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斌
摘要:在全球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的影響下,我國為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作業負擔,促進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全方位人才,提出了“雙減”政策。學校為落實“雙減”教育制度,對教師的教育理念、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改革創新,小學數學作為基礎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提質增效方面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努力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本文以小學高年級數學中正反比例的解法為例,對雙減之下數學課堂如何提質增效提出見解。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課堂;提質增效;正反比例解法
一、小學數學課堂提質增效的原因
(一)學生課堂效率低
“雙減”政策的提出,對小學數學課堂的質量以及課堂的教學效率起到了促進作用,減少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部分老師并未真正意義上認識到“雙減”政策對學生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教師絕大多從小數飽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因此教學思維一時難以轉變。在課堂上的教學過程中依舊采取老師占主講地位,學生被迫聽課的方式,課堂上沒有練習時間,導致學生課后作業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學生在課堂上大量的吸取知識,沒有時間對知識進行思考,在課后做題時往往出現不能獨立思考分析問題、不會審題做題等困難,家長不了解老師的數學教學方法,無法提供有效的指導,導致學生數學作業頻頻出錯逐漸失去學習信心,降低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為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注重小學數學課堂的提質增效。
(二)學生缺乏獨立思考
小學數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獨立性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學生對待數學學習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是對老師授課內容進行簡單的模仿套用。數學知識考驗的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單靠學生套用公式、死記硬背是遠遠不夠的,最主要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并通過自主思考問題將其解決,真正的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理解數學課本中的知識,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促進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斷發展。
二、小學數學課堂提質增效的措施
(一)抓住課堂質量
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師要想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必須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發展,引導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上抽象的知識點,還能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改善了傳統教學中缺乏實踐的問題,促進了課堂質量的提升。小學數學中正反比例解法的教學,傳統模式下教師在授課時,大多采用先講正反比例的概念和相同點的方法,但是學生面對羞澀難懂的專業概念學起來比較吃勁,導致學生人為自己學不好正反比例知識,對學習正反比例解法失去了信心,學生課堂注意力逐漸分散,影響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講課前先結合實際出幾個生活中的小問題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如,教師:“同學們今天咱們要將正反比例,在講課前我先考同學們一個小問題,學校舉辦一場馬拉松比賽,小明和小紅進入了總決賽,現在爭奪第一名,比賽規則是在一個小時內,誰跑的更遠誰贏。請問同學們小明和小紅比賽中路程、時間和速度哪個是固定了呢?你們知道他們這次比的是什么呢?”學生:“時間固定了,比的是誰的速度快。”教師:“小朋友們真的太聰明了,你們一下子就答出了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正比例,咱們都知道固定的是時間,那么他們速度越快是不是跑的路程越遠,咱們把速度和路程看做兩種量,得出一種量變換另一種量也就隨著變換。”教師通過把課堂上的正比例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的知識,吸引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學生自主參與課堂進行思考,提升了教師的課堂質量。
(二)抓住課堂效率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場地,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是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要充分優化改革自身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效率,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學生互幫互助有助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幫助教師更精準的教學。例如今天要講正比例和反比例之間的聯系,教師在課堂授課前可以先拿出十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針對本節課要講的知識進行小組預習,小組成員互相交流、互相幫助,把之前學過的正比例知識和反比例知識進行復習,找到正反比例之間存在的聯系,對本堂課內容進行預習有助于學生自主思考,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討論結束后各小組把討論的結果進行分享。老師在對學生討論的結果表示鼓勵并針對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最后對正反比聯系進行講解,這種方式既有助于發揮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先自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又節省了課堂上的時間,節約的課堂時間老師可以引領學生進行隨堂練習,對課本知識進行做題鞏固,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學習效率,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提出,是要求學校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減少課后作業的負擔,而不是減少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學校在雙減之下更應該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根據時代背景需求和學生對實際需要不斷調整教學理念,保證教育教學理念的科學性、合理性,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參開文獻
[1]白凌曉.落實“雙減”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2(02):10-11.
[2]項來業.減負? 提質? 增效? 打造高效課堂[J].基礎教育參考,2014(12):15-17.
[3]凌晨.聚焦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提質增效的生本化課堂[J].當代家庭教育,2019(33):65.
[4]何忠云.關注“三量”,提質增效——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內蒙古教育,2015(08):70.
[5]張書剛.提質增效,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