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其發展水平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隨著信息技術在我國農業領域的不斷滲透和廣泛應用,農業信息化的發展已成為促進農村統籌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發展新型農業生產力以融合信息技術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要條件。當前,農業現代化面臨環境、資源和生產制約等問題與地方農業信息化有關,選擇地方真正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途徑和模式,促進可持續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具有巨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路徑;對策
引言
農村經濟發展是消除貧困的一個關鍵因素。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農業和農村發展問題。農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重要措施,旨在解決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瓶頸問題促進農村和城市的綜合發展。全面實施農村振興戰略,把農業作為發展的基本組成部分,合理調整生產結構和科學規劃,為農村發展創造新條件,保持產業興旺發達,生態美、農村文明和有效的管理?,F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人類社會正進入新的信息發展時代。[1]信息不僅是資源,更是財富,更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實力和現代化水平。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農業,必須迎接現代信息技術滲透帶來的挑戰和機遇。當前根據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村和農民農戶越來越迫切需要科技信息資源。如今,要實現我國農村的快速發展,必須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農業信息化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廣大利害關系人和群眾快速、便捷、快速獲取與農業發展有關的科技信息資源。[2]發揮主觀能動性,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推進國家土地結構戰略性調整步伐。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深入國家農業,農業信息化的集約發展是國家農村經濟全面和諧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農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許多縣市都是歷史上發達的適合氣候、生物資源豐富的農業地區之一。農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近年來,政府高度重視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采取多種措施積極發展農業信息化,大力發展應用方便的農業信息技術,實現了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多元化,由實用階段向資源整合階段轉變。[3]同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增強農業知識、信息和技術的傳播和控制能力,提高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水平,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為實現“城鄉一體化平衡”奠定堅實基礎。
發展農業信息化,有利于農業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還大力推動了一系列農業信息活動,根據市場需求靈活發展各類農業企業,響應客戶需求,擴大農業產業活動空間,擺脫傳統資源制約。農業信息化的發展促進了農業參與國際競爭,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通過先進的農業信息技術,農民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農產品交易和結算。此外,廣泛推廣農產品,擴大農產品市場和通過互聯網進行貿易的機會。城市農業信息化的發展,農業產業化鏈條的鞏固和拓展,吸引了更多的人發展農工。因此,不斷擴大的市場容易產生新的需求,刺激新的農業品種的出現。發展農業信息化,擴大農業產業化規模,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二、農業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發展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共享和利用信息資源,參與社會生活,許多領域的差異尤其突出,如農業信息專業人員的培訓和整個農場質量的提高,以及在國家和外部農業信息系統的發展中,許多矛盾和問題需要解決。
因此,現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在農業信息化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ヂ摼W作為“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節點,可以快速向用戶傳遞必要的信息,并對其作出快速反應。網民不需要訂閱報紙或電視,他們可以通過手機電腦從網上獲得相同或更多的信息,而且速度很快。在我國發達國家和沿海地區,許多農民依靠互聯網,但不僅依靠廣播、電視,獲取農業信息的報紙和雜志。近年來,城市建設在發展農業信息基礎設施方面開設了多家相關網站和農村服務機構。然而,許多農民把蔬菜收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目前的農業信息基礎設施無法充分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產業發展的對策
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當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要求,認真分析農業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點,為農業信息化發展建立有效渠道,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信息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具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廣闊的技術滲透率,強大的工業牽引力和較高的經濟效益。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社會的主導技術,滲透到任何行業和活動領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當前,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面對世界農業信息化的大趨勢,必須結合自身實際??偟膩碚f,就是集中強大的資源,發揮后續發展的優勢,引進先進的農業信息開發技術和工具,預測農業信息技術的發展,在較短的時間內領先于農業信息技術發達地區,實現農業信息化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相互發展。選擇農業信息化的多式發展模式具有以下優點。農業信息化建設規模相對較小。在系統實施過程中,如果發現有缺陷,會及時調整。近年來,農業信息化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與發達地區相比,低收入國家對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需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推動了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第三,這是一個跨越式的過程。根據實踐結果,從發達地區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和模式出發,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避免損失,可縮短發展期。
結論
農業信息化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加快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主要為農業生產主體提供及時、有效和相關的信息服務。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帶動農業產業機構調整。擴大農業產業化活動空間等。同時,在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農業信息化和普及化體系還不發達.缺乏參與的社會機會。缺乏全面的信息資源、信息交流機制等。
參考文獻:
[1]賈鵬. “互聯網+”模式下的遼寧省興城市農業信息化發展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6.
[2]耿紅軍. 縣域農業信息化測評及發展路徑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8.
[3]尚飛燕. 信息技術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應用[D].浙江海洋學院,2016.
作者簡介:管沛先(1977.09-),女,漢,山東諸城人,本科,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