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奧婷
摘要: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肉類、水果、水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多,但是這些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受運輸路程、保存條件等因素影響,容易發生嚴重浪費問題。因此,應當在互聯網+背景下,將冷鏈物流與互聯網產業合理融合到一起,促進冷鏈物流行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GIS;冷鏈物流企業;時空演變特征;影響因素
引言
信息是網絡科技時代社會的一項非常寶貴的資源。“信息化”“自動化”等新生事物都以信息為載體衍生而出,并具有先進、迅捷、創新等特點。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基帶技術一直在不斷更新換代。也正是由于上述技術的發展進步,物流行業才獲得遠闊的前景和堅實的后盾。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標志是信息化,而物流行業發展也是依靠信息化。例如,隨處可見的商品上附著的條形碼,不只是一種信息化技術,也是一種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并能夠與數據庫相銜接。數據庫的快速發展支撐了條形碼技術的發展,使得條形碼技術能夠沖破瓶頸進行長久地使用,進而推動現代物流戰略的發展。
1冷鏈物流概述
冷鏈物流是指冷凍類食品在生產、存儲、運輸、銷售直到抵達到消費者手中之前,各個環節都在低溫環境下,確保食品質量不會發生變質,減少不必要消耗。冷鏈物流是隨著制冷技術、科學技術快速發展而來的一項技術,是以制冷技術為核心基礎的低溫物流過程。
2基于GIS的冷鏈物流企業時空演變特征
從傳統觀念出發,物流管理就是圍繞企業日常活動展開的一項管理活動。然而,隨著計算機技術日漸成熟,物流管理行業也逐漸轉型,從以前根深蒂固的管理模式逐漸向現代計算機技術管理發展,并以此為核心。計算機技術能夠評價物流體系中的運輸效率并達到信息的及時共享,最關鍵的指標是物流管理體系是否能夠達到高精密化的要求,而現代計算機技術剛好滿足這一要求,這是現代物流管理體系的核心,計算機技術也因此在物流行業具有較高的自身地位。
3冷鏈物流的優點
冷鏈物流行業具有如下優點:一是能夠大幅度提高食品保鮮能力,并且在運輸期間不會對食物的味道和營養造成嚴重影響,大幅度提高食物存儲期限。二是效率高,能夠為不同地區間不同類型食物運輸提供便利條件,從而保證食物從源頭運輸到目的地時,仍然能夠保持新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以及良好口感。三是為確保食品運輸安全性提供保障,冷凍和冷藏要利用完整冷鏈物流全程控制貨物溫度,保證食品安全,同時,冷鏈物流能夠實現貨物運輸、存儲環境封閉,避免對食品造成破壞。
4基于GIS的冷鏈物流企業發展策略
4.1注重科技的應用,充分發揮其作用
利用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同途徑,讓硬件基礎設施和聯合基礎設施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此基礎上將冷鏈物流與物聯網產業進行融合,對生產、存儲、運輸、銷售等各個節點進行適當升級與改造,從而促進冷鏈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是加強運輸主干線和附屬場地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形成配套綜合運輸網絡與完善倉儲配送設施。二是加強對自動識別、GPS技術的應用,利用新技術和網絡平臺將用戶、承運人、供應商等各個單位都連在一起,實現各項資源共享和全程監控,從而使整體運行效率能夠的都進一步提高,為人們提供高質量服務,降低物流運輸成本。三是加強對自動化冷庫技術和庫房管理系統、無損檢測、商品化處理等各項先進技術的引進與推廣。
4.2加速WBM網絡管理,走向科學化的管理模式
較為普遍的實現WBM的策略是嵌入代理方案,具體實施方式是將Web服務器接入到一個預設的網絡設備上,以該設備為中心,輪流與不同的端點進行信息交流,是一種代理服務器的作用。瀏覽器可以通過HTTP與代理設備進行通訊,各端點進行通訊的方式則是通過SNMP的方式,以此達到平衡多級數據庫訪問、5NMP輪詢的目的。因特網存在于網絡管理模式中,并為這種管理模式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幫助物流管理實現了更高強度的自動化、規范化,同時也帶領物流管理行業走向了科學化的管理模式,為發生的問題提供了可行性強的解決方案。
4.3強化物流素質培訓,提供人才保障
物流行業的轉型與發展,還離不開一批高素質的優質人才。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還要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加快城市綠色智慧物流體系的構建。首先,在物流工作人員的聘用環節中,要做到公平、公正與透明。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工作人員的聘用,如配送人員、包裝人員、倉儲人員等,都要對其資質、能力等進行考核,只有符合規定要求的人員,才能勝任該工作。其次,物流企業要為全體工作人員,提供多元的培訓深造機會。如外出培訓、組內研討、繼續教育等,要求各工作人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隨時隨地展開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物流企業還要基于互聯網大背景下,加大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宣傳引導、節能環保理念的應用,逐步轉變工作人員的思想觀念,為城市綠色智慧物流體系的建設,貢獻自身的微薄力量,加快行業的轉型變革。
結束語
冷鏈物流作為現階段我國急需大力發展的物流產業,研究其時空分布,對于支撐我國流通領域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經濟系統的高效運營有重要戰略意義,對冷鏈物流企業的選址也有一定的指導價值。從企業數量與參數的相關性上來看,冷鏈物流企業若需求完善的基礎設施與較高的交通通達度,則“胡煥庸線”以東的省域人口密度高,城市化水平與信息化水平較為發達,是較好的選擇;從冷鏈物流企業的空間分布來看,由于東南沿海地區以及距海岸較勁的內陸省域冷鏈物流企業數量較多,競爭壓力大,而“胡煥庸線”以西地區冷鏈物流企業數量較少,且國家對西部農產品以及特色農業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在此區域選址則能更好地貼近國家政策,獲得更大的便利與更多的資源。
參考文獻:
[1]董存梅,陳詩雨.大數據視角下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升級路徑研究[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11):81-83+125.
[2]禹亮,孫蕭,宋麗華,鹿全禮.冷鏈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11):34-37.
[3]程麗麗.云計算技術在生鮮冷鏈物流信息化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2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