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時期,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必須要從幼兒的日常活動中抓起,通過在一日活動中滲透衛生生活習慣的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因此,幼兒教師必須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的生活衛生習慣,教育孩子正確的講究衛生方式方法,給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從而在幼兒園之中形成一股講衛生、知文明的良好風尚,為塑造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風貌貢獻一分力量。基于此,本文詳細闡述了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的一日活動策略。
關鍵詞:一日活動;衛生生活習慣;養成策略
引言
幼兒期不僅是幼兒建立三觀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幼兒衛生生活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不但可以保障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而且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將貫徹幼兒的一生,使幼兒終身受益。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衛生意識,營造良好的衛生氛圍,通過各種游戲和教學活動,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衛生生活習慣。
一、在一日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良好衛生生活習慣的指導原則
(一)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自主形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
幼兒是自身成長發展的主體,也是自己衛生生活習慣養成的主體,無論是家庭還是幼兒園都只是外力,可以起到幫助和支架作用,但不能替代幼兒的自主體驗和成長。因此,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的養成根本上要發揮幼兒自身的主體作用。首先,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教師要避免“包辦代替”,給幼兒充分的自主空間,讓幼兒在體驗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其次,在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同時,教師并非完全的“局外人”,而是幼兒經驗的指引者、促進者。在幼兒主動嘗試過程中,教育者要觀察并抓住習慣培養的契機,基于幼兒的需求進行正向引導,強化幼兒的良好行為,及時糾正幼兒的不良衛生行為。最后,當幼兒在日常活動中向教師尋求幫助時,教師要耐心地提供支持和幫助,當幼兒行為表現好時,教師要給予贊賞和鼓勵,強化良好行為,當幼兒出現不良行為時,教師要善用方法,及早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對于已經形成的不良衛生習慣,教師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循序漸進地糾偏。
(二)創新教學活動策略,增強幼兒的衛生意識
要培養幼兒的良好生活衛生習慣,需要教師創新活動策略,增強幼兒的衛生意識。只有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組織的相關活動,并且主動地形成習慣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師需要進行詳細的教學活動設計,并且結合多種教學手段。首先,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不能只是用口頭或者文字的方式進行。對于幼兒來說,接受并且學習的重要前提是興趣。只有激發幼兒的學習和求知欲望才能夠真正地促使幼兒接受教師的觀念。所以,幼兒教師一方面可以用滲透理念的方式來進行,另一方面還需要做到圖文結合,最好以游戲的方式完成整個培養的過程。
(三)家園共育,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幼兒良好衛生生活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配合,家園共育,共同完成,因此,我們需要做好家長的工作,召開家長會、利用家園聯系欄,積極和家長溝通,讓家長知道幼兒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要求家長和老師樹立榜樣作用,一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學習和模仿,在平時的生活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并持之以恒地培養幼兒養成良好衛生的生活習慣。
二、在一日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良好衛生生活習慣的具體活動策略
(一)保持幼兒個人的衛生習慣
首先,一定要幫助幼兒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餐具消毒,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被傳染疾病。其次,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如果不注意保護乳牙,。乳牙會被蛀蝕還會影響恒牙的生長發育,甚至影響食物消化與吸收,不利于生長發育。因此一定要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會漱口、刷牙,睡覺前不吃糖果餅干等。最后,保持個人身體和服裝整潔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要接觸很多東西,往往會沾染各種污物和細菌。所以我們一定要使孩子在飯前、便后和手臟時養成洗手的習慣。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首先,要培養孩子經常及時喝水的習慣。兒童時期新陳代謝旺盛,熱量需要較多,需水量較多,我們應該觀察孩子,提醒他們多喝水。但是孩子到了吃飯時往往會覺得口渴,于是飯前大量喝水,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在吃飯前半小時到一小時內,提醒孩子喝水,飯內也可適當加些菜湯、稀飯,給孩子干稀搭配吃。其次,要教育孩子不吃不干凈的食物,從地上撿的東西絕對不能隨便往嘴里放,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凈,最后,飲食應定時定量,除每天規定就餐外,不要隨意給孩子吃糖果和零食,吃飯時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使孩子養成吃多樣化食物的習慣,避免偏食或挑食。孩子稍懂事時,每次給孩子吃一種新食物時,說明吃這種食物的好處。
(三)保持幼兒良好睡眠習慣
首先,要為孩子們創造良好的睡眠條件和環境。睡眠環境要安靜,空氣要清晰,被褥要輕,其次,有條件的孩子穿睡衣睡覺。睡衣宜選全棉布制作,要寬大,使孩子全身血脈流通。再次,孩子們上衛生間要有定所。最后,孩子睡前應有適當散步,適當娛樂。在園午睡前讓孩子自由結合去散步,看看美麗的花草、樹木和可愛的小動物,晚間無論在家或在幼兒園都要開展娛樂活動,如共用水果,同唱一首歌,說說笑話,這樣可使孩子們懷著愉快心情,安安穩穩地進入夢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必須落實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因此,在這一時期,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多鼓勵肯定孩子。營造積極快樂的氛圍,并注重良好衛生生活習慣的培養與滲透,促成這些習慣的內化,進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郭衛斌.幼兒園衛生保健干預措施及效果分析[J].科技風,2019(34):194.
[2]張現霞,郭慶華.幼兒行為習慣培養問題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42.
[3]石凱淵,石少敏.幼兒園環境衛生現狀與對策探析[J].新西部,2019(18):107+127.
課題:《淺談如何在一日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 CJG20100。
作者簡介:胡潮(1993.09),女,漢族,安徽滁州人,本科,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