其次是面臨東部和中西部地區金融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應正確處理好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性,以東部周邊地區區域金融經濟發展平衡模型直接帶動中西部周邊地區金融發展,為中西部地區發展提供學習的范本,支持資金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之間的自由流動。
2.4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為導向引導數字金融守正創新
農村地區數字金融創新的根本是為農村主體提供可得、低成本且商業可持續的金融服務。但金融創新本身也是風險偏好且具有巨大道德風險的,即其創新過程往往只考慮創新企業的個體風險,而不考慮給金融體系乃至社會經濟帶來的風險,因此具有巨大的外部性。盡管正的外部性可以提高農村社會的整體福利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但政府監管部門有必要對這些正的外部性進行某種形式的合理補貼以提升其創新積極性,另外還必須對可能的負的外部性進行預判,以降低系統性風險,從而確保數字金融守正創新,確保其真正能夠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低成本和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2.5創建良好的農村數字金融生態環境
加強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廣,做到“能用”和“有用”,縮短城鄉互聯網網絡的“數字鴻溝”問題,為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其中,“能用”指的是農村互聯網接入環境,尤其是農村地區的寬帶服務能力。“有用”指的是所建農村網絡設施要滿足農村金融發展基本需求。具體而言:由各地市政府牽頭,各縣域主管,做好頂層設計,實行分層建設、分步實施策略。重點解決農村寬帶接入,降低寬帶費用,提升寬帶服務質量。同時,不斷擴展互聯網網絡下鄉范圍,加強農村地區的公共互聯網網絡場所建設與服務能力,完善移動互聯網網絡建設。
結束語
數字金融在整個農村經濟文化的建設路徑之中具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通過對于數字金融的一系列完善,使之與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與發展方向進行有效的結合與完善。不斷地促進國家的全面化發展,能夠在確保經濟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的同時,真真正正地為農村而服務為國家整體而建設。
參考文獻:
[1]葛延青.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生態框架及實施路徑探討[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0(03):32-39.
[2]鄭月.數字金融發展對家庭創業行為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20.
[3]伊諾.淺談農村金融機構敏捷轉型[J].廣東蠶業,2020,54(0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