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產品的生命周期也相應縮短,依靠意外產品開發或市場戰略不是企業成功的正確選擇,越來越多的企業慢慢轉向選擇正確的技術創新戰略模式,科技創新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取之不盡的動力。為了使許多傳統商業模式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應用于現代信息技術環境,本文利用信息條件分析和探討了企業戰略管理模式的創新,得出了企業戰略管理模式創新改革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企業;戰略模式;技術創新
1信息技術背景下技術創新的發展
由于技術創新的全球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一方面給廣闊的企業帶來機遇,也使企業面臨挑戰。在如此激烈的世界競爭中,企業想要發展,就必須選擇自己的全球化戰略,進行深入、全面的管理改革,特別是技術創新模式的改革。一些團隊對技術創新和企業規模進行研究發現:近年來,日本經濟學家云劉松夫、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亨利荷蘭等許多學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小企業上,同時,中小企業不得不擔心企業規模,企業規模已成為影響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這并不是絕對的,與大企業相比,它們有自己的優缺點。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沒有這些優勢,但卻具有自身優勢:一是內部員工團結統一,便于溝通方便,減少內部信息損失;二是良好的組織結構,靈活的技術創新系統;三是比大型企業更快的創新時間和效率;四是戰略模式選擇的靈活多樣性。
2 企業戰略模式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2.1對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要素構成的分析
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從事技術創新活動的基礎,在技術創新的有效性和技術創新戰略的選擇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國內外學者對技術創新能力要素的分解也有所不同,從企業層面的技術創新活動的角度來看,創新過程更接近企業的現實,很容易被企業理解。因此,本文從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從創新投資能力、研發能力、創新生產能力、創新營銷能力、創新機制、創新能力和創新產出能力的角度,對高科技企業進行評價。
2.2 對企業創新的特征進行分析
創新是在人類意識的控制下進行的一項創造性的活動,它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敏銳的思維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才能反映出滿足事物發展要求的常規實踐活動。然而,這種常規活動不是工作的一般復制,不是簡單的原始內容修復,而是突破性發展、根本變化、綜合創造、繼承的升華,不同于創造、發明、創新等,主要特點如下:本地風險企業的創新在實踐中與技術原理、產品市場、外部環境條件及其自身的發展戰略有關。
3 建議與意見
創新是企業根本生存的無窮無盡的動力,是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基本保障。跟上持續創新的社會趨勢是每個企業高度重視的問題,如何創新,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最大化企業利益,如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技術創新戰略模式是各企業發展備受關注的課題。根據本文列出的世界知名企業的例子,不難看出有些成功但失敗案例居多。在歷史的長期發展中,失敗和成功往往是相互補充的,企業的成功與選擇適合其自身技術創新的戰略模式是不可分割的,失敗的教訓很深刻,領導錯誤決策,也直接影響云雀市場份額和汽車市場聲譽,所以非創新和領導錯誤政策是摧毀企業的重要因素,錯誤地選擇技術創新戰略模式,往往會加速企業的消亡。
參考文獻:
[1]O’Callaghan P , Adapa L M , Buisman C . How can innovation theories be applied to water technology innova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 276(7):122910-122911.
[2]Linderman S W , Appukutty A J , MV Russo, et al. Advancing healthcare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in academia[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20, 38(10):1213-1217.
[3]Alkaabneh F M , Lee J , MI Gómez, et al. A systems approach to carbon policy for fruit supply chains: Carbon tax, technology innovation, or land sparing?[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67(7487):144211-144213.
[4]Ma Y , Zhang Q , Yin Q . Top management team faultlines,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1, 285(4):112095-112110.
[5]Martinez B , Reaser J K , Dehgan A , et 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dvancing capacitie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and rapid response to invasive species[J]. Biological Invasions, 2020, 22(1):75-100.
[6]劉佳, 李新春. 模仿還是創新:創業機會開發與創業績效的實證研究[J]. 南方經濟, 2013, V31(010):20-32.
[7]劉喜和, 沈晶晶, 周妙雯. 非金融企業金融化的同群效應驅動因素研究[J].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 2020,40(12):50-63.
[8]楊海生, 柳建華, 等. 企業投資決策中的同行效應研究:模仿與學習[J]. 經濟學(季刊), 2020,19(04):1375-1400.
作者簡介:陳璨(1989.10-),女,漢族,廣西桂林人,博士,講師,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經管系)。研究方向:企業戰略、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