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玲
摘要:相對于教學目的性明確、組織完整性強的體育課程,幼兒更喜歡戶外自主性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可以多樣化探索教具,提高自主性、創新性和探索能力。目前,不少幼兒園的自主游戲活動出現組織混亂的問題,教師不能及時介入指導,幼兒得不到全面系統的鍛煉,造成幼兒興趣缺失、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本文通過探索教師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戶外自主游戲,在觀察幼兒的過程中如何指導幼兒有秩序、有目的地玩游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這對幼兒園更好地開展戶外自主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幼兒教育;戶外游戲;自主游戲
游戲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受幼兒歡迎的,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適合他們的游戲。尤其是戶外游戲,更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指南》中提出培養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戶外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一、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現狀
(一)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玩法單一
由于室內場地過于狹窄,很多幼兒都喜歡在戶外玩耍。而在幼兒園戶外司空見慣的多是一些傳統游戲,比如蹺蹺板、丟沙包、滑滑梯、秋千、攀爬架等。幼兒在這樣的場地日復一日地重復玩耍,會逐漸失去興致,更談不上能創造性地玩出多種花樣。
(二)部分教師放任、中斷幼兒戶外自主游戲
幼兒戶外自主游戲的主題與過程都是幼兒自己感興趣的、自己確定的,但并不代表幼兒的自主游戲就是幼兒的自由活動,幼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有些教師只是為幼兒自主游戲的開展準備適當的環境及玩具,根本不關心幼兒自主游戲進行的情況,不觀察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出現的問題,也不幫助幼兒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因此,時常能看到教師中斷幼兒的自主游戲,要么是對幼兒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做一些指導,要么是因為游戲時間不足,使幼兒自主游戲的興趣不能得到很好的滿足。
二、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開展途徑
(一)投放適齡游戲材料
所謂適齡的材料,是指材料要與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興趣愛好、發展水平相適宜,能引發幼兒高效參與活動、積極發展。教師在投放材料時要考慮有趣、有挑戰性、成功感的材料,這樣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增強游戲的趣味性。例如,小班幼兒大肌肉群發育不完善,動作發展水平低,容易疲勞,注意力易轉移,應為小班幼兒投放游戲性、情境性、趣味性較強的材料,將戶外活動場地和游戲環節相結合,投放“打怪獸”“給小動物喂食”“荷葉下躲雨”等游戲材料。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且喜歡探索、喜歡挑戰,可以提供一些低結構的運動材料。例如,玩玩板凳,投放一人一條板凳,引導幼兒主動探索一個人玩的玩法:鉆、爬、抬、拖等。在此基礎上,幼兒會發現幾個人玩會更好玩,便會和同伴以合作、競賽等方式探索游戲,如疊疊高、挑擔子、過彎路、下斜坡等。因此,教師一定要針對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科學選擇和投放游戲材料,充分發揮材料的教育功能,引發幼兒的自主游戲興趣,強化幼兒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組織幼兒自主拓展資源
幼兒戶外游戲過程中素材的選擇與投放是游戲的核心內容。傳統的材料投放、資源設計都是教師提前準備好的,幼兒只需要玩即可。基于戶外游戲的自主性,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在戶外游戲的過程中自主拓展資源,從游戲的設計到素材都由幼兒來完成可以進一步提升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興趣。如自制玩具的戶外游戲中,教師會提前準備好一些生活中的廢舊物自制玩具,所有材料或者部分材料都是由教師提供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資源拓展能力。因此,在自制玩具的戶外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自主的資源拓展,不給幼兒提供素材或只根據幼兒的狀態提供某些素材,其他的材料都讓幼兒自主拓展、搜集和整理。如有的幼兒在戶外游戲時選擇了平時做美工剩下的彩紙、線繩等,然后選擇木棒、油壺等進行設計,最終制作完成了自己的一個精美玩具,受到了其他幼兒的喜愛。有的幼兒從家里拿了一些快遞的包裝盒和舊的玩具,通過自己的設計做成了新的玩具。由此可見,幼兒應積極做好資源拓展工作,實現對材料的有效整合,提升幼兒的活動能力和學習興趣。在拓展過程中教師要堅持開放性原則,鼓勵幼兒在家庭、幼兒園等不同場所注意積累素材,如家庭中有一些不用的玩具、不用的廢舊物,包括紙箱等都可以作為游戲的素材積累下來,同時幼兒在進行幼兒園的各種活動時也會產生一些廢物,這些也可以作為素材積累下來。
(三)引導幼兒自主設計規則
戶外游戲的規則一直是教師制定的,但在實施過程中部分幼兒會出現不遵守規則的現象,其中很多是幼兒自主游戲、自主探索的結果。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引導幼兒自主設計規則,讓幼兒主動設計,這樣能真正幫助幼兒實現有效戶外運動。自主設計規則體現了幼兒的自主選擇和設計能力,對幼兒的組織能力等也提出了具體要求,需要教師進行合理引導。以進行戶外游戲為例,扮家家活動一直都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但多次扮家家以后幼兒明顯失去了興趣,對一成不變的游戲內容產生了厭倦心理。因此教師可以扮家家游戲進行指導,幫助幼兒設計,對原游戲進行創新。基于幼兒情況,教師可以引導其分析扮家家游戲中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內容,如有的幼兒提出“爸爸”應該有胡子,可以用假的胡子代替;有的幼兒提出還應該有一只小狗,因為自己家里就有一只小狗;有的幼兒提出可以設計一個“買菜”的場景,由“媽媽”帶著孩子去買菜;有的幼兒提出可以設計一個“娃娃”場景,“媽媽”抱著小娃娃……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隨時補充,讓幼兒去完善游戲、制定游戲規則與內容,讓幼兒用自己的規則扮演人物,這樣能真正幫助幼兒進行游戲,提升幼兒組織游戲的能力,讓幼兒真正參與到游戲當中。
三、結束語
總之,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幼兒的世界需要探索和冒險,戶外自主游戲讓幼兒在興趣中探索,在探索中學習,使幼兒對萬千世界的好奇轉為行動,經歷一次次自主探索獲得和發現生活經驗與知識,讓幼兒的成長充滿挑戰和成就,讓幼兒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參考文獻:
[1]蓋艷梅.淺談幼兒園戶外混齡自主游戲的優勢[J].讀寫算,2020(09).
[2]黃麗莉.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實施的問題與策略[J].課堂內外,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