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純
摘要:眾所周知,稅收是會計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在中職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全面發展的今天,落實會計專業的稅收教育教學活動,強化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具有現實意義。基于此,本文就中職學校會計專業中稅收教學的改革活動進行探索,從中職會計專業稅收課程教學現狀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可行的稅收教學改革發展措施,培養出滿足國家社會發展的應用型、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中職會計;稅收思維;教學措施;教學效果
引言:
新時期,中職會計專業中對稅收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國家稅收工作不斷推進的大環境下,相關專業教師更要順應時代發展,總結過往的教學經驗,結合當前社會提出的教育教學需求,對教學活動進行創新設計。與此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會計專業本身實踐性較強,而稅收這一部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更是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開展稅收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更要借助多種不同的教育教學手段,從學生的專業入手,讓稅收教學可以更好為學生專業發展而服務。
一、中職會計專業稅收課程教學現狀
稅收課程教學在中職會計專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證稅收課堂教學質量,不僅是社會對中職會計專業提出的要求,也是中職會計專業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的基礎需求。但從目前中職會計專業內開展的稅收教學情況上來看,雖然教學活動得到了完善,教學方法手段也在逐漸更新,但取得的教學效果非常有限,暴露了很多新的問題,尤其是學生的稅務實踐能力上問題突出。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隨著中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的整體質量無法保證,稅收作為基礎性必修內容,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效率較低、整體質量較差。第二,中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要提高學生職業技術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稅收實踐能力是每一個會計人才都需要具備,但從目前來看,稅收課堂中實踐性較弱,雖然融入了專業知識,但課堂和實際工作之間的聯系性較弱,造成一部分學生無法將稅收思維和稅收知識應用到處理專業問題中。第三,中職院校缺少校本教材,并不符合院校本身的教育教學需求,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另外,稅收本身較為復雜性,而且根據工作內容、政策情況都會出現不同的變化,如果教材本身理論知識較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融入的專業實際內容也會被局限,不利于學生稅收實踐能力的綜合發展。
二、中職會計專業稅收教學改革發展措施
(一)結合專業特點聯系生活實際
由上可知,稅收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入和專業相關的教學案例進入課堂,將抽象知識的具象化表現出來,從而有效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認識到稅收知識在專業中的重要性,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找出會計專業中和稅收教學內容有關的內容,以此為基點進行討論分析,讓學生自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教師可以組織以課堂討論的方式,深入掌握相應的稅收內容。學生結合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就會對稅收知識以及稅務處理知識形成全新的認識,實踐性和生活性增強,知識遷移能力得到調動,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提高。
(二)結合學生情況展開分層教學
中職院校內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學習基礎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開展稅收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查,根據知識體系的構建情況,展開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樹立起學習信心。新課改后,要去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合適的方式完成學習,確保教學過程的針對性,逐漸將這些學習知識轉變為稅收思維邏輯,為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有效減輕學習壓力,實現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評價學生,從過程出發,肯定學生的努力,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當前教學情況,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勢在必行,如,微課教學、翻轉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教學,讓學生的稅收學習能力提高不斷提高。以代數分配法在計算車間生產費用上,教師要知道學生借助導入法或者加減消元法完成求解過程,得到具體生產車間單位成本,完成會計分錄。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將上述內容制作成5分鐘的短視頻,結合圖片、文字、圖像、聲音,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然后導入新的稅收問題,讓學生利用不同的稅收處理辦法進行解決,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稅收學習的價值,更加積極地開展學習活動。思維的活躍是從互動中開始的,只有學生處于一個主動接受的狀態下,思維才能夠啟動。教師可以提出會計問題作為誘導,在有來有回的問答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思考狀態下,不僅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四)編制校本教材強化教學質量
除了上述幾個方面之外,編制校本教材,強化教學質量,是當前中職會計專業稅收教師的主要任務,讓稅收校本內容和會計專業相適應,創造出真正適合會計專業的稅收教材。會計教學中稅收內容是教材的重點之一,除了開發教材之外,還要設計形成相應的練習冊,以此不斷地強化學生稅收分析能力、處理能力。有條件的院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材料,在不同的教材中突出重點,如果學生僅需要普通中職會計憑證,那么教材以實用性為主,借助會計專業的實際案例,進行稅收教學,突出稅收實踐課效果。在編寫過程中,融合多種不同的會計專業課程內容,引導學生構建形成完善的稅收知識框架。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的影響下,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不斷地改革完善稅收教學活動,以此提高學生的稅收實踐能力,為專業學習而服務。不僅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要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稅收思維邏輯和稅收應用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稅收實操水平提高,在面對會計專業知識時,就顯得游刃有余,綜合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朱嬋.中職會計專業稅收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探討[J].國際公關,2020(2):2.
[2]許珍珍.構建企業學院提升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稅收實踐能力[J].今日財富,2020(16).
[3]陳建新.關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運用于中職會計專業稅收課程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2020(17):3.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