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萌萌 龍樂天 王泳澎
摘要:近年來,中國碳減排方面的決心和成果有目共睹。2020年9月,我國向世界鄭重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光伏發電作為全球低碳轉型中性價比最高的能源形式之一。隨著能源轉型,光伏迎來了新的機遇。光伏系統按其種類可以分為集中式光伏與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一般構建在荒蕪地區。主要是閑置且太陽光照資源豐富的區域,光伏能源比較集中,通過并入高電壓等級電網輸送至遠方供電區域。分布式光伏一般分散布置于建筑物的屋面,多采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工作形式就近消納。由分布式光伏的靈活應用形式,其市場的范圍與規模逐步擴大本研究重點針對分布式光伏展開關鍵技術研究?;诖?,本篇文章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經濟性及政策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分布式;光伏發電;經濟性;政策分析
引言
分布式發電技術作為電力行業的新技術,在解決環境保護問題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成效。針對分布式發電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并網問題,結合技術應用現狀與優勢總結經驗,為今后技術創新與優化夯實基礎。既能夠擴大分布式發電技術的應用范圍,又可以為解決環境保護問題做出貢獻。
1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特點
分布式發電技術是一種現代化環境下的清潔環保型發電技術,功率由幾十kW到幾百kW不等,具有經濟性、高效性與穩定性,一次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等。對比分布式發電技術、傳統形式的集中發電技術,具有如下優勢:(1)分布范圍在用戶周圍。分布式發電為廣大用戶供電具有獨立性,是偏遠地區比較有效的供電方法。(2)容量小,更適合為個體用戶提供服務。(3)經濟性強。大型發電廠普遍需要大額投資,而且建設的時間也比較長,但應用分布式發電技術,僅需數月便可完成建設,投資也很大程度地減少。因為分布在用戶附近,能夠有效減少網損。(4)具有較強的環保性。分布式發電能源多以風能、水能和天然氣為主,這一類新型清潔能源與火力發電相比不會造成嚴重的污染。
2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效益
(1)在社會效益當中,如果實現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落實,就能通過屋頂光伏技術的應用來實現各項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在商業時代的發展背景下,該技術能夠有效利用空地來實現大規模的推廣,所以在進行基本應用的過程中,只要存在著閑置的屋頂就不需要通過專門建設場地來實現設備的應用,因此它十分貼合城市發展運行的特點,并且也能通過大面積的推廣應用來滿足基本建設的需求。與此同時,該項目整體的建造成本較低,且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的光伏組建類型也較多,這也使得在進行建設應用的過程中,對于城鎮的發展而言,只要有較好的入網條件都可以通過此系統的應用來降低電能的消耗。此外,該項目的建設十分便利,這也使得該技術應用后不需要通過人力成本的大投入來實現值守工作的落實。(2)對于社會環境的保障而言,該項目的建立也能有效確保在進行電能供給時,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畢竟,當前所運用的主流發電技術仍以火力發電為主,而這時不僅要消耗煤炭資源,還會導致有毒氣體的產生,這對社會環境的發展與運行就會產生不利影響。在進行該項目的建設與應用時,由于該項目不需要通過其他介質來轉變電能,只需要直接進行太陽能的轉換即可,所以它并不消耗其他自然資源,因此也不產生環境污染問題。(3)對于經濟效益的產生而言,該項目在整體建設應用的過程中,投資成本較小且回報率較大,但是如果以年限進行劃分,在不考慮設備衰退的情況下,整體的投資回報期大約為15~18年,但是如果其整體設備衰敗率較大,那么其基本年限則會延長到20年。對此,單從經濟收益角度來看,如果在進行投資建設時,其整體回收期較長,那么就會導致其經濟效益一般,因此這也需要根據地區實際情況來進行應用建設。
3分布式發電項目相關政策建議
(1)在宏觀政策上進行引導和鼓勵發展在國家及各省、地、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及相關能源政策文件中,應大力鼓勵和引導發展分布式燃氣電站綜合能源項目,同時各地方政府和電網企業在項目引進、審批、并網等多方面,應給予大力支持并為分布式燃氣電站綜合能源項目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2)在電價、電力市場政策上給予支持當前,由于天然氣成本仍然較高,因此須要各省、地方政府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在電價、天然氣發電利用時長、電力市場政策等層面上給予相應支持。分布式發電的電力及能源供應雖然重在就地消納,特殊情況下,應參照當地的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執行強制消納和余電上網政策,切不可由于項目的接入系統電壓等級不同(分布式能源項目通常接入220kV以下地方電網)等情況執行差異化電價政策,尤其在電力市場改革中,應進一步完善電力市場需求側響應交易,調峰、調頻市場交易,按照誰貢獻誰受益的原則,從而有力保障輔助服務提供者的充分權益。(3)進一步完善碳排放、天然氣市場相關政策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天然氣發電的橋梁作用和在電力中的支撐作用將更加凸顯。然而現實情況天然氣發電的低碳優勢并沒有獲得足夠體現,目前天然氣發電的碳配額政策與煤電的碳配額政策仍然執行不同的基準,因此天然氣發電并不能通過低碳排放獲得一定的收益或降低成本。國內的天然氣市場改革還在摸索過程中,天然氣價格受外部市場的影響較大,國際上通過采取減排措施獲得綠色認證的天然氣在國內的碳排放市場暫時得不到認可。由此,天然氣發電作為清潔過渡能源,相關碳排放及市場政策理應得到加倍重視和進一步完善。
結束語
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分布式光伏具有規模小、實用性高等特點,實用前景廣闊。針對分布式光伏關鍵技術進行了分析,以實現光伏發電量最大化、投資成本最小化,不僅保證分布式光伏電站應用的可靠性,同時提高光伏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對促進清潔能源的推廣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何慢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經濟性分析及發展政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9.
[2]宋歡.分布式光伏發電政府補貼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8.
[3]王瑛,李廣德.分布式光伏發電經濟性及政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8(28):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