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孟嬌
摘要:在中小學時期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有利于學生在未來的良好發展。在中小學時期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心理道德教育、科學文化教育以及學生的勞動技能不方便開展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要不限于學科,所有科目的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隨著新時代改革教育的發展,教學生的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是目前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本文將研究如何在中小學的教育課中實施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戰略。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素質教育;實施策略
引言:
提升國民素質要從學生開始抓起,只有在學校的時候,學生才能夠接收到系統的素質教育。在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能夠為國家培養大量的人才,使國民素質在學校教育下起到提升。在中小學走素質教育中,各個教師要依據所教科目來為學生設置對應的素質教育,同時在教育過程中要能夠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與所教授的科目相聯系統一,讓教育科目的內涵變得豐富起來。
一、身體素質教育要加以趣味性
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夠保證學生得到良好的素質教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教育時,可以結合趣味性教學來加深中小學生對素質教育的感受。身體素質教育最重要的是保證學生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但是在目前的身體素質教育是為了應對初中體育考試,對學生所進行的鍛煉都是基于考試科目設置的,這就讓學生在接受身體素質鍛煉時容易產生厭煩心理。讓身體素質教育變得更有趣味性,可以使得學生容易接受對身體素質的鍛煉,從而達到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例如:對中小學生采取身體素質教育的具體辦法應該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狀況來具體設置。在身體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更靈活、更趣味的教學,通過這一類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玩耍中鍛煉身體素質。到了中學時期為了讓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身體素質教育,教師可以采取比賽形式的身體鍛煉活動,讓學生在身體素質鍛煉環節形成良性的競爭。在有競爭氛圍的素質教育過程中,學生們能夠重視起來對身體素質的鍛煉,在身體素質的發展上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
二、心理道德、科學文化教育要結合生活性
在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道德以及科學文化教育時,這一類的素質教育所具有的科普性以及客觀性太強,容易導致學生對此不吸收、不理解,這就造成在對學生進行心理,道德以及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時容易造成學生的厭煩心理。教師需要將心理道德以及科學文化教育的教學課堂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提升這一方面素質時可以從生活實際而深切感受到對自身素質的影響。在開展實際生活結合的素質教育課堂時,教師要能夠把控課堂內容的節奏,讓學生在生活情境的趣味教學中明白深刻的道理,從而提升自身的素質。
例如:在中小學時期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培養,教師結合生活實例對學生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可以在課堂開講前為學生們講解一個生活實例,融入科學文化的實際教學,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切入點,教師要通過生活實例來向學生提出相關本節課內容的問題,讓學生們在學習完課本內容以后做出回答。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除了生活實例聯系,還可以借鑒網絡新聞對學生們進行素質教育。通過新聞事件加強學生對思想道德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塑造及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
對學生的素質提升培養最不可缺的就是對學生的勞動素養進行提升。無論是在小學階段還是在初中階段,要培養出學生熱愛勞動,積極勞動的心理,讓學生成為積極勤奮的優秀學生。在學校期間除了安排學生進行每日教室的打掃,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們參加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出勞動素養。通過實踐活動的教育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中小學生對于實踐活動的參與興趣相比于課堂理論教學更高,倒是可以多開展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安排“爭當勞動小能手”的實踐活動。在這個實踐活動中要求學生積極勞動。教師可以在學校設立勞動點,學生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參與勞動。勞動點的活動包括一些學生可以簡單操作的基本清潔工作,如清理學校花園中的垃圾、勞動點垃圾的分類、打掃花園的小路等活動。在學生參與勞動之后,可以向勞動點的教師索取一枚小紅花,這枚小紅花就作為學生參與勞動的獎勵。實踐活動以一個學期作為活動的開展時間,在一個學期末以后根據學生手中小紅花的數目來進行勞動小能手的排名。
四、提升教師的素質教育能力
對中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前提要求是教師有足夠的素質教育能力。因此,為了確保中小學生能夠接收到良好的素質教育,學校可以為校內的教師安排相關的素質教育提升課堂,以確保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具有教育中小學生素質的能力。教師的能力將會反映在學生的身上,學生要從教師的身上學取更多的知識,教師首先要做到自我的素質水平足夠優秀。教師也要提升素質教育的方法水平,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接收到最好的素質教育。
例如:為了提高教師的素質教育能力,學校可以開展素質教育研討會、邀請專業素質教育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舉辦素質教育主題活動等方式。教師通過在專家的培養之下提升自身的素質教育水平,讓課堂教學方法受到正確的指導。在素質教育研討會上,各科的教師可以交流在素質教育方面的心得,教師之間相互借鑒吸取經驗,以達到相互提升的目的。教師也要不斷地從其他方面獲取相關的教育知識,做到提升自我教育水平,讓素質教育的實施可以有教師作為基本保障。
結束語:
總而言之,重視對中小學時期的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素質教育問題。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學校要多對教師進行素質課堂教育的開展,讓教師先掌握基本的素質教育方法在對學生實行教育。同時實施素質教育實施,要保障教師的教學負擔不會增加,讓素質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讓教育成本降低且達到素質教育實施的根本目的。在教育的過程中要能夠依據學生的生意經發展狀況來綜合提升學生的素質。
參考文獻:
[1]余清臣.素質教育的現實真義與時代發展[J].群言,2021(11):29-33.DOI:10.16632/j.cnki.cn11-1005/d.2021.11.011.
[2]王煒.淺議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甘肅教育研究,2021(0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