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多角度對青白江自貿區發展存在的機遇進行闡述分析,以期為使用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青白江自貿區;機遇;挑戰
一、青白江自貿區發展中存在的機遇
四川自貿區以與東盟國家合作為主,輻射西南地區。在參觀青白江保稅區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知道,購買后的產品配送是非常高效的,這離不開現代物流。一是商品和服務貿易面向全球。產品的市場是巨大的,有很多地方值得開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電子產品、手工藝品和食品可以交換。二是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有效的關稅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加工和生產成本,降低價格,從而增強國際競爭力;它提供了一個更加開放的人才環境。第三,產業鏈中的全球企業可以聯合起來。
自貿區產業供應鏈政策更加靈活。一是自貿區在關稅、市場準入、市場成熟度方面較非自貿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受益于政策,減少了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如“先入關、再報關”弱化了海關職能。二是旨在服務自貿區自由化、便利化的監管政策更具靈活性。基于“小政府、大社會”的市場構建模式,由于大幅削減了行政審批事項,以注冊制為基本思路,監管更注重效率而非監管面。這些都為自貿區產業供應鏈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政策環境。自貿區產業供應鏈區域輻射面廣。自貿區的發展與周邊地區的發展密不可分,一方面,自貿區應對周邊區域起到領導、輻射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自貿區的周邊區域永遠是自貿區的見識的后盾,共同發展。自貿區供應鏈發展與國家對外戰略息息相關。
開放的政策將繼續釋放巨大的產業發展紅利。我國經濟正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GDP 年增速回落但較主要經濟體仍有絕對優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度合作,自貿區產業供應鏈所處的內外環境積極有力。越來越多高新企業的涌出,我國作為世界工廠不再是廉價商品的代名詞,自貿區更是這些企業的聚集地。自貿區產業供應鏈發展與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構建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產業供應鏈的分布也跟隨區域經濟集群具有集聚效應,“十四五”規劃顯示要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這一目標的實現要與對外開放的實踐相結合,即需要產業供應鏈的優化升級。自貿區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主要體現在自貿區產業供應鏈的強大支撐作用。一是自貿區產業供應鏈的全球調度能力,通過全球配置資源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保障與市場。二是自貿區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協同作用,以自貿區產業供應鏈為核心,通過協調區域內、跨區域供應鏈,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的協同。
二、青白江自貿區發展中存在的挑戰
當前,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給FTZ工業供應鏈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開放的商業環境下供應鏈系統需要不斷升級。隨著經濟領域的不斷開放和自貿區的成熟發展,生產單位在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拓展市場等方面仍在進一步完善,但空間相對有限。自由貿易區與國外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競爭將通過供應鏈傳導體現為高質量供應能力的競爭。
與此同時,去全球化逆轉了全球自由貿易,割裂了工業供應鏈。新一屆美國政府上臺以來,去全球化進程加快,中國政策的變化導致中美貿易陷入僵局,這也直接導致中國產業供應鏈尤其是高端制造業出現斷裂風險。一方面,這種敵意分離違背了基于比較優勢的貿易理論,導致生產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產業供應鏈關鍵領域的“卡脖子”直接削弱了高端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
自貿區產業供應鏈發展面臨的管理風險。相較于非自貿區,自貿區相對寬松的產業發展環境,使產業供應鏈不可避免地面臨管理上的風險。一是產業供應鏈的退出風險。自貿區實施的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給予供應鏈上企業自主權,但同樣地,不適合市場的產業供應鏈將很快被淘汰。二是制度風險。自貿區企業存在利用寬松的制度環境鉆空子、不當獲利的動機,尤其是利用金融財務手段隱瞞或通過信息不對稱獲取不當利益,這些都對自貿區產業供應鏈健康發展構成潛在威脅。
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四川自由貿易區發展的概況,并通過調查和數據檢索對自由貿易區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主要成就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的政策措施、充足的人力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等。以期為更好更快地推進四川自由貿易區建設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司詠梅,張捷.以通道促貿易? 以貿易聚產業? 著力破解內蒙古“酒肉穿腸過”困局——四川自貿區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的啟示和借鑒[J].北方經濟,2020(07):37-39.
[2]張宇航.香農自貿區對四川自貿區建設的啟示[J].財富生活,2019(12):85-86.
[3]舒朝普.自貿試驗區的“四川樣本”[J].中國外資,2019(03):14-18.
[4]張成玉,李婉星.我國第三批自貿區運行一周年主要成效比較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7(09):58-62.DOI:10.16594/j.cnki.41-1302/g4.2018.09.013.
[5]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區委黨校課題組,劉文道,張桃榮.自貿區背景下成都市青白江區臨港經濟發展研究[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7(06):93-96.
[6]李果,郭婧玉. 第三批自貿區半年報:紅利逐漸釋放? 新增注冊企業超6萬家[N]. 21世紀經濟報道,2017-10-19(008).DOI:10.28723/n.cnki.nsjbd.2017.007144.
[7]建設內陸一流海關? 服務成都經濟發展[J].先鋒,2015(09):30-31.
作者簡介:陳汶(2001-),女,漢,四川南充人,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