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艷
摘要:課程思政是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觀和工作觀念,是對思政課程教育功能的延伸與拓展,同時也是為適應國家提出的“立德樹人”的要求,發揮課程育人功能,讓學生既學習專業知識,還能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質。“大思政”視域下,厘清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邏輯理路,推動兩者融合發展,既是落實職業院校“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理論與實踐拓展,又是職業院校創新課堂教學途徑和提高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育人質量的切實舉措。針對此,本文就對課程思政理念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中的滲透方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課程思政理念;滲透方式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思政的實施是教師結合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標準、學校現實情況、自身教學水平、學生學習需求綜合形成的一種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實現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本質、彰顯課程價值,最終實現課程目標的過程。鑒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講,其畢業后即將走入社會,成為社會發展的棟梁,良好品質的培育必然很關鍵。然而,當前教學的專注點只針對學生的職能技能及就業培養與指導,很少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從而造成部分學生的道德修養低,這不符合“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也不利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素養與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如何更好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中滲透課程思政理念,就成為當前教師需要關注的重點。
一、當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思政教育實施存在的問題與現狀
(一)部分教師液壓與氣壓傳動與思想政治的融入意識低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并不了解課程思政,在進行教學時,依然沿用以前的教學經驗,很少積極主動的挖掘思政素材,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的意識淡薄,關注點還是在注重技能傳授,忽視更為重要的思想政治的引導,這樣的教學對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也無法進行多方位課程思政的實施,使得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思政的教育功能難以有效發揮。
(二)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缺乏認識
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只是較重視技術學習,認為技術學習可以讓自己有一技之長,而相比來說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識形態,難以琢磨,看不到短期效益。在一直以來應試教育之下,學生都形成了頑固的傳統意識,對知識尚且缺乏興趣,對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液壓與氣壓傳動課更有一種排斥心態。
二、課程思政理念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中的滲透
(一)加強教師的課程思政理念認知
作為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踐行者,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思政的態度影響著課程思政的展開,教師思想的提升將影響學生的德育思維。所以,整體上轉變教師教育理念、提升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以及提高教師的素養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學校領導加強對課程思政的重視程度,建立思政專職組織,通過思政專職組織人員的培訓與指導以及學校開展的思政修養培訓課程,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訓。其次,教師課堂教學情況如何,需要進行課堂以及課后反饋,對教師授課的成果進行評價,一方面,可以揚長避短,及時改正教學中的不足,另一方面,能夠激勵教師完善教學設計,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使教師更為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在課前根據學生不同需求巧妙的嵌入育人元素進而完成整個課堂的教學準備。
(二)構建科學的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評價體系
檢驗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思政化是否可行,構建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是關鍵。“大思政”背景下,傳統的課程評價體系應該不適用于當下建設的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需要以德育評價機制為主,增加師生互評,從多方面進行課程教學評價,并在實踐過程進行不斷優化調整使其最終形成適合當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思政建設的需要。
德育教育不僅要優化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還需建立獨特的學生品德評價機制。根據學生在學習中所展現的行為及其個人品德,以及學生對班級的凝聚力進行評比,在此過程中,評比的內容不僅包括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態度、對待教師或其他學生的行為,還包括是否具備團結友愛、幫助他人的精神,同時也包括學生對自身儀表的整理、課程參與的積極性等,評價內容應細化在生活中每一件小事與行為。
總而言之,在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中落實課程思政,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專業技能,而且,對于學生的內心來講,思想道德的培養與提升,是可以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提高以及待人接物的性格,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未來的社會中,與其他人進行接觸與交往,為樹立正確品質以及綜合發展打造良好基礎。作為教師,要充分理解課程思政理念,以豐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液壓與氣壓傳動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價值理念,最終為其生活與就業奠定思想基礎,也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一個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玉琴,李榮芳.課程思政理念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究--以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為例[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1):4.
[2]廖春麗,唐政,李愿,等.高職《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科學咨詢,20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