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
臺灣半導體產業遭遇史上最嚴峻的“人才荒”,連被稱為“護臺神山”的臺積電也不再是頂尖學生心目中的“夢幻企業”。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9日報道,半導體龍頭企業合積電為吸引人才加入及留住人才,將對超過5萬名員工全面實施“買股補助”,下月將為此召開董事會。此外,臺積電每年4月都會進行年度例行性調薪,預計今年平均調薪幅度達8%,部分績效優異員工的加薪幅度更超過10%,目的就是要讓員工舍不得走。'聯合新聞網注意到,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一直與半導體大廠的“A級”人才庫無緣,但今年臺積電主動找上門談合作,希望能預約一流人才,為自身企業注入活水。
有臺大電子所教授直言,在多重因素沖擊下臺積電已非頂尖大學碩士和博士生的首選。以合大電子設計自動化畢業生為例,前兩大夢幻企業分別是外商新思和益華計算機,然后是聯發科,臺積電已掉到第四。臺“教育部”育才平臺光電半導體工作圈召集人陳伯奇教授分析說,自2020年起,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晶圓荒,加上少子化、理工科學生銳減等多箭齊發下,半導體人才短缺已形成“完美風暴”。
2020年,臺灣出生人口數首度低于死亡人數,即所謂的“生不如死”;生源減少,報考理工科的學生更是每況愈下。從2013學年至2021學年,就讀高中職電子科的學生減少40%。就在這個時候,國際大廠又“橫插一腳”。2020年5月,蘋果砸大錢在臺灣興建新廠,英特爾在臺員工超過千人,是亞洲第二大據點,去年年底又率先廣招女性,員工推薦男性新人可獲得8萬元新臺幣獎勵,推薦女性則高達16萬元。法國、日本、韓國和瑞士的公司也索性到臺灣設點,直接爭聘工程師。
更重要的是,臺灣年輕人的王作觀和生活態度大變。龍華科大招生處處長張博綸說,中學烘焙體驗課,男生做蛋糕做到眼睛發亮,告訴父母大學想讀餐飲,另外美容美發體驗課也深受歡迎,唯獨對電子、電機等理王科興趣缺缺?多數學生二聽到物理、數學和化學就害怕,很多家長怕孩子受苦,即便薪水高,也不想子女輪班影響健康。有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后干脆跑去當快遞員,他說,"每個月認真一點,9萬(新臺幣)不是問題,主要是自由自在,想送就送,想休息就休息”。
為了解決半導體的“人才荒”,有島內輿論建議大量引進外籍生。陳伯奇說,臺灣應學美國海納百川,歡迎各方優秀人才,外籍生如能留在臺灣,可促進消費、壯大產業競爭力,“他們不是偷走我們的工作,而是共創雙贏”。第二招是鼓勵女生就讀理工科系。不過長久以來,臺灣的氛圍與刻板印象,導致女生就讀理工科的比例遠遠低于歐美地區。臺灣《遠見》 雜志19日感嘆,當工程師都被搶走了;連臺積電的光環也逐漸褪色時,“臺灣還剩下什么?,這已非單純的人才戰,而是動搖第一大產業的安全議題了”。▲
環球時報202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