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鑒賞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認知,提高學生創作美、欣賞美的能力。因此,在高中階段開設音樂鑒賞課程能夠進一步提高音樂教育的系統化水平,讓學生在接受音樂教育的過程中,了解多元文化音樂的不同模式和表現形式。對話式教學的滲透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好的感受音樂、認識世界,從而形成一種積極的探索欲望,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對話式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高中音樂鑒賞教育逐漸成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平臺。對于對話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去鑒賞不同國家的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環境和特點,其中的差別和魅力也更值得高中生去探究,有助于深入推廣。
一、對話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價值
鑒賞音樂這種藝術形式能夠體現出不同文化的特點。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教育中,開發一些多樣化的鑒賞教育形式,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認識不同音樂形式的基礎上,了解音樂背后所蘊含的特點。比如說,中國音樂與西方音樂教育中常使用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都是不同的。這主要取決于兩個國家的藝術風格是不一樣的。在西方音樂中,演奏者常會使用鋼琴、小提琴等樂器進行演奏。而在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中,人們更擅長用二胡、古箏、笛子和嗩吶等。這些不同的表現形式,會帶來樂譜和樂理上的不同。在高中音樂鑒賞教育領域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利用對話式教學的積極形式,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意識到音樂的差異,從而形成更加全面的藝術觀。
音樂在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音樂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和代表形式。為了讓人們能夠認可中國傳統音樂的形式,也讓不同的音樂給中國音樂的發展帶來充足的營養,我們必須要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讓學生明確不同文化音樂的形式差別,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才能更加有效的促進音樂文化的傳播與融合。正是在這一理念的驅使下,在高中階段開展對話式教學,就是為了大力弘揚中國音樂之美,讓不同的音樂都能夠在這片土地上融合發展,最終孕育出更多優秀的音樂作品。
二、對話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平等對話交流,提升鑒賞實效
在傳統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的地位,學生無法在教學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只需要依照教師的命令進行學習和操作就可以了。因此,學生開始處于被動的地位,消極的進行音樂鑒賞活動。但是,在高中音樂課程不斷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雖然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但是必須要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對話平臺,讓學生能夠以平等的身份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溝通和交流。基于共同發展的理念。為了實現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目標,就必須發揮對話式教學的優勢。基于這樣的思考,教師和學生間的交往活動也是一種補充活動,學生可以通過向教師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技能。高中音樂教師也可以在與學生的交往中發現自己學習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積極的改正這些問題,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和自我提升。
(二)堅持學生本位,突出鑒賞教育
在高中音樂鑒賞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的關鍵在于提高學生對高中音樂課程的認可程度。要想讓讓課程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就必須要以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為根本出發點,教師在明確學生需求的情況下,設定相應的教學內容,提高課程思政的針對性。如果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無法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就會造成鑒賞教學內容的割裂,影響教學效果。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教師應該與學生達成一種互動的默契,不管是對話式教學學習,還是在高中音樂教師對課程的設計,都要涉及學生本位的理念。較為適應的互動方式,就是要引導學生在課程教學和設計環節發揮自主探究的作用。音樂鑒賞教育的關鍵在于利用理論與實踐的形式,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和創造能力。在高中音樂鑒賞教育實施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大量的理論教學。音樂鑒賞教育本身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果教師將思政內容作為課程開展的重要部分,就會舍本逐末。因此,促進二者的有機結合,是教師必須要關注的問題。比如,在講解一些具有愛國情懷的音樂曲目時,教師既要告訴學生這一樂曲運用了哪些藝術技巧,具備哪些藝術特點,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比如這一音樂作品是創作于哪個年代?他有怎樣的歷史背景,創作者又經歷了哪些變遷。只有學生了解了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才能夠激發自身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更高的藝術素養。
(三)探索合作學習,強化對話交流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開展對話交流,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團隊配合意識,因此在小組分配前期就要明確學習目標與學習形式,注重學生的個體化發展,讓學生在高中音樂鑒賞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基本知識,還要培養學生探索音樂、分析音樂的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內逐漸形成正向的情感態度與學習態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每個小組的特點進行組長選拔,鼓勵組長于組員之間相互溝通,這樣才能讓互助性的學習合作本質突顯出來。在小組分配過程中,高中音樂教師都會面對學生個體化差異較大的問題,學生個體化差異包括學習能力以及合作特性等,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進行教育宣講,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同時也能查看出學生的日常學習態度,鼓勵學生在合作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對于音樂鑒賞話題可先進行內部討論。在目標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組內成員學習能力的音樂鑒賞主題,提升所有小組成員的交流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這樣的思考,高中音樂教師必須要在教學時不斷創新鑒賞教學的基本方法,將對話式教學運用在鑒賞教學之中。對話式教學正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了解音樂風格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提升音樂鑒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鄧春華. 對話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J]. 教師博覽(科研版),2021(8):81-82.
[2] 邱玉姣.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對話式教學的應用研究[J]. 人文之友,2020(2):255.
[3] 鄔佩華. 關于對話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文淵(中學版),2019(4):63.
作者簡介:黃嘉文(1999.02-),男,漢,河北香河人,海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7級音樂學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