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靜
摘要:幼兒園安全工作是推進幼兒園教育教學穩定有序的重要保證,也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為了高效開展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教師必須立足于幼兒的實際特點,積極探索并創新安全教育的形式與方法,通過實踐活動教育幼兒,讓幼兒學習安全防范的知識,并掌握辨別危險的能力,從而確保幼兒的在園安全。本文基于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現狀,闡述了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實施途徑
引言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危險因素。而通過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可以使孩子通過特定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規避風險,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因此,幼兒園應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制定綜合合理的計劃,組織課程內容,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貫徹安全意識,從而更好地開展安全教育。通過樹立幼兒的安全意識,可以更好地保護幼兒,遠離危險。
一、當前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現狀
(一)幼兒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由于幼兒年齡小,孩子們對身邊的危險無法清楚地認知,即便身處危險之中也渾然不覺,甚至會因為好奇而主動去觸碰危險的事物,比如在眾多孩子一起玩耍的時候,相互之間追逐打鬧,容易出現撞傷和摔倒;也很可能出現幼兒爬到高處而無法下來或者直接跳下來的十分危險的現象。幼兒本身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因此才會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幼兒自身的自我保護意識必然是源自家長和教師的教導,所以這也是首要加強的層面。
(二)幼兒園設施存在安全隱患
幼兒園是給孩子們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園內為孩子們準備了諸多游戲設備,滑梯、木馬、蹺蹺板等,這些設備無疑是孩子們快樂的來源,能夠充分豐富孩子們在幼兒園中的生活。然而,這些設備同樣會產生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相關設備使用時間較為久遠,設備安裝銜接處會出現老化現象。
(三)幼兒園教師教育理念死板
大部分幼兒教師依舊采取死板、專制的教育模式,一味地向幼兒傳授陳述性的理論內容,過于突出自身的“講”,卻忽略了幼兒的主體體驗與接受意愿,這種“我講你聽”的模式不僅磨滅了幼兒對安全知識的學習熱情,而且抑制了他們安全意識的增強。
二、幼兒園安全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
(一)在活動中滲透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
為了能夠有效地培養本班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教師要在準確地把握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適當地開展日常教學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向幼兒滲透安全教育,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能直接將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向幼兒直接告知,而是適時地引導幼兒進行自主地建構和思考,使其感知到實踐活動中蘊含的安全常識,以此來豐富他們的安全知識。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安全教育的滲透,不能過分地干預幼兒的活動,要讓幼兒自己認識到具備安全意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步培養幼兒實際應用安全知識的能力。
(二)引導幼兒主動發現危險,增強幼兒辨別危險的能力
為了能夠進一步增強本班幼兒辨別危險的綜合能力,教師要努力轉變以往“一人主導”的教學模式,給幼兒留出足夠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和機會,使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逐漸發現身邊的危險,從而才能積累更多實用的規避危險的經驗,有利于豐富幼兒的生活安全常識。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幼兒主動地發現活動中或周圍所存在的危險,并找出避免發現危險的好辦法,在此過程中既有利于鍛煉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鍛煉他們對隱藏危險的辨別能力。
(三)建立和健全幼兒安全教育評價機制和監督體系
幼兒安全教育評價是指對幼兒安全教育實施過程和安全教育效果的全面評估,它既可以明確幼兒安全教育的內容與幼兒身心發展狀況,又有助于抓住幼兒安全教育的主要矛盾,有效指導教師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通過適宜的安全教育活動和形式促進幼兒安全意識的增強和安全防護能力的提高。安全教育評價體系的建立促進了幼兒園整體的安全管理,同時也促成了安全管理監督機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有助于形成幼兒園安全教育量化管理體系,形成直觀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從而保障了幼兒安全教育實施的整體效果。
(四)定期開展安全逃生演練,增強師生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定期組織演練活動,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踩踏、地震、防拐騙演練等,并在每次演練后組織教師對應急疏散及逃生情況進行反思。師生在情景模擬中掌握自我保護技能和方法,懂得逃生知識,在反思中找出不足。此外,請消防教官來園現場指導和點評演練活動,組織師生家長參觀汽車公司、消防隊、平安教育基地、交通安全體驗館等,突顯演練及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戰性和實效性。
(五)合理指導家庭安全教育,保障幼兒的安全健康發展
為了能夠保障幼兒的人身安全,促使本班幼兒得到健全的發展,教師一定要對家庭的安全教育進行合理地指導,因為保護幼兒的安全不能全推脫到教師個人身上,家長也是幼兒的監護人,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幼兒園和家庭雙方共同實施。因此,幼兒教師要讓家長意識到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的責任,并積極地配合教師所開展的安全教育活動,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外出都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躲避生活中隱性危險的意識和能力,使幼兒掌握一些基礎的規避危險、保護自我安全的能力。在教師指導家庭安全教育工作中,首先,引導家長平時不能過分寵愛幼兒或保護幼兒,過度保護無法使幼兒意識到在生活中以及社會上存在危險。其次,引導家長從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對幼兒的一言一行都要進行及時的指導,讓幼兒能夠發現生活中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最后,通過家長的配合以及家庭實施安全方面的教育,可以促使幼兒向更好更健康的方面發展,有效地確保幼兒的安全。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教師在幼兒園進行安全教育工作時,應從孩子的實際認知現實出發,科學地選擇與運用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和教育活動,為每個孩子提供機會。通過參與活動,進行感知和體驗,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促進幼兒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識,并在各種指導下獲得有效的安全技能,使安全教育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和自我實現。
參考文獻:
[1]戚菊蘭.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略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29.
[2]喬旻.試論幼兒園安全教育管理的現狀及措施[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104.
[3]黃佳佳.淺談加強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J].才智,2018(1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