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溢
在初中學習的這幾年里,我的數學成績一直較好,所以經常有同學或其他年級的學生詢問我學習數學的方法,我當時告訴他們的都是一些零散的東西。如今已經進入初中學習的最后一學期,大家的學習又緊張了許多,復習階段知識的綜合性變強了,很多同學感到很吃力。一天數學老師找到我,要我給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我才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相對于小學數學,初中數學學習內容有大幅度增加,課程難度也大幅提高,對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要求自然也更高。同時數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因此學好初中數學非常的重要。其實,初中數學的學習有其獨特的學習方法。 我認為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重視基礎知識
打開數學課本,我們就會發現書中有些藍色的字,這部分就是定義、定理、法則;還有些文字或字母帶有長方形的框框,這就是運算律、公式;在有的頁面右側或左側會出現云圖或黃顏色的長方形。我們很多同學對這些有特殊標記的地方不夠重視或視而不見。這直接導致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對基礎知識理解不透徹,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代數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數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代數式”。二是,不注重知識的推導,對概念、定理等只停留在記憶上,時間一長就忘的干干凈凈。例如,整式的乘法公式,七年級下冊就已學習,到現在復習時還有同學忘記。如果我們能用多項式乘多項式的法則把這個公式推導出來,可以肯定地說,你再也不會忘記。三是,對知識不研究,理解膚淺。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定義這一節時,只要閱讀課文就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形似比,而當老師問我們相似比為“1”的兩個三角形的關系時,很多同學都不能立刻回答。如果你在閱讀課文時,注意了右側的“云圖”,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因為“云圖”中的提問,就能引導我們拓展思維。
2、歸納解題思路,提煉解題方法
以前,大家都是采用“題海戰術”,雖然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但是卻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率低下。特別是自去年國家實行“雙減”以后,我們不可能再有更多的時間去刷題,好多同學都感覺自己的成績有所下降,認為是自己題目做少了。其實不然,雖然題量減少了,但這些題都是老師精挑細選出來的,涉及到各種題型,每一道題,都是針對一個或幾個知識點,都會反映出一定的思維方法。我們每看或做一道題目,都應體會如何應用數學知識,應理清它的思路,掌握它的思維方法。時間長了頭腦中便形成了對每一類題型的“通用”解法,即正確的思維定勢,這時再解這一類的題目時就易如反掌了。有些同學老師講過的題會做,其它的題就不會做,只會依樣畫葫蘆,題目有些小的變化就干瞪眼,無從下手。原因就在于不明白數學知識是怎么應用的,解題時是怎么思考的。數學題目是無限的,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卻是有限的。只有學會歸納和總結,題目才會越做越少,才會越學越輕松。
3、勤于糾錯,善于糾錯
在平時練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有些錯誤會一犯再犯。如:根據根與系數的關系求方程中的字母系數時,總是忽略二次項系數是否為0和判別式的值是否符合題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最主要原因還是其在大腦中印象不夠深刻,在潛意識里沒能留下印記。究竟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呢?那就時充分發揮“糾錯本”的作用,把我們平時作業中做錯的題集中在“糾錯本”中訂正,在一些關鍵的地方用紅筆做上記號。當有空余時間的時候,拿出來讀一讀,看一看,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4、樂于探討,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在學習過程中,有時經過自己反復思考仍不能理解或解決的問題,應積極與其他有困難的同學共同商討,集思廣益,力爭達到問題的解決。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你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里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于大家相互學習。如果通過共同探討仍然不能解決,應積極向他人(或)請教,不能將問題越積越多。對于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二是礙于面子,怕被同學瞧不起。在學習上千萬不要“不懂裝懂”,要不恥下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掃清障礙,不但進步。對于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同學,應樂于幫助別人,當有同學向自己請教時,應敢于接受挑戰,賴心講解。在幫助同學解決問題的同時,既使自己的知識得到了鞏固、提高,又能增強自信心。
數學雖然是一門較難學的學科,但只要我們勤于研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就一定可以找到適于自己學習的方法,就一定能學好數學,并喜歡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