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普藝術對波普設計的侵染在很多方面,主要體現在藝術想法對設計的啟蒙。對大眾流行文化的重視最明顯的是從波普藝術的理念來看,反對傳統的古典美。藝術家需要密切關注公眾生活,探索公眾的審美心理,并在此基礎上滿足大眾的審美趣味。提倡藝術家要注重對日常生活中人們熟知的、流行的物品的表現。波普藝術的這種理念催生了藝術家們明快、通俗而流行的表現手法。藝術家采用不同的表現方式和材料與傳統藝術截然不同,用經常的、流行的、性感的、巧智的、富有吸引力的、快速的、大量的、價格低的藝術表現來詮釋,他們對大眾生活和流行文化的理解特點。
關鍵詞:波普藝術;當代設計;影響啟發
藝術家們經常用到的展示手法是將最常見的生活物品或流行產品,如:,通過拼貼、放大等方式將易拉罐、水瓶、產品包裝袋紙、冰淇淋、廢舊廣告等以粗俗、顛覆性的形式展現成作品。例如出生在英國的當代美國畫家沙拉莫里斯,他的作品多受建筑影響,波普藝術這種前衛的藝術理念以及反叛傳統的表現形式啟發了前端、高端的設計表達和設計想法,隨著波普藝術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征服了大眾,這種前沿的設計措辭和設計脈絡也順利導入了設計領域。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不能踩在大師的影子上。但是我們可以在練習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想法,敢于打破規則。在對現代藝術作品的處理中,審美視角不僅可以局限于傳統的觀念,除了表面的視覺體驗外,還要注重作品的深層意義,站在作者的角度。只有這樣,藝術才能發展,我們才能成長。國內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波普設計師例如蘇元強的一些海報作品,國內服裝品牌密扇。
今天,各種各樣的藝術設計和包裝都被流行的文明延展,例如愛聽的音樂音樂、涂鴉藝術、街道的廣告藝術。在通過學習波普藝術之后,在學習中實踐,在顏色調配過程中,使用純度極高的顏色來表達含有明顯特性、容易亮度和簡單風格的配色。用晃眼的色彩和簡潔樣式,減少了顏色之間的虛實關系和顏色走向過程,并且加強圖片的吸引眼球效果讓他有亮點。這種創新的配色形式不僅增強了設計的趣味性,同時還展示了傳統美學理念的創新。
在圖案形態表現中,我主要用生活中的靈感包括許多知名著作產生靈感,然后創建草稿,運用各種輔助工具畫圖案和吸引眼球的要素在圖紙上進行創作。在各種相同元素使中重復創作,用相同的要素重新產生想法,把他重新組合排列提取元素;從生活中尋找元素提取繪畫框架,并將其直接應用于曲面創建。 圖片中的圖案簡單而簡單,并使用沉箱的一種重復圖案,展現了作品的獨特風格,
經過波普藝術的陶染,在日常工作中,我使用流行的語言和技巧來表達人們對現代社會中生活和藝術價值的態度。我使用各種新的表達方式,讓作品更有生活韻味,更潮流,讓大眾滿足心里預期。在設計中,我學習了Simon設計大師的設計理念,運用了各種新材料,以及拼貼與組合的方法來呈現在平面廣告中,達到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它打破了傳統的單一圖形設計模式,強調了藝術與生活之間的互動。
由此可以看出波普藝術對波普設計的影響很大,作為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設計來說,設計應該是貼近生活貼近大眾的,然而,在經歷了冷酷而單調的現代主義設計風格之后,流行設計的出現打破了僵局。受到社會環境的劇變以及波普藝術的啟發,使波普設計更加認識到什么樣的元素能夠符合消費者的審美趣味。而波普藝術的實踐恰好激發了波普設計,從而使波普設計得以借用一些波普藝術的表現手法和元素來實現更貼合消費者需求與口味的目的,他對波普設計孕育了悠久的陶染。
波普藝術對大眾流行文化元素的表現手法對當代設計產生了一定的啟迪。挺多的波普藝術的圖形就直接放到現代設計里面。許多波普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直接采用,例如:1991年,這款連衣裙由范思哲設計,直接飾有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的印花。因而整條裙子體現出濃重的波普藝術風格。另外像時尚彩妝品牌NYC出品了一款以安迪·沃霍爾命名的系列香水,香水的瓶身上印有安迪·沃霍爾的藝術作品中的圖案。除了這種對波普藝術中圖形的直接借用,還有一些時尚設計運用了波普藝術的表現手法,如在Dolce& Gabbana在2009秋冬成衣秀場上,展示了一系列印有夢露肖像的禮服,禮服中的夢露圖像被處理成黑白照片的形式,群體上印有的幾張夢露圖像以一種類似波普藝術拼貼手法的形式呈現。
波普藝術以其強烈的視覺識別性對當代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波普藝術在過了這么久大概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還能對今天的設計產生著影響,不僅反映出波普藝術理念的獨到之處,更印證了藝術與設計的互通與互融是一個永不停息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周靖茹.波普藝術思潮影響下的中國當代海報設計[J].西部皮革,2021,43(23):117-118.
[2]張雨檬.論波普藝術對“現成品”的承襲[J].蚌埠學院學報,2021,10(04):60-63+68.DOI:10.13900/j.cnki.jbc.2021.04.014.
[3]曹蓓蕾.淺析波普藝術對平面設計的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21(11):98-99.
[4]丁舒羽.論波普藝術的風格特征與文化意義[J].美術文獻,2021(05):35-36.DOI:10.16585/j.cnki.mswx.2021.05.017.
[5]王威. 波普藝術形式在海報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21.DOI:10.27036/d.cnki.ggxsu.2021.000362.
[6]楊思睿.當代波普藝術與設計的視覺表現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24):96-97.
[7]李紫薇.淺析波普藝術思潮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發展與應用[J].西部皮革,2020,42(15):85.
作者簡介:高馨月(1998.6—),女,漢族,籍貫:吉林長春,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202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