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在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影視類專業相繼開設了很多實踐類的課程,但是很大程度上該實踐課程是與社會需求相脫節,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兩張皮”現象導致無論從課程內容還是課程方式以及課堂環境都相差甚遠。教師應著眼于課程教學方式、方法、模式的創新,探究教學模式創新的基本脈絡與邏輯,促進高校影視教育學科的滲透融合,不斷培養輸出優秀人才,推動影視產業發展的提質增效。
關鍵詞:職業院校;影視教育;實踐融合
隨著我國時代的不斷發展,培養更多的創新實踐型管理人才,滿足國際企業和我國經濟社會的不同需求。對于一些職業院校的影視教育專業來說,實踐教學不僅僅是可以有效幫助在校學生逐步加深和不斷提升他們的影視專業知識,還不僅可以有效幫助在校學生深入了解各個社會,了解各個行業,拓寬國際視野,擴大專業知識面,積累實踐經驗,為以后的就業工作實習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高素質的影視專門人才作為影視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必須要抓住實現創新和發展的機會,通過實踐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有效推動高職院校影視教育的發展。
一、職業院校影視教育發展現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對技術性人才的需求增加。畢業生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使高職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大概從2015年起,中國電影產業的高速發展、傳媒娛樂行業的興起,使影視類碩士的考研人數與日俱增。然而近幾年的宏觀調控、稅收風波、大裁員等背景讓中國的影視業進入寒冰期。在這種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我們影視類高職學生的就業現狀就更加嚴峻。
當下很多影視專業的學生由于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的缺失,畢業走出校門后不得不經歷一段艱難的學習磨合期。這種現象一方面與影視專業教學素來重理論輕實踐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目前高校影視專業人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有關。以往教學中日常實踐多是任課教師根據學習內容安排,具有較大的自主性和隨意性,學生習慣于通過實踐練習解決單個知識點的問題,而缺乏將知識點放到完整影視創作中思考的全局觀念,學生缺少實踐鍛煉和自我提高的平臺,自主創新能力未能得到發揮,導致我國高職影視教育的人才培養效果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制約了我國影視行業的發展。
二、影視教育實踐教學發展路徑
(一)強調素質實踐教育
高職教育是以為社會輸送職業人才為導向的教育類型,其職業性和實踐性是其最基本的特點。對于影視教育來說,需要學生在進行基礎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過程中發揮實踐指導的作用,讓學生在自己的獨立摸索中不斷學習,從而建立起立體的影視專業知識體系。
教師要在把握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科學設計教學結構,增加影視專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環節,教學目標設計應當遵從三個維度,即為素質、知識和技能,安排課程實驗、創作實踐等兩個階段,并尊重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式教學、現場教學以及其他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創作興趣。尤其是在影視專業理論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將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學生,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通過影視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先進事跡、優秀案例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影響,幫助學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學以致用的素養。
(二)開設“工作室”教學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是以工作室為依托,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與發展的面向社會、面向企業實際生產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在影視教育實踐教學發展中以工作室教學為基石,把職業教育傳統的三段式學科課程結構轉化為基于工作過程的創新型課程結構體系,從具體工作開始,展開教學過程,學習對象具體,學生易于掌握;不僅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現自己的空間,還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幫助學生掌握現在的發展形勢,有助于他們把握好專業的市場和具體的情況,不斷地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為學生打造一個更接近實際工作環境的良好氛圍,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工作室在構建之初,教師一方面要借鑒企業管理的模式,在對專業培養方向、專業崗位群的職業工作崗位分析,確定專業核心課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建立與專業崗位方向相對應的影視專業教學工作室,讓學生能夠親身的感受到影視專業的發展情況,加強作品策劃、制作、參賽、展示、評論的良性循環機制,提高學生的創作積極性及綜合創意,為自己以后的發展確定目標。
另一方面,學校必須要緊跟市場的發展需求,與相關影視企業建立長期的、互惠互利的關系,盡可能選擇從企事業單位引進的真實項目,通過具體的影視人才創業案例、影視策劃與制作實例開展理論與實踐教育,并利用合作企業的技術、人員、項目等資源和優勢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指導等課程,打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界限,為大學生提供理論支持、政策支撐、示范模板和實踐平臺,積極推動影視創新創業的項目化、具體化,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復合型高職影視人才提供最大可能。
結束語
近年來,為著力促進高校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與全過程實踐中的職業研教深度融合,家學者進行了許多新的探索和創新實踐,旨在好地提高培養在校學生的職業綜合性和職業服務能力,這也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和重要實踐。本文以素質教育理論教學和工作室式開放性實踐教學為例,有效提高影視教育在校學生的理論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培養其綜合性的職業技能。
參考文獻:
[1] 于子淇. OBE教育理念下影視類課程實踐教學與新媒體融合研究[J]. 江蘇科技信息,2021,38(7):56-58.
[2] 沈玲玲. 高校影視教育的融合發展及其實踐路徑[J].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3):121-126.
[3] 王立. 融媒體時代影視藝術教育的融合路徑研究[J]. 藝術評鑒,2021(24):11-14.
[4] 夏歡慶,史重慶,楊翎翔,等. 高職教育產教融合發展的策略初探 ——以影視舞臺技術班為例[J].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9):58-60.
作者簡介:呂優悠(1993.08-),女,漢族,福建廈門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設計學(視覺傳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